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共返回2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鶴翔萬里女中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銘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邱少南 求学 教育

    枣阳吴店邱家城(亦有称邱家寨者)邱姑妈(在我们大家族中称呼已婚女性冠以夫姓)的掌上明珠、少南表姐、是我童年时,从长辈们的赞扬传说中早已立志学习的榜样。而今表姐已九十六岁高龄,年将期颐之一人瑞,我满怀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颂她鹤翔万里女中骄的卓著事蹟。图为少南表姐少女照始自上世纪廿年代她少幼求学,直到以后数十载执教的夫子之路,回眸枣阳人的一代女骄。在遥远的过去二、三十年代里,枣阳南乡(包括吴店)一般名门望族的子女,多以家学家教为主,尤其是闺秀小姐们不能出远门

  • 文章七十年代的學生生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陶長華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求学 工作 经历

    因此我深以是阜宁人为荣,尤其当我看过今春同鄕会编印的「阜宁人」鄕讯以后,更坚定我的想法,更了解家鄕的风貌与先贤前辈们令我尊敬的事蹟,也更让我分享了这一分光荣和喜悦。前几天,忽然接到来信,说顾怀祖先生负责主编「阜宁人」第二期,在编辑计划中列有学人忆往一栏,而且把我列入第七十年代中的代表要撰文一篇,眞是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如此不用功,毫无学养的毛头小伙子,怎有资格,怎有能力写呢?我只有赶快婉言辞谢,实在不敢写。但接连收到来信催促,只好硬著头皮谈一点我的求学经过吧

  • 文章家書何止抵萬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陳雋蕙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台北 求学 家书 故乡 追忆

    我自從中學畢業,到臺北來升學,不覺已經整整的三年了。臺北市是全臺灣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當我尙未到此地之前,對它確曾有過不少的綺想和嚮往;但住在臺北以後,却又老是興起思親想家的念頭,反而對它厭煩了;這種心理上莫明的轉變,我自己也覺得很矛盾,可是在同班、同室的同學中,却也很普遍呢!臺北儘管有寬濶平坦的大道,「車似流水馬如龍」,有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厦,矗立如林,有摩肩接踵的來往行人,有熙熙攘攘的熱閙夜市,這些繁華的景象,對於我客居就讀的學生,到底有什麽得益?若...

  • 文章求学记趣(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求学 读书时代 军训 游泳 抗战

    高小畢業時,班中同學以楊昌久及余爲最年稚。迨入學初中,余成爲同班之較年長者;蓋彼等泰半均在十五齡以下,且有高小低余八班者亦同時入學,以是余常與年相若者爲伍,其中最知己者爲劉滄瀾、李先富、胡紀澤,外則謝道深、鄭漢濱而己。是數人者皆於國學富有根底,且畧曉武技,課餘偕游,每以談文論武爲樂。顧其時所爲詩句均收入余早期著作「十七春」之中,今則舊稿未能擕出,難憑回憶,亦可慨矣!甫入初中,於上童子軍課程時,即以不明軍棍之持用與行禮方式等,而致笑話百出。敎師林國鈞者,以...

  • 文章我的求学经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左元淮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美国 求学 求职 经历

    承蒙怀祖表叔器重,要我在本期「学人忆往」中写一段六十年代学生生活深感个人才疏学浅,尤与其他几位鄕前辈相提并论,实是愧不敢当,也深知同辈中在学术、事业上有成就者不胜枚举,但却想借此机会向各位鄕亲问好,就恭敬不如从命,与大家敍敍。近年台湾到美国求学或就业的人很多,就以我个人在美十多年的求学与生活实际经历,让各鄕亲稍做了解,并提供给准备来美者做参考。我出生在政府迁台时,算幸运的一代,未受到战乱,在安定中成长,再加上国家努力社会也不断进步与繁荣,所以能顺利完成由

  • 文章困而學之樂無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李泓頡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求学经历 广西印象

    东吴大学资管系 李泓颉我是李泓颉,祖籍广西贵港市,目前就读东吴大学资管系二年级。我的个性是对有兴趣的事物投注努力,但是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就算我再努力,得到的效果也是不甚理想,所以我的国中,高中求学历程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顺畅,但是还是很幸运能考上东吴大学就读。进入东吴资管系之后,发现我对程式方面的东西还蛮有兴趣的,并能够充分理解这方面的原理,使用方法,并在经过很多次的练习之后能够在这方面的考试取得不错的分数。这让我充分的体会到只要能够找出自己的兴趣在哪

  • 文章馬星野的家世和少年時代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马星野 教育 求学 留学

    時光易逝,新聞界耆宿馬星野逝世忽已周年。他對祖國新聞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業績,久已膾炙人口,有口皆碑。但有關他的家世和少年時期的概況,社會上可能知之不詳。馬星野是我的堂兄,為使大衆對他一生有一全面的了解,今特攄集見聞,簡述於後。馬星野原名允偉,入學時改名偉。後在大學時為報刊撰文,取杜工部詩「星垂平野闊」句中「星野」二字爲筆名,遂以字行。馬氏源出陝西扶風。祖先幾經遷徙,其中一支於明崇禎乙亥年(一六三五年)從樂清遷到平陽萬全區湖嶺鄉陳嶴村定居。陳嶴...

  • 文章難忘的恩人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振鷺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高崇

    閒嘗在報刊上,看到慷慨好善之士,有的拯溺救焚,有的解危濟貧。這一份人間溫暖,讀之不覺興往事之嗟歎,發感恩之幽思。回憶五十年前,援我於急難間一位恩人,使我永生難忘。用特表而出之,以新義擧,藉資觀摩。民國七年秋九月振鷺由奉天省立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二年級,轉學北京國立工業專門學校時,因復試成績不佳,降當一年級,愧感之餘,竟未向該校報到入學。遂決心投考陸軍軍需學校第四期學生班。當時各省學校報名投考者千數百名,錄取名額,僅八十人。考試分三場進行,第一場考國文,通過...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2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6-08-10
    关键字: 求学历程 学堂 童年往事

    現在回想起來那幾年的訓練完全是用的記憶力和模仿力,至於創造性的作文和作詩都沒有敎過。當時聽說鎭立小學裏不要背書而講書,又有什麽算術英文博物。我來往新街小學門前過,就開始注意那門前的情形。它坐南朝北,在電報局對門。門邊掛了一塊長牌,白底黑字,寫的是「江都縣仙女鎭小學堂」,門兩旁有兩塊四方虎頭牌,左面牌上寫的「學堂重地」,右面牌上寫的「閒人莫進」。我看得很有興趣,有轉學之意。現在母親叫寫信,如何寫法?四書五經上沒有說,先生亦沒有講!無法寫,先向母親討幾個錢到...

  • 文章遙想家鄕回憶往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期  作者:陳琳璋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求学

    和袁锡亭会过面之外,先后有同鄕初中同学谷方茂,马遂祯来北碚见过面。再有为现在住台北市的张廷魁兄,那时他已在开办滑翔。巧的是在毕业那年正値对日抗战胜利之时。于三十五年九月间随学校迁回上海的江湾。在上海学校待半年,时有同鄕虑玉振亦在江湾,正在国防医学院实习中。以上简单敍述过去十多年来的求学情形。抗战胜利之后,逃亡在他鄕的人们,无不急着离去异鄕都愿得机会回到自已的家鄕看看。在上海刚过三十六年的春节以后,奉父、母大人的信召,乘轮逆长江水而上到达汉口,之后转坐火车北上

共252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