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湘乡共返回5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家鄕民俗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仕軍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湘乡 民俗 杂记

    在湘鄕文獻,先後拜讀了陳劍平鄕長的「我鄕的民俗」。曹效之鄕長的「濲水民俗活動槪記」。與羅得嶲鄕長的「故土風情與童年見聞」三篇大作,再加上最近政府解除戒嚴,主動展開對大陸「政治反攻」基於人道,首先宣佈開放民衆赴大陸探親。使我那原已麻痺了的思鄕病,如池中投石,激起了波盪的漣漪,死灰復燃!好幾個晩上,怪夢叢生,每夢不是徜徉在故鄕阡陌的田壠鄕道上,就是徘徊在街道巷尾之間,久別家鄕四十二年的父母親友重又歡聚一堂,高興之餘,不禁手舞足蹈,縱聲大笑起來,不料「你發神經...

  • 文章我回湘鄕探親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李妮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湘乡 探亲 简记

    門開,眼前一片牆,緩緩跨下階梯,突聞:「陳玫,陳玫。」我左右張望,忽有頭頂蒙古皮帽,身穿咖啡中山裝,脚踏布鞋的中年男子站在眼前,明明知道我名字的人,除了親人已不太可能有別人,但還是忍不住流露懷疑的眼光,盯著來接我的男子,他將相片遞來,路上的緊張惶恐隨熟悉的相片消失。男子扲走手上的旅行袋,跟在他的身後走著,「請問該怎麼稱呼您呢?」「我是義雄啊!」「喔!哥哥啊!一個人來嗎?」「桃雄哥在出口等著。」出口處站著一位頭頂藍布帽,身穿藍色中山裝,脚踏長統黑雨鞋、手拿...

  • 文章瑣憶續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春陔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 陶龕小学 琐忆

    我於民國廿一年下期至民國廿三年上期負笈陶龕小學,讀的廿三班,當時同班同學有堂兄德鄰、羅慶延、羅光美、謝菊英等,距今已達六十年了。現逢母校九十年校慶,特就追憶所及,紀錄數則,以爲紀念。陶龕小學的命名,是爲紀念陶龕先生。羅輈重先生的祖父信南公,爲飽學之士,清咸同年間,隱居白鷺灣之白道庵,平生最仰慕陶淵明的爲人。據說他喜歡坐在家中正廳的神龕下面朗誦陶詩,所以自號「陶龕居士」,當然,他自己也是一位詩人。我腦海裡長期記得他一首七絕詩云:「粗茶淡飯大布衣,安貧樂道所...

  • 文章我鄉的民俗(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陳劍平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湘乡 民俗 俗语

    四十、鄕間流傳的俗語(十六)人不知面醜,馬不知面長。(對人品頭論足,反被人諷刺。(十七)臭當厭。(令人討厭)(十八)戳事弄非。(喩人喜歡挑撥離間)(十九)嚼巴筋。(喜歡無謂的辯論)(二十)麽解的。(怎麽樣)(二一)他是根竹武槍。(指的是根兩頭尖的竹扁擔,喩爲唆使兩方吵架)(二十二)結巴結實。(喩人作事可靠)(二三)烏龜吃螢火蟲,自己心理明。(做錯事的人,不須故弄懸虛,自己心裡有數。)(二四)一本萬里。(小本經商,預祝生意興隆大發財)(二五)不打不成人,王...

  • 文章我鄕的民俗(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陳劍平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湘乡 民俗 方言

    二九、送紅庚,定親事民初至十餘年時代,我鄕仍爲一個守舊的農業社會,男女間的婚姻大事,全憑父母之命及媒妁之言決定。當婚的男女雙方,以無機會接觸,根本不懂得何謂戀愛。全由媒人來撮合其事。俗諺云:「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爲媒者展開不爛之舌,一方面爲「成人之美」的熱情使然,一方面也爲了賺媒人錢,因此向雙方家長好說好說,促成秦晉,待徵得其互相合意後,將男女雙方的年歲生庚交算命先生合合八字,經測算認爲適宜匹配,卽擇吉由媒人將紅庚送至女方,依家庭經濟狀況帶...

