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殉国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抗日战场的殉国将领(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劉存善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日殉国将领 刘家麒 郑廷珍 赵锡章 徐积章

    参谋长、第一六二旅旅长。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九月升任第五十四师长,随即在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率领下,奔赴山西前线抗日。十月四日到达忻口阵地,将所部第一六一旅与第一六二旅布置于前进阵地下王庄与南怀化东北高地主阵地。十一日大战正式展开,第五十四师部队首当其冲。他亲临第一线与官兵共同抗击敌人,十六日不幸与郝梦龄军长等同时中弹殉国。国民政府明令褒扬(令文见郝梦龄传)并追赠陆军中将。郑廷珍旅长郑廷珍于一八九三年生于河南省柘城县北郑楼村,祖辈系著名中医,幼年曾以种地

  • 文章原平抗日殉国的姜玉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曹振武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姜玉贞 抗日英雄 抗战殉国 战争纪实

    并从城东北角炸开城垣突入城内。姜玉贞率余部与敌在城内临街对峙,继而逐院争夺,肉搏厮杀,绝不退让。使敌每攻占一个院落,都要付出重大伤亡。其时,布防忻口之郝梦龄第九军曾派一个加强营支援原平,但中途与敌遭遇受阻,使姜玉贞孤军奋战。到十月十日夜,姜玉贞艰难地完成守城任务后,即率余部于午夜从西南城根挖好的洞口突围。突围出城后,又遭敌炮火堵击,姜玉贞不幸被炮弹击中殉国。姜玉贞率领的一九六旅原有官兵近五〇〇〇人,经过十天战斗,自姜玉贞以下大部分壮烈牺牲,生还者仅五六百

  • 文章壮烈殉国的唐淮源将军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以欽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唐淮源 抗日战争 中条山战役 壮烈殉国 追悼大会

    民国三十年五月初,日本侵略军以中条山中央军部队他调,山中粮弹补给困难,即图乘此机会割掉他腹中的这段盲肠,从华中华北抽调了八个师团、九个旅团、一个骑兵团、百余架飞机及若干特种兵部队,总数共达十余万人,大举向中条山进攻。我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师长寸性奇及全军将士与敌军浴血苦战,战斗极为惨烈。终因四面受敌,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激战十余天后,中条山陷敌手。我滇军军长唐淮源、十二师师长寸性奇、二十二师副师长梁希贤、二十七师参谋长陈文纪等将士,先后英勇殉国者甚众。当中

  • 文章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韓臨選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华灵庙 纪念碑 碑文 抗日殉国

    碑文。碑外建有亭楼,颇为庄丽。其碑文曾损坏,全文尙可辨识,甚有抗日圣战历史义意。今鄕宁县为保存历史名胜,表彰壮烈,拟在华灵庙修建公园,以供游览,发扬奋勇牺牲保家救国之精神,特洽商抗战时期鄕宁县长张生兆(子丰)之子韩临选(从母姓)提供史料,并欢迎前三十七师幸存的官兵,与鄕宁鄕县府连络,驾临华灵凭吊忠烈事迹。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文自敌兵启畔芦沟桥六载于今,可谓无日无地不战。其间,壁垒相当,冲锋陷阵,互为胜者无论矣。或众寡悬殊,猝不及防,为敌人凶焰遭扑灭者,亦

  • 文章江文忠公万里传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陳修瀚 出版时间:1980-10-02
    关键字: 江万里 忠贞报国 南宋名臣 投水殉国

    江公祖居都昌,但尝寄寓南康府(星子)、饶州(鄱阳),而殉国处则在饶州之芝山山麓,该处与公祖居都昌之周溪江家排村,仅一衣带水之隔。故后人对公籍贯,每有传讹,兹就本人所知,并参证宋史记载,纂述江文忠公万里传略如次,一以端正讹传,再以表彰忠烈,藉资矜式后世也。江公万里,字子远,世居江西都昌县周溪江家排村。都昌古称邬阳,于唐高祖登极六年(公元前二〇〇年)始建制,至唐高宗武德七年(公元六五七年),乃改称现制。该村位于鄱阳湖滨之东北隅,中隔章田渡,与鄱阳县境接界

  • 文章梁烈士問源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魯同軒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梁问源 抗日战争 中原会战 殉国牺牲

