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文化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民族文化何去何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民族文化的起源 民族文化的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 孔子 孟子

    中国民族文化是开放的,是优势的。自黄帝建国于今已四千八百余年。黄帝为征讨不祭祀的人—「史记」上说黄帝「征不享」不享是不祭天地神明祖宗的人—曾和炎帝,蚩尤作战。尧舜时代为了同样的理由征讨共工、驩兜、三苗等民族(请读「舜典」)。大禹王也为了有苗「反道败德」,在七十天中征服了他们。禹王在涂山来会诸候三千人。所谓之诸候便是今人所谓之部落。汤武革夏之命,掩有天下。鉴于殷王朝的宫庭遗址、陶瓷、靑铜器、文物、在今之湖北武汉和江西赣水流域淸江大批发现,再加上见于殷墟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岁之夜;我将以虔诚的心愿,整晚守岁。不管守岁的传统意义如何,不管守岁有什么习俗与传统;我守岁,是出于虔诚的心愿——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守岁,就是依藉这象征,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守的不是岁,而是守岁所表现的源远流长的崇高与神圣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诚心愿,也是向着沦陷的大陆祖国。我不是此地的过客,我热爱台湾,我在此地居住的岁月,无论从那一个角度上看,以那一种原则为准绳,我已是十足的台湾省台北市

  • 文章福建省的山胞——畲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阮北道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畲族 畲民 风土习俗 民族文化

    篮、钟四姓畲族或同姓畲民,结婚其妣称为亦民,因自称系公主及功臣之后,乃贵族,汉人为百姓,系平民,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职是之故,因其血统过于单纯,故比汉人愚蠢。㈥畲民对男女性交非常开放,女者除有夫之妇外,闺女及寡妇极为随便,故有「我哥已死三年,我嫂还添一个唐晡孙(姪男),眞是好风水。」的笑话流行,可见性自由之一斑。㈦畲民结婚多采入赘方式,其原因1需要人力帮助农作。2娶媳妇要花相当多的聘金,招赘则付出象征性的聘金即可。此外闺女招夫谓之招赘,寡妇招夫谓之

  • 文章鹿城探「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葉青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龙年 白鹿城 名胜古迹 民族文化

    玉兔奔月去,祥龍報春來。今年是新千年第一個龍年。大年初一我懷著探「龍」的雅興跑遍了白鹿城。首先來到新建的以「騰龍二〇〇〇年」為主題的馬鞍池公園。隨著熙熙攘攘人群進得園來,好像走進了龍的世界,大龍、小龍、長龍、短龍、金龍、銀龍真是觸目皆龍。尤其是一條長有二〇〇〇米的巨龍蜿蜒在整個園區。這個別出新裁的布藝景觀,引起了千萬人的注目。繼而又觀賞了自古到今的「鎏金龍變」,說明中華民族的古往今來,總以龍為「圖騰」,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出了馬鞍池轉上南站立交橋,舉目...

  • 文章國之本在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曹世昌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国家 家庭 孟子学说 民族文化

    文化的消长,即是民族生命荣枯的征兆,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传统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精神,而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也必然有赖以繁荣滋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优秀文化的一支,它最突出的特性,当是反映着人性光辉的伦理思想与伦理制度为其骨干。例如诗经上所载:「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再如孝经上说:「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这都是自古以来重视祖先祭祀的明证。这种行孝的表现,则是发扬伦理道德的基础。传统

  • 文章我所認識的韓國人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1期  作者:杜雲之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韩国人 民族文化 韩国海关

    這些年來,大家發現韓國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不但快速地與我國並駕前驅,甚至在若干方面的建設,已凌駕我國之上。這種迅速的有效的進度,使我國朝野人士大爲驚訝。於是紛紛到韓國去考察硏究,以作爲建設的借鏡。我對於經濟建設的問題,是門外漢,不大瞭解詳情。但我從他們國家中那種刻苦自勵,全民奮發的精神,和種種犧牲享受,建設國家的「小事情」觀看,他們的成功,不是憑空得來的。現在,我就寫下幾件「小事情」,來看韓國和韓國人:第一件事情,是韓國人民抽香煙,絕對只抽本國出產的香烟...

  • 文章統一文字語言是統一國家闢在議會中倡導用方言的謬論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6期  作者:樓兆元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文字语言 统一 方言 民族文化

    的区域,必会像欧洲一样,在那个不过如我们大陆一样大的欧洲,便分立了数十个国家,怎会在亚洲大陆上巍然站立这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呢!世界上又何能出现如此涵宏光大的中华文化咧!国父在提到民族形成的原因里,指出形成民族的主因除血统、宗敎、风俗习惯诸因素外,语言文字是形成民族原因之一。虽然今日中国大陆暂沦陷于崇奉马恩列毛的匪帮铁蹄之下,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也曾数度沦入异族铁蹄下,卒因中华民族有其统一凝固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最后不仅克复了异族而且同化了异族,此所以毛帮匪共鉴于

  • 文章西寧在蛻變中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樊鴻征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西宁城 回汉民族 抗日战争 建设发展 民族文化

    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民族文化,即以宗敎而言,西宁有汉人膜拜的城皇庙,有全国最大最庄严的淸眞寺,有自元朝兴建及蒙藏同胞崇信的宏巍大佛寺及红觉寺,尙有外国人建立的福音堂及天主堂,各信其信,互相尊重,人民在信仰上获得极大的自由与满足。西宁城有三响定时炮,中午十二时正一砲,称为「午砲」,晚间八时一砲,称为「头更砲」,十时一砲,称为「二砲」,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两门老旧的古炮,置于省府前广场,由士兵装药包燃放,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砲声刚好及于全城,极为准时,所以这三声

  • 文章端午節雜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康國棟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端午节 风土习俗 龙舟竞渡 民族文化

    端午節的命名端午亦稱端陽,明人陳獻章有端陽後一日,里人送角黍詩一首「荷葉童子問誰家,老婦簷前駐紡車,角黍喚回端午夢,還從艾琖得松花」。端午亦作午之意,乃因夏正建寅,五月亦稱午月,五日亦稱午日,故亦有作重五者。端午是我國傳統習俗中大節日之一。具有民族意識,傳統觀念。其起源在史書記載,也不一致,據隋書地理志的說法,端午節是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懷才不遇,憂國傷時,悲憤投汨羅江而死的日子。其次爲孝女曹娥,尋父屍不得,乃於五月五日以身殉父的孝行。屈原名平,字...

  • 文章故鄕傳統敎育追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謝恆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传统教育 西学东渐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训;效范仲淹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行。务期子弟们:爱己爱人,爱国爱羣。循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途径,输以至诚。注意到「数罟不入汚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生生之德」。期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参」而行!四、结论追忆故鄕传统敎育,令人怀念不已。惜拙笔未能表达其成就之万一,无任惶愧。如今传统敎育,摧残殆尽。思之更令人悲愤塡膺,但岂奈之何?溯自逊淸以来,西风东渐,我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传统敎育,大受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