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舊憶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5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求知好学 学习经历

    文·梁力平耄龄闲居无所事事,百无聊赖,阅报看书,倦卧躺椅遐思神游,陈年往事浮现脑际,忆起昔年求知欲望强烈,对我人生前途影响极大,走过留痕,允宜一记留供儿孙参采可也,一哂。我只读过五年小学,因家贫无力供我升学,但求知欲望强烈,频向堂兄弟借书阅读,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及长从军、从政,中山室陈列报章杂志,成为我精神食粮,图书室藏书也是我追求知识极佳途径。所谓开卷有益确信非虚,同袍、同事若问我学历,我则半开玩笑说是巴(把)黎(犁)大学肄业,这话不算狂妄,我青年

  • 文章知識與生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天慧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追求知识 联系生活 大同理想

    知識乃萬事之本源也,生活卽是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由此可知二者關係之密切,缺一不可。每個人自幼小時,就開始接受了政府實施的一貫國民敎育,使我們充實了各種的知識,確立了正確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這一切的一切,也都不外乎是希望大家知識水準的提高,而使得我中華民國不論在任何一方面皆能一躍而登富強之域。當然,在知識的追求必定要精誠無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運用所求得的知識頭腦,加以判斷、安排和運用,才能使一件事情由繁雜而簡捷;遇困難而衝破,所以當...

  • 文章国父的求知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孙中山 求知精神 求学事例 演讲内容

    校长、各位同学,今天的周会承贵校长邀约本人作一次的专题演讲,我的讲题是『 国父的求知精神』 国父诞辰快要来临了,我讲这个题目一方面是要来纪念我们伟大的 国父,发扬我们 国父的伟大的求知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给同学一个学习的机会,现代的历史家都肯定说 国父是一个大思想家,这是对的,因为 国父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方面是继承我们的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贯的文化道德思想, 国父是继承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是 国父硏究

  • 文章思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郄開甸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耕读传家 读书求知 格律诗

    一、故宅依依不忍离,农家乐事更堪思,青伊湖畔收鱼季,安峰岭下牧羊时。大地禾苗青翠色,满堤麦浪碧波姿,鸡豕鹅鸭家家有,五谷丰登乐岁时。二、回首家山梦已迟,且将故址示儿知,陈唐马解地临址,倪陆张何戚友谊。芝蔴坊连周宋阜,蔷薇河套陆塘陂,曲阳反照城头堡,古井深埋马兆仪。据查马兆仪为宋朝王妃,其城墙外砖已被拆除,移到山东移州府去,其城堡南边,有古庙一处,房舍很广且大,宋代称禅鱼寺。三、耕读传家是祖遗,靠天温饱子孙依,日出田中除蔓草,夜归灯下课儿诗。读书本为求知

  • 文章李濟是考古人類學的宗師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林香葵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李济 考古人类学建树 求知之路

    五十年前,三十歲的李濟敎授站在安陽的廢墟中,他指着地下,告訴旁邊的人說要挖出寳貝來,四周響起了譁笑聲。九年之間,他果然把寳貝找出來了——一大批三千年以上的陶器、藝品和占卜用的牛羊骨。這些「寳貝」,印證了一件更珍貴的事實——我們的民族在商朝的文明狀况。於是,譁笑的人聲沒有了,大家已默默地承認,那些碎骨、片瓦所含的意義。就這樣,「考古人類學」被帶入了中國,他是第一個「宗師」。發掘安陽殷墟這位「宗師」囘憶起當年發掘安陽殷墟,却誠懇地說:「那是大家集體工作的結果...

  • 文章中國人文傳統與現代教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曾昭旭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中国人文传统 现代教育 德性 求知

    确切的定义,此即:唯人格修养可以当学之正义。凡此之类,在论语中约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义指学为礼:此指礼仪或行为规范的学习,这其实仍是德性修养的一环,只是偏于外铄而已。如云:「不学礼,无以立。」(季氏13)之类。3.义指典籍之学习:如学诗、学易之类。这于德性修养的关系虽又远了一层,但仍是间接相干的,如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13)「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17)可见学诗学易都不是独立的知识活动,而是为人格修养而学的。这一义与学为礼合并,也

  • 文章韓國記行·日本之旅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鄭仲文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酷暑游韩 风光拍照 临津阁 汉江新景 景福宫 李舜臣 东京皇宫 空闲求知 狄斯奈乐园 富士山 大阪名迹

    笑的情景。翌日清晨,笔者亦曾驻足新宿车站,看到交通尖峰时段上下火车的人潮汹涌,万头钻动,眞叫人无法想像日本人生活的又一面,有人说东京是「流动的社会」,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考究日本地窄人稠,国内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非活动区」的山地,因此聚集于狭窄平原上的日本人之间都产生了一股热力,使得每一个人都向毫无选择的目标行进。过去的日本军阀向外发展,侵略邻国,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莫不就是这个原因。三、求知若渴的日本人日本人,有其忙碌的一面,但亦有其宁静的、休闲的一面。笔者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