    梁烈士問源,邳縣第五區灘上東南梁旺莊人。生於民前十一年,爲傳習公第三子,太夫人戴氏。烈士幼聰慧,曾畢業於淮陰江蘇省立第六師範,工於書畫,善於言辭。任敎於縣立實驗小學多年,素爲地方人士所敬仰。當民國二十七年春,日寇由山東分兩路南犯,一由津浦鐵路向徐州進犯,一由濰縣沿臺濰公路向我臺兒莊進犯,我邳縣首當其衝,經我國軍於臨沂迎頭痛擊。全縣軍民均極振奮,各鄕鎭靑年遂紛起志願從軍,自帶槍彈參加抗日聖戰。烈士經予集合三百餘人,成立一大隊。第五區區長竇盛之,於宿羊山集合...

  • 文章文天祥抗元殉国(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1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文天祥 五牧之战 《过无锡》 抗元殉国

    方永施(寄自加州)「首赴勤王役,功成事則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淚成川,我作招魂想,誰爲掩骼緣,中興須再舉,寄語慰重泉。」按尹玉是江西寧都人,在贛州做過三砦巡檢,追隨文天祥勤王,驍勇善戰,宋史尹玉傳稱,五牧之戰「……殘軍五百殊死戰,玉手殺數十人,箭集於胃如蝟毛,援絕力屈,遂被執,大軍橫四槍於其項,以挺擊之死,餘兵猶夜戰,殺人馬蔽田間,無一降者……」。有此勇將健卒,人人奮忠義之心,可惜沒有援軍相助,亦是宋朝氣數已盡,會派張全這樣沒有膽量的人擔任指揮,此戰是文天...

  • 文章张自忠将军抗战殉国 彪炳殊勋为历史增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6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3-08-20
    关键字: 张自忠 抗战殉国 蒋介石 《全国将士书》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豫鄂之役,襄阳南瓜店督战,受伤不退,壮烈殉国,时年仅五十岁,举国同悲,将士痛哭。当将军灵柩于五月二十八日运抵重庆时, 蒋委员长亲率文武官员前往致祭,下为蒋委员长悼张将军而勉全国将士书:张总司令荩忱殉国之噩耗传来,举国震悼,今其灵柩于本日运抵重庆,中正于全军举哀悲痛之余,谨述其英伟事蹟为我全国将士吿。追维荩忱生平与敌作战,始于二十二年喜峯口之役,迄于今豫鄂之役,无役不身先士卒。当喜峯口之役,歼敌步兵

  • 文章文天祥抗元殉国(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0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文天祥 《吊五牧》 抗元殉国

    文天祥抗元殉国,其勤王之师曾与元兵转战于常州无锡交界处之五牧地方,及奉命派往元军中谈和,与元将冲突而被执解往鎭江,途次无锡,舟泊在黄埠墩下过夜,因而邑人之好硏究历史者,对文天祥的忠荩事蹟特别感有兴趣。上期本刊所载孙与龄鄕长之「过黄埠墩有感」只提到他在黄埠墩过夜的事,这篇方鄕长的「读史外记」则对文天祥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抗元殉国的壮举,已作了槪括简要的敍述。自古以来,忠臣烈士为吾人所最崇敬的,其所到之处,地方亦引为莫大光荣,这类文字,刊诸鄕讯,洵属适当而

  • 文章山西抗日战场的殉国将领(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劉存善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山西抗日战场 殉国将领 梁鉴堂 姜玉贞 郝梦龄

    往东山阵地途中,被敌弹击中殉国。储寿昌营长率部抢救,亦中弹牺牲。第二〇三旅三个团长全部牺牲,敌乃越过茹越口向繁峙进军。梁鉴堂是山西战场殉国的第一位将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晋一级从优抚卹。姜玉贞旅长姜玉贞字连璧,山东荷泽县人,一八九四年生,一九一七年毕业于山西陆军第一旅干部学校,历任排连营长。北伐后入中央军校学习,毕业后任山西陆军第三团上校团长。抗日战争开始时为晋绥军第一九六旅旅长,奉命抗日,曾驻防于雁门关外。一九三七年九月廿八日,日军攻陷茹越口,我军撤守平型关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