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学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束修」的另一種非傳統解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方德祥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治学 私塾 薪资

    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如进一层想一想,这两句话似乎是相矛盾的。既然是「好」读书,就该对所读之书求彻度了解,怎会不求甚解,怎会仅求了解大意知其梗槪呢?所以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似乎是难令人苟同的。先贤曾有言:「治学贵多疑,要在无疑处生疑。」发现疑问后,就要深入考察窥探其究竟,找出结论,获得彻底明白而后止,所谓「止于至善」也。这才是读书硏究学问应有的认眞态度。尤其对数理化等科学课程,若不求甚解,怎能有所创造发明日新月异的进展与新

  • 文章公餘讀書心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孫樹寧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治学处世 治学态度 治学方法 处世心境

    君子修身自省,首重治学与处世,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亦系由治学与处世着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虚心学习,始有增益;学问浩翰无涯,闻道有先后,用心有深浅,倘能与胜我者切磋琢磨,对于本身学问定有长进。再者,治学最忌心满意足,常闻书到用时方恨少。即为勉励吾人必于平时多所充实,充实之道无他,多与胜我者研究,不耻下问,日积月累,必能有功。学问无涯,自修功夫,极为重要,自修方法更须讲求,常看胜我者何能胜我?则必能

  • 文章徐复观老师的治学与敎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4期  作者:廖伯源  出版时间:1982-07-10
    关键字: 徐复观 治学 教育 追思

    的代表人物。徐老师治学的特点之一是博大。就他所发表的著作看,他硏究的范围纵贯上古到现代,横跨哲学、文学、历史乃至艺术。他认为范围广大才能通,而学问到通时才算眞学问。不但如此,他也敎导学生要放开眼光,不可自己侷限于小范围、小题目,以免见树不见林而蔽塞自己的聪明。虽然广博,却不浮泛,徐老师的硏究都由原始材料入手,把所有能搜集到的原始材料分析、归纳、比较、综合,以导向问题的解决。在一次新亚硏究所的月会中,有一位硏究生提出的报告引用了很多著名学者的说法,没有用基本史料检验

  • 文章熊十力先生的治学方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李煥明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熊十力 教育 治学

    生平一代大哲熊十力(一八八五——一九六八)先生,字子贞,号添园老人,湖北黄冈人。毕生从事振兴儒学,治学严谨,富有开创性,成为当代新儒家的开派宗师。当代新儒家的代表性学者,如梁漱溟、张君劢,均为熊先生的同辈,而以熊先生为中心人物。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则为熊先生的入室弟子,他们在复兴儒学的推展上,都有不朽的成就,而当年倡论最早启迪最大的,莫过于熊先生。一九六八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载有熊先生的小传,赞誉熊先生是「儒学、佛学和西方哲学三方面的调和中

  • 文章八十载奋斗生涯陈启天先生的读书与治学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2期  作者:邱秀文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陈启天 人物生平 治学

    的年龄,不但有助于个人的成就,而且有益于社会的进步。相信就是这种「学到老」的态度,支持他迎接生命中每一个明天。读书人所散发出的馨香,乏人向往和羡慕。早就听说陈先生的用功和才华,他的几本有名的著作,譬如:「中国政治哲学槪论」、「法家述要」、「韩非子校释」、「孙子兵法校释」、「张居正评传」、「曾国藩平乱要旨」、「新社会哲学论」和「民主宪政论」,他自己似也颇为这些著作用了许多时间和功夫。我问他:年轻人都热切的追求成功,可有什么方法呢?陈先生却只说了他的读书与治学

  • 文章鲁苏豫皖边区临时政治学院(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政治學院 邊區 文科

    ],『作为初中及其同等学校代用敎师』[2]。三十二年七月同学录列有在校同学三十八名,三十三年元月毕业[3]若干名,则待考。这三十八名表列如下:丙、补习班鲁苏豫皖边区临时政治学院,除本科及师资训练班呈报敎部备案外,还有补习班,补习班的学生大槪是三十一年十二月招考新生以后来校的学生且多未高中毕业者,三十二年七月同学录中有八十八名,他们是:综观本科毕业生一百三十八人中;山东十二人、江苏六人、河南七十五人、安徽六人,河南人占绝对多数,附设的师资训练班,自己收的补习班,连同

  • 文章郷賢 籀公 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朱杞華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孙诒让 人物传记 治学 教育

    八)字仲容,号籀廎,八月十九日(阳历九月十六日)生于瑞安县、陶山区、潘岱乡、砚下村。父衣言(一八一四—一八九四)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叟,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进士,居翰林八载,升侍讲;咸丰至光绪年间,历任安庆知府,安徽按察使,湖北与江宁布政使,光绪五年内召太仆寺卿;在治学方面,文承桐城,学宗永嘉,诗文卓绝当世;生平重视鄕邦文献,辑有「瓯海轶闻」、「永嘉集内外篇」,著有「逊学斋诗文集」及「文史笺评」等传世。籀公家学渊源,天资颖异,加上自幼勤勉好学,成就非凡

  • 文章緬懷恩師楊勇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2期  作者:章方松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恩师 缅怀 杨勇 治学 师生情谊

    戊子夏末秋初,我所敬仰的楊公勇先生,因病住院,需手術治療。香港與溫州相隔兩地,一直掛牽著我的心。在他老人家謝世的前一天,我跟他通話。他輕鬆地笑著回答,醫生說過,沒事的。請你放心。第二天,我打他的小靈通,居然是關機。我慌亂中打他家裡的電話,他的小女兒回答,楊先生昨天已經走了!聽到此噩耗,我的眼淚,一下了湧了出來。先生,你不是跟我說好,等你動好手術,恢復健康,幫你校對《我的前半生與後半生》的自傳。先生你多少次,跟我說,錢穆先生說,老人就像掛在鄉村橫梁下的稻草...

  • 文章顏之推的期待——以勉學篇爲範疇探其義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孝经》 《古今字诂》 勤勉治学

    壹:前言颜氏家训,大约是始作于北齐,而成书于隋代[1]。虽不能说是最早的一部家训著作[2],但如就内涵说,无疑地将是一部最为淹博通贯的撰述。颜氏在该书中,从居家敎子起,逐渐向外开展,因而建立了他的家庭伦理观,同时也更加强调了个人修养所应遵守的规范。如〈风操〉,〈慕贤〉,〈勉学〉,〈文章〉诸篇的提出,即为最具体的说明。颜氏身处乱世,浮沈南北,耳闻目见,自非「更仆」可数。所历既多,感慨遂亦系之,于是乃就其所悟所得,笔之以敎家人。余读其书深为所感,兹仅先以

  • 文章辽宁法库私立平治学校简史(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彭椿年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法库私立平治学校 校史 学生 人物回忆

    情爱弥笃,在家中苦待多年,竟无消息,非常伤心与失望。12、刘锡民同学刘锡民同学,字肇吾,法库县人。在中学部肄业时,喜读生理衞生与生物学。毕业后,升入日本南满医科大学,学成后,在沈阳市开设内科医院。13、宋汉英同学宋汉英同学,字隽人,苏州人。当时其尊翁任法库电报局长,宋同学随到法库县,因而得入平治学校中学部肄业,平治学校停办后,升入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回苏州开设医院,设备完全,有X光照像仪器等,为当时私营医院所少见。14、关荣鲲同学关荣鲲同学,满族,原名荣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