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文化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嘉的攔街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永嘉 民俗文化 拦街福

    我國從前太平時代之通都大邑,在古曆二、三月間,凡什麽神什麽佛誕辰皆擧行慶祝,熱鬧一番,稱爲迎神賽會,或稱爲廟會,永嘉叫做攔街福。這個名稱,非僅外地人聽起來有陌生之感,卽筆者是道地的永嘉城裏人,亦不知其名稱之所由來,茲將其擧行情形略述於下:永嘉城內外擧行攔街福,於每年古曆二月初二,由東門內康樂坊開始,嗣後分地段陸續定某一日擧行,至三月下旬爲止。如南北大街,東門外,西門外,南門外,府前街,五馬街,信河街等處商業區,沿街搭布幔,掛灯結綵,至華灯初上時,唱曲,彈...

  • 文章故鄉處處風光美 秋高氣爽好諞閑(聊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恩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民俗文化 谝闲

    在山西晉南一帶,每年秋季,是莊戶人家最爲愜意的時節。辛勤勞作大半年的莊稼人洗去汗塵,開始聚在村頭巷尾,鄰里炕頭,或伴著漫漫長夜,或趁著綿綿秋雨,海闊天空,古今中外,諞起閑來,不亦樂乎。每當此時,從台灣探親回來的衛先生也興致勃勃加入到鄕親們的諞閑的行列。諞閑即聊天,晉南人好諞閑由來已久。往日歲月,人們諞梁山,話聊齋,說西遊,論三國,傳統文學,古典戲曲,神話傳說,域外新聞,全拿來作爲談資。晉南悠長久遠的歷史,積澱厚重的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民衆。別看莊戶人平...

  • 文章岭南民俗文化的特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蕭亭 陳乃剛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岭南地区 民俗文化 特质特征

    一、引言民俗文化是最能体现民族性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精神文明。民俗文化是指民俗范围内的文化部分,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具体的说,民俗就是广大民众运用智慧所创造的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礼仪模式、日常习惯、节日风俗等,包括服饰、飮食、居住、婚姻、生育、丧葬、喜庆、交通、交易等等,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民俗更是千姿百态,如春节花巿,龙舟竞渡,中秋赏月,重九登高……不胜枚举。任何民俗的产生和传播,都有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的根源和文

  • 文章感受除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除夕 故乡风俗 返乡探亲 民俗文化

    臨川 殷新波這是大年三十的傍晚。城巿的大街小巷,鄕村的阡陌曬場,都被一種廣袤無形的肅穆寧靜籠罩著。這種盛典之前短暫的寂靜,讓人感到了古老傳統的強大誘惑和威嚴。紛紛揚揚飄飛的雪花中,廖廖地點綴著幾個行人。他們是回鄕探親、過年的臺胞,臉上洋溢著喜悅又焦急的神情,行色匆匆地趕往各自溫暖的港灣。家家戶戶,早已裱貼了猩紅的春聯和五彩斑爛的年畫。屋檐或門廊中,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暖紅的光束輝映著靜謐的窗欞屋墻和潔白的雪地。雪地上,一位滿頭霜髮耄耋之年的老奶奶,顫顫巍...

  • 文章舞蹈活化石——雞嘴豬嘴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楚南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舞蹈艺术 民俗文化 滚傩神 东湖文化 起源

    樂安 楚南被中國舞蹈硏究會稱爲舞蹈活化石的江西省樂安縣東湖村雞嘴豬嘴舞,日前引起了國內許多相關團體和專家的矚目。東湖雞嘴豬嘴舞,又稱「滾儺神」,是儺舞的一種形式。遠在宋時,東湖便流傳著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表演時,要戴上貌似雞、豬的木雕面具,其舞姿動作,一直保持著古樸、粗獷、優美的風格,代代相傳,從古到今。有關雞嘴豬嘴舞的起源,樂安縣誌沒有記載,只是在民間流傳著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據東湖的百歲老藝人楊演中(生於一九一八年)介紹,不知是那朝那代,樂安境內,災...