  • 文章憶我生長的地方——永豐鎭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鄧可偉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湘乡 永丰镇 追忆

    山明水秀永豐鎭位居湘鄕縣域中央,是湘鄕縣的四大重鎭之一。卽湘漣鎭(縣城),距湘潭四十五公里。沿潭寳路(民國二年建築的第一條現代化碎石公路)湘鄕縣城距寳慶府城一百八十華里。永豐鎭位處湘鄕縣(湘漣鎭)城與寳慶府城之間的中央地位。與靑樹鎭相距十五公里餘,與寳慶府(邵陽縣城)相距四十五公里餘。所以湘漣鎭、永豐鎭、靑樹鎭均位處潭寳公路沿線。而嘉謨(谷水)鎭則與永豐鎭對峙,相隔二十餘公里,位居湘黔鐵路線上。湘潭縣、寧鄕縣、衡山縣、衡陽縣、祁陽縣、邵陽縣、安化縣。均環...

  • 文章故鄕人物湘乡的传奇人物蒋少穆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曹效之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湘乡 蒋少穆 生平

    蔣少穆的大名」少穆」二字,是不是這樣寫的,離鄕日久,記憶不淸,不過他字「德鈞」大槪不會錯的,因爲他給瀔水街上「德成祥大藥舖」寫過一付對聯,嵌上德成祥三字,「德肇丕基仁心濟世,成人之美和氣致祥。」落款是八十三叟蔣德鈞撰書。字寫得珠圓玉潤。蒼勁有力。掛在很顯眼的照牆上,抓藥的人都很欣賞,總要看上幾眼。雙魚堂的堂名由來,有個典故,瀔水街上有位做糧食生意的名叫劉華榮,常往石龍蔣家走動,有一天剛好是蔣家的新厦落成,劉華榮免不了要去恭賀一番,正在打算要送點什麽禮物,...

  • 文章遊碧洲公園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3期  作者:潘穎  出版时间:1995-01-25
    关键字: 湘乡 碧洲公园 游记

    〔作者简介〕潘颖,女,1982年12月生,现就读于湘乡市东方红学校唸小学六年级,连续三年评为湘乡全市小学作文成绩最佳学生,曾在湘乡文学报刊上发表过两篇文章。

  • 文章湘乡民歌述评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4期  作者:陳無初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湘乡 民歌 述评 解忧

    湘乡民歌体裁繁多,除仪式歌、丧歌、儿歌和劳动时所唱的即兴歌曲外,大都为赶五言形式,即七言五句,短小精悍,质朴自然。可说是民间汇萃思想感情的艺术结晶。农民耕耘时爱唱歌谣,首先是出于解忧开心的功利目的。流传在月山等地的民歌《不唱山歌不得解忧愁》,就道出了个中原因:哪有山民不唱歌,日久天长怎奈何?我早晨唱歌唱不到妹的茶和饭,我晚间唱歌唱不到妹的花枕头,不唱山歌不得解忧愁。这种娱乐方式在于「不费工夫不费钱」,使人暂时忘却苦恼,流传在龙洞等地的《常打山歌苦也甜

  • 文章故鄉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5期  作者:黄千雲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湘乡 名贤 曾国藩 成舍我

    我们的故乡出了一位不世的伟人—曾文正公国藩先生。文正公一生治学、治家、治军、治国,都是专心一志,全力以赴,贯彻始终,著作等身,家书累牍,世人争相传诵学习,影响深远!满清咸丰、同治年间,洪、杨作乱,文正公号召乡勇,建立湘军,剿抚兼施,指挥若定,同治三年克复金陵,平定太平天国,中兴满清;放弃权位,解散湘军,保举李鸿章领淮军以自代,胸怀坦荡,淡泊名利,是历史上少有文武兼资的名臣与完人。立德、立功、立言三者永垂不朽,世人暱称曾湘乡而不名。民国以来如曾宝荪女士

共55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