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州文献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文献录景印后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镜花缘》 李汝珍 海州文献录》

    现在文行出版社已将「海州文献录」重行付印问世,匆遽之间,且略述原委。在我求学时期,偶闻鄕前辈吴修五及章沦淸两先生,谈到海州过去的「文风」和一些文人的掌故,便神为之往。虽然是相近六十年前的事,但记忆犹新。例如吴老前辈谈到:一、凌廷堪(字次仲)这位经学大师,其祖及父均居于海州,其家便在伊卢山下(现在灌云县境)。因科擧时代,海州士人恐其占去本地有限名额,加以排斥;不得己乃用祖籍歙县。故世人均知其为皖省大儒,而不知其实为海州人士。二、沭阳刘古香女士,在淸代末季颇

  • 文章海州文献》功绩甚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4-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内容广泛 读者感触

    海州地区具有数千年之悠久历史,有很多令人向往之名胜古蹟,出现很多历史名人,通过《海州文献》报导,扩大了读者之知识领域。海州地区之城鎭建设、交通开拓、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较诸过去,已有极大的变化,这些转变透过《海州文献》的介绍,使海峡两岸读者有所了解,文献功绩甚伟,値此发行百期之际,特撰文以志之。

  • 文章沭陽城中模範學校校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校歌 模范学校

    海州文献十五卷三期(总五八号)一〇八页云台山人撰新县小学校歌,引导笔者回忆儿时就读城中模范学校时所唱的校歌,因时隔五十多年,半个世纪,如今单靠记忆所及,如有错处遗漏,盼望在台同鄕学长指正。就学时间是民国三十二、三年,地点是沭阳县第一区城内建陵鎭,校名是沭阳县立城中模范学校,有高、中、低年级十多班,笔者斯时就读四年级,在台学长有徐明、蒋奇英、童启发、陈岐兴、司桂云等人,在沭阳尙有方文烺、方尧成等人。歌词作者是晏典三校长,作曲者好像是敎音乐的曹老师,歌词勉励

  • 文章何谓文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文献之谈 名人言论

    昨日下午,接到「海州文献」第十七卷·第二期,正在兴高彩烈阅读之时,旧友张君问:「何谓文献」?一时答不上来,勉强说道:「文献,就是文献。」张君笑笑:「我知之矣!邵老,就是邵老」!因而联想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生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这几句古话。未免汗颜!无可奈何,祇好请敎哑师(辞源)寻到老根:「论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也……』朱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某也不才,幼时也曾读过四书(大学

  • 文章海州文献季刊后的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粗人一鳴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季刊 读后感 感怀诗文

    文献期期读,诗词歌赋文。鄕长呕心血,读者乐融融。千篇少有变,全是旧面孔。欲享新文意,静待中青俊。自觉学识浅,手无执笔力。粗人有感触,抒出胸中言。编按:右话作者未具眞实姓名,感谢「粗人一鸣」先生关怀与期望本刊的美意。本刊向赖订费及赞助以维持印刷、邮寄等经常费用,至于作者与编者纯属义务,故而无力大量征购稿件,如果没有热心的「旧面孔」作者源源赐稿,势将无从出刊。揆贵鄕长之意,乃在期盼中青年同鄕才俊积极投入,以新本刊面貌,此与本刊同人的心意不谋而合,敬致谢忱。

  • 文章海州文献」与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 同乡会与文献 社务委员议会 同乡捐赠 扩大文献社工作层面

    海州文献的诞生我记得清清楚楚,在十年前的某一天,杨永瑎老师打电话通知我,谓海州文献发行特刊,要我写一篇短文,以广篇幅,当时我很高兴,也很惶恐,老师之命我只有遵照办理了,因为时间匆促,于是祇写了五百字极简短的拙作,题为:「祝海州文献诞生」,(详特刊号)抄录最后一小段献词:「海州文献在前辈同鄕,千辛万苦,任劳任怨,义务服务,总算是培育成功,誔生出世,活跃在诸同鄕面前,相互微笑。这份属于我们海州同鄕自己的刊物,希望我海州地区在台全体同鄕,无分男女老幼,群策群力

  • 文章本社藝文聯誼會第二次會議記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海州文献》杂志社 艺文联谊会 会议记录 组织办法 收支征信

    同鄕建议,经辛子方鄕长来舍转达并提意见,本人非常赞同,就托请辛鄕长筹备召开此次联谊会议。二、我们实在要感谢汤景德、辛子方、梁上燕三位鄕长为海州文献季刊贡献心力,任劳任怨,不但季刊继续发行下来,他们还为同鄕的艺文活动服务,曾在台中、台北、高雄三地擧行书画展。最近组成了中青年学术联谊会,促进同鄕情感交流,提升海州文化,达到团结、互助、合作之目的,他们的精神、毅力,値得赞佩。三、本人今年已八十二岁,仍在文化、辅仁两大学敎书,又蒙国史馆聘任为纂修,纂修的在史馆

  • 文章康熙海州志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德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海州志》 文献资料 中华文化

    一六七〇)知海州事毕秀序,里人赵一琴海州修志广微文献启。目录前有说明两则,迻录于下:一存旧籍 州志自嘉靖元年知州廖世昭纂修开先,嘉靖四十三年州同张峰修一次,隆庆三年知州郑复修一次,天启三年知州刘梦松修一次。其所论说记序,仍存其名,曰廖氏、张氏、郑氏、刘氏。一定新书鼎革之后,时异事殊。顺治十五年知州庞公宗圣思修补之,未观厥成。后刘公兆龙至,竭力设法,以助梨枣。纂修之功,述倍于作,其中不无笔削,即标其名曰六御刘氏。其后半叶即目录,而叶次连续,知并非凡例,然说明两百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海州文献社 读者来鸿 读刊感悟 打油诗

    体恤老编工作艰辛读《海州文献》九十三号,主编对部份投稿人不遵守约稿规定,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读后感触颇深。笔者以为,投稿人要多为主编的工作着想,区区一本稿纸値几何,何必如此吝啬。书写工整更是理所当然的事,这都是普通常识。再说,《海州文献》并非营利性刊物,资金全靠关心刊物的人士捐助,而编务人员又多年事已高,且又不取分文酬劳,仍肯为两岸文化交流付出辛劳,精神可敬可佩,故殷盼投稿诸君多多给予编辑先生配合、鼓舞与支持。随函附打油诗一首,愿与投稿诸君共同勉励!书写

  • 文章海州先贤仕宦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文献资料 乡贤传记 海州史料 区域文化

    嘉庆海州志,知州唐仲冕修,嗣后其续篇为海州文献录、许乔林辑(民国六十七年有影印本),惟咸丰至宣统间,海州(今东海县、灌云县、连云市)及沭阳县之史料,竟付阙如(赣楡县志系民国十三年修、断代至宣统三年),玆参钜有关典籍,摘录 先贤仕宦有关资料如后:附记:㈠清代海州人,狭义之称,系为今东海县、灌云县、连云市。㈡海州文献录卷十一人物第廿一「岁页—国朝乔三变、宋遴,海州板浦场人,但顺治九年贡………不知塩法志何所依据?」经查山阳(今淮安)县志,乔三变为山阳岁贡,而非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