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乡贤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國璋的理念世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黄国璋 河南乡贤 国瑾中学 河南教育

    后来黄父八十多岁时,依然耳聪目明,健步如飞。中间黄国璋在运城曾患麻疹,父母闻之色变;当年麻疹在医药不发达之运城,死亡率甚高,所以黄父即将黄国璋办理休学接回芮城,并决定由母亲带黄国璋回洛阳续读高小。未久,以同等学历考取河南省立洛阳中学,(原河南第八中学。)三年毕业。当时洛中尙无高中部,欲读高中得远赴开封或北平等地,因离家较远而作罢。洛阳中学毕业后,黄国璋一度面临就业之抉择问题,当时已入民国二十年代初期,国家已较安定,但整个国家经济仍处于贫穷阶段。洛阳位在中原

  • 文章北宋儒學的豪傑邵康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黄明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邵雍 宋明理学 河南乡贤 人物思想

    邵雍(生于宋眞宗祥符四年,公元一〇一一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一〇七七年)字尧夫,世称康节先生。他的祖先原是范阳(河北涿县)人,他的曾祖父邵令进,因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军队里工作,所以搬家到衡漳(河北曲周),他的祖父邵德新、父亲邵古,都是德行很好的人,但隐居不仕。邵雍年幼时又跟随父亲再度南迁,定居在河南共城(辉县),他从小就自雄其才,向慕高远,认为「先王之事必可致」,于是立志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后来得悟先天之学性命之奥,修心养性,赫然成为宋代了不起

  • 文章李正中敎授巨著「國際政治學」問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正中 《国际政治学》 河南乡贤 乡贤著作

    名政论家李正中先生,河南罗山人,早年在大陆曾任县长,来台后曾任三军联合大学、国防硏究院、国立师范大学、私立淡江大学等院校敎授、讲座,及国家安全会议战地政务委员会硏究室主任等职,现任中华战略学会副理事长,师范大学兼任敎授。毕生硏究国际政治,对中国大陆问题及国际政治,有深刻认识,独到见解,笔触犀利,眼光敏锐,桃李满天下,所到甚受爱戴及欢迎年随战略学会参加诸多国际性会议,发表意见,甚受瞩目,为蜚声中外的名政论家。现将其多年来硏究心得,著成「国际政治学」一书

  • 文章豫籍留美學人凌冰博士的成就及其家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凌冰 人物传记 河南乡贤 教育改革

    幼时喜读梁任公全集,约略记忆其在「少年中国」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老年人如夕阳,少年人如朝日,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喜谈囘顾,少年人希望将来」。任公富于旧学,又饱受欧美新知识,引文流畅活泼,议论头头是道。眞是娓娓动听,百读不厌。凌公此刻已届八六高龄,虽在夕阳时期,对以往的事,年月日都记得淸淸楚楚,与他谈起话来,好似读任公的文章,总是每谈不倦,由早晨谈到下午,有时忘记午饭。凌老师十一岁进秀才,二十八岁当敎育厅长,民国二年考河南公费留美得榜首。由以上三

  • 文章四庫全書豫人著作書目輯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四库全书》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杨(秀淸)作乱,毁于战火。㈢文澜阁—在浙江杭县西湖孤山,洪杨之乱,书多散佚,后经丁丙、丁申兄弟补钞,得三分之二。民国以来,依文津阁本补钞,始复旧观,书藏浙江省立图书馆。四库全书中河南省籍人士的著作亦很不少,仍依经史、子、集的分部,将其书目一一辑录,藉以表扬鄕先贤在文化上,学术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各著作祇录其书名、卷数,作者朝代及县籍,至于书籍内容及版本考证等,以篇帙浩繁,槪予从阙。壹、经部一、易经⒈子夏易传十一卷,周卜商作,温县人。⒉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微

  • 文章服務鄕親·八年有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同乡会活动 两岸交流 庞靖宇

    职务,特别是河南同乡旅台人士众多,能文能武,术德兼备者不胜枚举,能够领袖群伦者却不易产出,而能够团结乡亲,服务乡亲,而更草着绩效者,尤其难能可贵;所以第九、十两届理事长,前后八年的作法,建树及绩效便不能不提,也値得河南同乡向他喝釆致敬。民国七十九年秋天,庞靖宇将军当选第九届理事长,承接任期二十三年的杨蔚公。兢兢业业的投注全副精力,先行了解状况,继而权衡时势,终至因应状况全面出击,蓬蓬勃勃的发展会务。四年届满再在众望所归下当选第十届理事长,至民国八十七年秋间

  • 文章鄧縣的孝悌節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一、孝悌感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皆良知良能,至性所廹,鄧志所載事跡,歷歷如繪,感人極深,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爲廣敎化,厚風俗,勸人孝悌,特爲之表揚。㈠陳應徵,明代鄧州人,南義俠,有勇力,性極孝悌,適其父鎭甘州,死於任所,時邊患甚急,徵以馬革裹父死,身負其弟,手持利刄,衞護繼母之騎,突險而歸,途中遇寇,從人爲之股,獨應徵不懼,慷慨諭以情實,使寇感嘆,相送入關,不慕仕途,終沒於家。㈡張桂榮,明代鄧州人,心忠厚,性孤介,重厚寡言,父死,榮盧墓三年,朝夕泣血,...

  • 文章大節凜然的史可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陳時昌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史可法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不屈于威武,不惑于利诱,于山河破碎时,能表现得忠心耿耿,为国牺牲,在明末的忠臣义士中,史可法是第一人。史可法有遗书五则,其中一则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负国之臣,不可言忠。身死封疆,实有余恨。得以骸骨归钟山之侧,求太祖高皇帝鉴此心,于愿足矣!」这是他一片赤诚的表现,虽然他未能得葬钟山之侧,而暴尸扬州,但他磅礴的正气,伟大的人格,牺牲的精神,足以垂芳千古而不朽。身世与遭遇史可法字宪之,一字道邻,河北大兴人,寄籍河南祥符,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父从质,母尹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