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国共返回1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国初年山西常见之标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民国时期 山西 标语

    余自中华民国六年起读高等小学中学时,常见村鎭公共场所,每多写、贴阎督军兼省长吿谕人民标语。迨十二年夏负笈太原,则见墙壁电杆日晚报两边,随处皆是。人多能熟于口,记于心,对军心民风掀起动力作用。前见鄕兄秦子穆先生追忆写录山西省歌,因思及此,略为记录,惟感既不能全,又恐有错,久未成稿。去年旅美在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忽得民十前上海尙文堂出刊之「地方自治之模范——阎督军政书——」小册,即为参考,将前所得各条校列,或亦为鄕邦文献之一征。甲 民德四要信、实、进取、爱羣

  • 文章民国川事纪要」出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民国 川事 川人 抗战

    本刋发行人周开庆先生,经十余年来之蒐辑,编为「民国川事纪要」一书(原名民国四川大事记),共约一百万字,分两册印行。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九年部份,现已出版,兹将本书「编辑例言」录志如次,以见全书之大要。一、民国川事纪要,始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一年(淸宣统三年辛亥,西历一九一一年)阴历十月初二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重庆独立蜀军政府成立之日,暂编至民国三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西昌失守,川康全部沦陷之时,先后为时四十年。二、全书共约一百万字,以民国纪元前一年至民国

  • 文章莊思緘風格峻整(十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10-15
    关键字: 庄蕴宽 佛法 民国时期

    昩性灵,益用虔修,怡然终老。于民国廿一年壬申,卒于家,年七十七。遗命葬常州公墓,不封不树。论者谓其生平,慧悟特绝,恶恧特甚,好以重典治乱世绳非法,而不违于仁者之用心;好谤士流而不失雅人之深致;好不恭玩世,而通理学之眞传;好勇鬪狠,讥弹抨劾而不失其为庸言庸行;好非圣无法,而实通儒释之眞谛。殆阿罗汉而进于声闻缘觉者,特行之流也!(完)

  • 文章歷代政權和平移轉的方式(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革命建国程序 民国政权更替 中华民国宪法

    赉扣卒,忽必烈至开平府(上都),阿只吉率西路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瓜率东路诸王来会,偕文武大臣劝进,忽必烈三辞,诸王大臣固请,乃即皇帝位,是谓世祖,建元中统元年(一二六〇),三年改至元元年,八年改国号大元。六、选举 民主国家,元首产生率由国民或国民代表选擧之,有一定任期,以选擧之和平方式移转政权。国父 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宣统三年(一九一一)革命军光复武汉,各省独立响应,均派代表集会南京,十一月十日选擧 孙中山为

  • 文章張季鸞與大公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期  作者:皇甫河旺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大公报 张季鸾 民国

    大公报」于清光緖廿八年五月十二日(一九〇二年六月十七日),由英歛之先生创办。歛之先生因目击庚子之祸,国家面临危亡,于是筹款办报,取名大公。歛之先生笃信天主敎,主张维新,自「大公报」发刋以后,直言谈论,倾动一时,成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日报。民国成立后,英先生积劳成疾,报务多废弛。民国六年,胡政之先生曾接办两年稍加整顿。民国八年政之先生因赴法国代表报社参加巴黎和会,民国十年返国,辞去报务。由于继任者不得其人,终于民国十五年一月一日停刋。那年夏,政之先生与季鸾

  • 文章民元蘇省省校一覽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3期  出版时间:1972-01-16
    关键字: 省立学校 江苏 民国元年

    我蘇省立學校,在宣統年間,均稱學堂,民元始改稱學校。除中學校係就淸末各府所設立之府中學堂改稱,幷冠以第次,校名校長校址俟查明續行刋載外,茲先將法專師範工農蠶桑水產各校刋載如次:校名 校長 校址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鍾福慶 南京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楊保恆 吳縣省立第二師範學校 賈豐臻 上海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顧倬 無錫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仇亮卿 南京省立第五師範學校 姚明輝 江都省立第六師範學校 王登儒 淮陰省立第七師範學校 劉人航 銅山省立第一工業學校 童世亨 南京省立第二工業學校 ...

  • 文章奉化岳林寺曾是學生愛國運動的前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民国 宁波中学 学生运动

    拍手称快,喝起顺口溜来了:小小抗宣队,大大学生会,弥勒菩萨帮个忙,查到仇货就烧光。打倒英、日命亡,中华民国世代昌……那些检查队的同学如孙德沛、袁仁政、陈庆云、李圣忠等各具一付滑稽的面孔,至今犹在目前。终于,历史多变,一九二七年秋季以后,奉化县学生联合会的工作就没有展开了。逝者如斯,至今只留得岳林寺的一段记忆,不知当年的故人们现在何处?

  • 文章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凡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張森楷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民国 合川 县志 方志 政典

    一、方志之作,章学诚氏谓所以备国史要删,当用史法行之。所撰方志立三书议以仿正史纪传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制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为必要。见地正大,持论名通,洵为志家轨范。惟在帝制时代,习见历史体裁,以纪为经,以传为纬,故立皇言恩泽二纪于图表前,以示尊君;立政略于传前,以系官民之统—既非民国所宜,又不肯认方志但为舆地专书,而必跻于国史之列,特立志体,比于史家,大有纳须弥于芥子之意。因而不免坿会,时渉拘牵。实则邦国之志,掌于小史,四方之志,掌于

  • 文章民国蜀诗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巴人輯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民国 蜀诗 诗选 庞俊 作品

    石帚诗选庞俊庞俊,字石帚,綦江人。诗载民国十二、三年出版之学衡杂志。春日东城登望作吹角戍楼晚,微茫野色连。煖风闻布谷,晴霭见龙泉。百战山应烬,初耕绿已烟。春心共时事,吟望转悽然。背郭漠漠夕阳中,春应扫地空。竹荒喧细鸟,谿静岀疎钟。背郭人居美,依沙蟹窟通,可怜欲庾亮,尘满酒旗风。草堂人日作雨过江如酒色明,又看人日一心惊。婆娑梅树眞催老,商略春衣竞出城。无病会寻花市醉(时初病起),得诗急记草堂晴。太平风物还堪认,谁遣荒田一寸耕。上元次山公韵花暖蜂游三径香,愔

  • 文章民国蜀诗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巴人輯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民国 蜀诗 诗选 彭举 著作

    雲生詩存彭擧,字雲生,崇慶縣人,歷任各大學敎授,著作甚富。辛未旅燕雜感(八十四首選十四首)黃葉辭故枝,颯颯鳴前庭;秋風聲悲酸,那更客中聽。思欲歸故鄕,恨無雙飛翎;徘徊空宇中,遠望蜀山靑。北風刮地來,稍覺衣裳單;兀坐展書讀,古意生肺肝。霜筠有勁柯,松柏厲嚴寒;參也實我師,貧賤彌貞堅。士重國乃重,士亡國亦亡;元氣須扶植,戒之在伐傷。不見東漢時,俊廚皆賢良;哀哀誅戮盡,漢室遂不張。師儒道義樞,實乃國之幹;上以戢神姦,下以繫離渙。師尊國乃崇,儒賤國亦亂;三復蔚宗...

共123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