  • 文章説鑼鼓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8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乐器 锣鼓 演变 演奏场合 民俗文化

    蜀中有一套聲樂器,名爲「鑼鼓」。其組成係:一個鼓,一面鑼,一對鈸,一個放在手掌上敲的小鑼。(又名馬鑼子)。這套鑼鼓響器,從大城市到小鄕村角落,普遍使用,遠及雲貴康等省。響器雖止有四件,而牌調却不少,是利用各種音響之急徐快漫單複,以及手法能使音響略有變異等,編成樂譜,照譜演奏。其符號:一代表鼓,〇代表鑼,×代表鈸,、代表小鑼。以—×、〇四種符號編列成各牌調,與歌譜相倣。鑼鼓有頭二三號之分,固定的戲園子,票房(打圍鼓)採用頭號,叫做堂鑼堂鼓,發音莊重沉雄,端公...

  • 文章南陽民俗文化研究十年簡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惠琳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南阳 民俗文化 地方志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九日是南阳民俗文化研究机构成立的日子,经过十年努力,现已发展成拥有八十八人的民俗文化研究会。今天是十年庆典,在此聚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示庆祝。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掘、研究、继承南阳本土文化,搭建研究南阳民俗文化的广阔平台。一九九六年八月,与惠武章、王鹏洲、程世湘、龚晏如等一批离退休老同志,出于对南阳民俗文化的钟情和热爱,出于对南阳文化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离而不休,退而有为,志同道合

  • 文章我國民間的水車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1期  作者:洪以瑞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水车 诗句 民俗文化 农具 灌溉 劳动

    水车是我国古代农民提水灌田的农具。江南水鄕,入春以后天气晴雨无定,晴则抗旱,雨则排涝,车水之声遍地。在同旱涝抗争中,农民与水车世代相伴,视水车为木龙,是龙的化身,能代龙施雨。农民为颂扬水车的功能,常请鄕村中书法上等的文人或艺师创作出美妙的诗句提写在水车上,这些反映劳动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和企盼粮食丰收的水车诗,深受农民的欢迎。因而水车诗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水车诗根植与我国民间,纯属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学作品,它不受一般诗词格律

  • 文章大漈搶豬節探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毛榮耀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大漈 抢猪节 风土习俗 民俗文化

    大漈搶豬節為景寧畬鄉獨有,它有自己的風采和光環,一九四六年八月的搶豬節,雖已經歷了六十多個年頭,但至今在人們的記憶中界常深刻。搶豬節的歷史由來已久,據長輩回憶已有近百年歷史,每年農曆八月份都要在全鄉舉行一次搶豬比賽,七堡輪流作東家,在這一天裡每家每戶把宰殺好的豬頭披上紅布,排成長隊沿宮垟彭村,經過潘宅、西岸底等大村方戲遊一圈後,擺在宮垟評比,最大的豬和最小的豬都有獎勵。最大的豬,獎紅布一匹,最小的豬獎紅布五尺。搶豬之後在宮牆廟裡開戲,七天七夜,熱鬧非凡,...

  • 文章大襟衫和交頭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大襟衫 交头裤 妇女服饰 民俗文化

    以前婦女的上衣不是中間對開的,它開在左邊,便於用右手解結鈕扣。有一款上衣的衣襟特別寬大,安的是唐裝布條鈕扣,那是大襟衫,雖難彰顯曲線之美,但很實用,廣受歡迎。大襟衫除作服裝外,還有多種作用,勞作時可用衣襟搧涼;哺乳期婦女外出勞作時多背著小孩,要哺乳時可遮羞;刮大風和下雨時,小孩放進衣襟內可遮風擋雨;小孩尿濕衣服脫去後用衣襟包著不受涼;山區婦女多在山間勞作,山上路邊有野果,回家時采的果子可以包在衣襟內,帶回家給老人及小孩吃。交頭褲是同時期的服飾,深受老年人...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