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明诗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明撷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何文熙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清明 诗文 趣闻

    清明」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今年三月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港澳台有百余名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应增设「清明」这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古今许多文人墨客在清明节这一天去郊外踏青时,触景生情,见物感怀,写下了许多吟咏清明词。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也叫『寒食』)。该写得空灵隽永,俊逸清新,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其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

  • 文章兩岸同悲杏雨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清明节 两岸亲情 清明习俗 古诗词

    天的红杜鹃。她们形态各异,灵性飞动。有的低首回眸,脉脉留情。有的丹唇皓齿,笑容可掬。有的眄视流盼,若有所思。明媚的春光春色赋予了清明双重的传统文化内涵。除了祭扫墓地悼吿亡灵寄寓哀思以外,清明还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清新性情的乐趣。古人有云:「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一书中就曾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清明春游的情景:「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可见当时盛况空前。而至今日,更不

  • 文章清明扫墓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诗词 书法 清明 扫墓

    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生动描述了扫墓时凄凉悲戚的情景。宋代扫墓更盛行。吴自牧《梦梁录》:『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正如高翥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蠂,血泪染成红杜鹃。』明清时始谓『扫墓』,又叫『上坟『。《清通礼》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时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眠封树,剪除荆草,故

  • 文章清明折杨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折柳 古诗赏析

    在古代,每逢清明,风和日丽,芳草宜人。人们在外出踏青的同时要举行各种活动。其中有一种活动和杨柳结缘,它叫「折柳」、「插柳」、「射柳」、「戴柳」……。「昔日往矣,杨柳依依」我国第一部歌总集《经》就有柳的名句,而且自古就有「折柳相赠」之俗。折柳寓意:一是柳树生命力极强,意味着无论到何处都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二是「柳」与「留」谐音,「丝」与「思」相谐,折柳丝相赠就成了「留恋相思」之意。「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代最为流行。如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云:渭城朝

  • 文章懷百泉舊遊二首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7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4-07-30
    关键字: 诗歌 清明祭祀 故乡有感

    岁次甲子,四月四日为淸明节,崇德报恩,愼终追远,祭祀祖先,孝思不匮,乃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系。忆及故鄕,大地春回,亦为踏靑郊游之好时光也。余早岁负笈汴垣,背井离鄕,及至中原变色,辗转东来,立志匡复.今时逢淸明佳节;目断鄕关何处是,杜鹃声声唤人归.关山阻隔,探讯无从,悯乱伤怀,卒为此,蒙瞀之余,不知其言之无当也。处处楼台官宦家,百泉[1]风物倍增华,当时年少恣意乐,几见啸台[2]日影斜。一别苏门[3]四十年,前尘如梦复如烟,饿夫[4]旧事谁能说,且读皇

  • 文章故鄉的榆錢兒窩窩頭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8期  作者:井應秋 出版时间:1992-02-04
    关键字: 故乡 清明时节 榆钱儿 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此乃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脍炙人心的千古名作。每当我开怀吟咏此时,便忆起华北大平原,清明前后麦三节或小麦埋老鸹的情境。所谓三节、埋老鸹,就是小麦在清明时长得特快(三节约一尺左右)。放眼望去,绿野无际,展现出大地的锦绣壮阔,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而给农家心头揭起了无限喜悦。清明后正是米珠薪贵青黄不接,一年中最艰苦最难熬的日子了。且距收小麦尙有二个多月,惟在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万物争荣季节,除采吃楡钱儿

  • 文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張振嵩 廖醒群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杂诗五首 写景抒情 清明感怀

    无题二首多伦多张振嵩其一霜冷灯残独夜天 几时同照月华圆大湖一别鹃花泪 故国空盟露水缘不负昴藏心却负 易塡沧海恨难塡姮娥休悔偷灵药 缚茧春蚕到死牵其二欢乐春婆一梦蠲 谁凭化外补情天由来萍絮难为藕 运去桃花属有缘毕竟回头金不换 居然见义恨还怜蚕丝作茧非容易 珍重蚕丝断又连春晴二首廖醒群江湖落魄岁悠悠 辜负年华志未酬万物已随春色改 一樽聊解客中愁芦间鸥梦温初醒 陌上莺啼和正稠莫让芳辰空草草 寻酌酒更何求其二燕去鸿来岁月忙 梅花零落

  • 文章淸明時節懷故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3期  作者:張希爲遺著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觉海寺 诗词

    淸明扫墓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是一件大事。宋人高菊磵中有句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淸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描写宋时淸明节扫墓者之多,和扫墓时的情景。我们宁波人对于淸明扫墓也极重视。凡是旅外的同鄕,在淸明节前后,都纷纷囘鄕扫墓,距离近的不必说,即远在上海,甚至如旅居汉口、天津等处的同鄕也会归来扫墓的。所以在淸明节快到的时候,航行于上海宁波间的轮船特别拥挤,旅客多半是囘来扫墓的人。淸明节的到来,又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囘忆。在淸明节

  • 文章淸明時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綠葉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习俗 扫墓 诗句 祭祖 田螺

    莺啼柳陌,风暖饧箫,淸明节又到了。何谓淸明?据淮南子说:「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淸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淸明矣」。九十韶光,这是最绚烂的时候,只可惜常为风雨所干扰。杜牧云:「淸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笔调淸隽,戞戞生新,且浅显易诵,纯任自然,毫无雕琢与堆砌,只有短短四句,便概括和突出了淸明节的情景。那麽淸明节当眞都会「雨纷纷」的吗?至少在岭南(包括香港)未必如此。但江南各地,确是「十个

  • 文章清明节感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錢世燁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清明节 怀念故亲 历史典故 感怀诗文

    歷屆淸明含淚思,怕聽鄰戶念親辭。祖塋盡湮屍骨露,魂魄無依鴞鳥啼。騎劫毀墳齊衆憤,宦奴掘墓郭公悲。太平盛世垂仁道,何故偏遺大不韙。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