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市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著力推進「一體化」——魅力漢南譜新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汉南区 园区建设概况 发展目标

    注:投资环境改善吸引了众多企业抢驻汉南)经济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区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明显增大。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二〇〇八年,汉南区获批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首个改革试验区,在全市率先就破除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大胆的创新探索,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服务均等化的步伐,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新型工业为主的城区转型,由农村为主向

  • 文章騰飛中的大武漢生態發展新區——東西湖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东西湖区 区内产业介绍 发展前景

    税源主力。耗资十三亿呵护碧水蓝天按照「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要求,东西湖区提档升级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施城市环保清洁空气工程,已累计耗资十三亿元呵护碧水蓝天。总投资三亿三千多万元的东部片区污水收集系统工程完工,四十五点八四公里的主干管网铺设成功,三座节制闸和八座污水提升泵站及相应配套工程全部建成。待武汉市「三闸连通」工程启用后,东西湖区东部一百零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日产十万吨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将全部被收集处理

  • 文章荊風楚韻 吾土吾民武漢的民間藝術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7期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武汉市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汉绣)武汉是一座有着三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城市,文化源远流长,在民间蕴藏着大量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八十三个项目进入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汉剧」、「楚剧」、「木兰传说」、「湖北小曲」、「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木雕船模」、「汉绣」、「高龙」等九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鹤楼传说」、「伯牙子期传说」等廿一项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著名艺术家陈伯华(汉剧)、胡和颜(汉剧)、程彩萍(汉剧)、张一平

  • 文章武漢的傳統節慶活動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7期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武汉市 传统节庆活动 汉阳归元庙会 花朝节 辛亥首义文化节

    此时,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正值冬闲将了、农耕大忙的前夕,人们利用这段时间祭祀祈福、休闲娱乐,花朝节应运而生,沿习成俗。旧街在武汉市新洲区内,地当大别山脉与鄂东平原交接处,自古即为交通要冲和集市贸易区域。花朝节每年从二月十五日前后开始,短则三五日,长则一周余,周围黄陂、英山、浠水、罗田数县乃至邻近河南、安徽、江西数省的群众都蜂拥而来。旧时焚香礼佛,宗教活动较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交易活动增多,花朝节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一是点花灯,在圣帝殿前有一棵两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