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渔民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搶蟹和蟹的加工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螃蟹 美食 加工 渔民

    秋季里,就有上网,但产量不多,个体不大(俗叫小门子蟹),靑蟹的正式汎期,是在农历每年十一月初至次年正月底,在这汎期里所捕获的,个大黄满,肉肥脐团,制成抢蟹,鲜美可口,佐酒过饭才是无上隽品。抢蟹之所以名贵,第一由于时令所限,过时难得;第二在于货色新鲜,抢醃得法。醃抢蟹没有科学化秘诀,祇要抢蟹的卤汁,咸度适宜,醃浸时间准足,蟹品选材得当,做出来抢蟹,虽不能达到我们家鄕,那样标准,但亦决不至没有品尝价値。我们家鄕,渔民们在洋地里捕蟹,将捕获的鲜蟹排列于船舱里

  • 文章東引黃花魚汛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清明节 谷雨 渔船 渔民

    黄瓜鱼」,所谓黄瓜鱼即黄花鱼,亦称黄鱼,学名则谓「石首鱼」。其产量之丰,要算是东引的横山(即浪岛,现在改称为亮岛),所以有「横山瓜」之名。黄花鱼因耐不住北方寒流的侵袭,故逐渐游向南方海中。而东引岛的四周四处暖流地带,是这类鱼之「温床」;尤其浪岛与东引岛之间形成斜坡的渔场,最为它们喜欢停留之地。所以每年到了这时候,黄花鱼便结集在上列的地点产卵,鱼汎开始自三月的淸明节,经谷雨前后至四月的立夏时。因此在淸明、谷雨节所捕到的可说纯是黄花鱼,当地的渔民,俗称

  • 文章談套兒河口外的張網船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周曄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大洋口 渔民生活 故土回忆

    的汜滥冲淹,现已无迹可寻。而另一道河则由分汊处向南直走约十五、六华里经过笔者家鄕久山东边里许,再逶迤走向西南,这道河就是禹疏九河之一的徒骇河(在霑化境内)。也就是该河的最下游。该段河道屡经淤塞,河牀甚浅,虽经疏濬,海水也仅能潮到久山南十几里,可通行小帆船,再向上虽两岸河堤高数公尺,只是干河而已。说完以上的河流再说沿这两河附近村庄,有很多养张网船人家。渔民家有渔船叫养船,因为渔船一年需要保养修补两次,故称养船。而「张网船」是单指以捕捞虾子、制成虾皮和虾酱为主

  • 文章海域特色的漁島民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1期  作者:金立高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岱山岛 渔岛民俗 渔民 生活习俗

    岱山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岛礁星罗棋布,渔场广阔无垠,水产资源丰富,捕捞生产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广大渔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而具有浓郁个性特色的渔家风俗,是海洋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珍珠。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龙文化、船饰和渔民服饰文化、海鲜馔食文化、宗教信仰等等,体现在岛上居民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之中。一、传统文化与渔家生活习俗第一、飮食习惯。渔民与酒有不解之缘,每次出海总要带上一定数量的黄酒或白酒。生产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