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明节共返回1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鄕憶往過清明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江南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清明节 怀乡 憶往

    負着國恨家仇來到台灣,三十年了,雖說寳島四季常春,然而,三十年來我屐履全島,爲什麽不容易看到那「長條拂地垂」成蔭的細柳呢?難道是怕勾起遊子折柳的離愁難耐嗎?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陽明山的櫻花開了又謝了,杜鵑花也開了又謝了,「年年淸明客裏過」屈指細數,在台灣竟渡過了三十個淸明,「無花無酒過淸明」客中的淸明是多淒淸,多岑寂啊!唉!「佳節淸明桃李笑」那歡笑的情景,祇能在片斷的往事裏追憶了!縱令往事如烟,但,步入中年,人生就易多感喟,也要留戀那逝去的歲...

  • 文章清明节谈麻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3期  作者:袁定華遺著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坟 祭品

    淸明掃墳,全民皆然,但祭品豐嗇,各隨環境,而麻糍一項,乃吾郡(寧波)爲是節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採來靑苗,狀似艾,而葉背不白,似蒿而葉面較潤,俗喚爲「靑」。藏置稻草灰中數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發黃,用時切碎,投入臼中,與米粉和搗,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撳成薄餅,置模中圓或方,但大多切作稜形。兩面糝以松花,內靑外黃,食時烘煎隨便,蘸以白糖,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風味。惟在餅舖買來者,多用薙菜充之,則色香味大遜矣。吾鄕凡族大人衆者,做麻糍動輒以...

  • 文章寒食節史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陳輔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清明节 寒食 祭祖

    淸明節前一日爲「寒食節」,由於在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及曆書中都沒有「寒食節」這個名稱,所以時下一般人對淸明節知之甚詳,而「寒食節」則漸被遺忘了。値此推行復我固有文化之時,寒食節有無倡行之需要,應由專家學者提出意見,但對其由來,實有重申之必要,藉此可表揚光大我傳統之忠、孝、節、義的德行。寒食節相傳起源於春秋時代的晉文公,其經過是這樣的,晉文公重耳在還未繼位國君前,其父晉獻公因受寵妾驪姫之蠱惑,欲殺害他,他只得逃亡國外,過着流亡的生活。在晉文公流亡國外期間,...

  • 文章清明节话扫墓△是情的延长·爱的持久活动▽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銘君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习俗

    「祭君如君在,天涯哭此時」。迷濛的天空,隨風裊裊飄散的煙紙,伴着墳塚前跪拜着的傷心人。一幅幅淒迷感傷的情景所呈現在淸明節的今天。淸明節,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國愼終追遠的日子,它的目的在使倫理上「不忘本」的道理,世代流傳,而使後代子孫念念不忘祖先的功德。在這一天,後人能聚在一起,以實際的行動,讓精神和祖先團圓在一塊兒。禮記,祭義中有「春,雨露旣濡,君子屨之,必生怵惕之心,如將見之」的記載。意思是說,春天後,嚴冬的霜雪都沒有了,早晨起來,大地上處...

  • 文章東引島的「橫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清明节 豆腐 渔船

    舵公彎腰伏在艙底,耳朶緊貼着艙板,凝神細聽海氣中忽然響起一陣陣魚兒的絮語聲,便知道那些多嘴饒舌的「横山瓜」(黃瓜魚)已經來到了。於是急令漁夫們下網,一張連接一張推下海去,這時船仍保持前進。到漁網全部下海約需休息二三小時,午夜後開始拉網。拂曉時,漁夫帶着疲倦的身體返航,幸運的漁船滿載榮歸,有的却一無所獲。眞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過去,連江、長樂沿海的漁民均不約而同地划舟到東引島海面捕魚,每有五百隻以上的漁船驟集。自淸明節起,每逢是在初一至初四日、十五至十八日出...

  • 文章浙西的淸明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崇德 清明节 简记

    立春後的第五節氣是淸明,時間多在農曆三月裡(有時提早到二月底)適在國曆四月四日或五日。故鄕崇德,春天到了,百花齊放,暮春三月,羣鶯亂飛,大地囘春,顯出一片春色,寒冷氣象才漸漸消失,一片新綠,眞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淸明」,卽春光明媚,氣象更新而取名爲「淸明」,此節能爲重視,一爲春旅遊樂,一爲掃墓春祭的原因,春的來臨,使人有飄飄然之感,少男少女更是活潑。另外有划船比賽,一連七天,各地男女老幼,前往參觀約有萬人之多,而掃墓祭祖爲主要活動項目,在這一天,凡遠...

  • 文章嘉義於淸明節公演閩劇三天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清明节 公演 祭祀 王良光

    【嘉義訊】嘉義縣福州同鄕會祭祀三山公墓委員會,於淸明節前一日,即四月四日,在市郊山子頂墓地擧行春祭典禮,各同鄕熱烈參加。本年度福首理事王良光,名譽理事林雲淸等十餘位同鄕爲祭典委員,薵募經費貳萬元,除辦理春祭外;並於是日特邀請臺北三山閩劇社蒞嘉,假中山堂獻演閩劇三天,招待同鄕各界人士,節目精彩,盛況空前。(錦還)

  • 文章三月三螞蟻上高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0期  作者:子規  出版时间:1982-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斗山 无锡

    淸明節大都在農曆三月初三前後,古老遺傳,三月三是正淸明日,我們無錫北鄕的斗山,自初一開始,就有迎神賽會之舉,初三那天,尤其熱鬧,家家戶戶都留客宴飮,鄕人稱斗山爲「淸明山」。同時,附近的西高山,亦很熱鬧,環山數里的寺廟,都有迎神賽會,遊人如織,紅男綠女,少長咸集,在山上看下去,好像一羣螞蟻,所以故鄕有「三月三螞蟻上高山」的俗諺。

  • 文章清明懷思謝祖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8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6-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思乡 祖恩 怀念

    翘首西望故家园,五十七个小阳春,思鄕思亲思祖先,千念万思在梦境;时序又逢清明节,馨香素菓忝薄洒,遥祭祖先西方拜,不孝子孙三叩首;祖先慈爱比山高,祖先恩情比海深,延续香火代代兴,子子孙孙一脉承!远涉重洋千万里,难隔亲情丝毫分,愼终追远不忘本,年年清明悼祖灵!九十五年清明节

  • 文章唐代長安之淸明節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選輯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唐代长安 清明节 寒食 祭墓

    按杜甫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足見唐代三月三日赴水上修禊之盛。然吾疑祗都邑士人及富貴人家爲之,在社會上未必普遍,其普遍社會,雖鄕曲不遺者,乃淸明之寒食也,其普遍殆與歲首同。然元旦、上元、至社臘等日,純爲社會娛樂之節。獨淸明時値春和,芳草遍地,天涯游子最動歸思,而柳綠桃紅,士女踏春,不忘和樂,其趣味介乎娛樂非娛樂之間。分述於後,以見當時帝京長安風俗。一、禁火禁火之俗先起於幷州各地,見後漢書周擧傳及魏武令。周擧以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

共115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