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沙河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记民国时期的沙河甲种农业学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劉儀 胡榮彬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民国时期 沙河甲种农业学校 学校简介 历史发展 近现代史料

    九江 刘仪(口述) 胡荣彬(整理)江西省九江县沙河甲种农业学校创办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我(刘仪)是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一九三三—一九三七)在此校读书的。此时的校名为:九江五邑沙河甲种农业学校,校址在今九江县沙河骆驼山旁,今九江县第一中学校园附近,校舍是借用清代两广总督李鸿宾家遗留下的一些老房子,学校在老房子旁边建了一幢新式洋房作教学楼,新、老房子共约三十余间,分别作为教室、办公室、教师和学生宿舍、食堂等。此时的校长是曾昭明,赣南人,上海劳动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庑斋胜记》 梁发 岭南三大家 广州沙河粉 第一份中文报纸

    岭南三大家或岭南三画杰。㈢广州沙河粉五六十年前,笔者在广州住在高第街、高第街以卖鞋和卖布的居多,惟街头有一家飮食店,叫林记,它的炒沙河粉和鱼头鲩粥,为最有名,粥鲜甜不说,沙河粉之嫩滑可口,眞是百吃不厌,此次探亲到穗,特别到高第街去,却找不到林记飮食店了,而巿上所卖的沙河粉,似乎也没有往昔的滑嫩!查沙河粉是用米浆做成的宽条米粉,其所以爽滑,其秘密在于用清冽的沙河水浸米,制成后复以竹萝盛之,置诸河牀中漂之,故比其他的爽滑。沙河粉之名,出自沙河墟,沙河墟位于广州东门外

  • 文章老漯河·說漯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張福祥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漯河历史由来 康熙字典 漯河高跷舞 风土人情 民间习俗 漯河馓子 沙河纤夫

    的发源地流传开了。漯河巿于一九五一年六月一日也成立了漯河巿豫剧团。八○年代以来,豫剧在演出团体、演员人数、观众数量上跃居全国三百多个剧种之首。豫剧按地域分,有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四大流派。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眞、马金风、崔兰田、阎立品五大名旦,代表着五大风格流派。名丑牛得草、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刘忠河,黑头李斯忠、郭建民、吴心平也都是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新的五大主演。此外,还有王清芬、张宝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