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所思念的家鄕味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4期  作者:萬里鵬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武昌 饮食 特产

    我是湖北省武昌县人,我们家鄕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现在想吃吃不到,不要说想吃吃不到,就是想看也都看不到,眞是可恨可恼。这情形,都是共产匪党害的,让我们有家归不得,不然,我们今天如果仍然生活在故鄕,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不会产生思念的情形。今天我所要写的,都是我想吃的,但在台湾拿钱却买不到的食品。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甜的食品。我第一个喜欢吃的甜食品是酥糖,酥糖是用麦芽熬成块状的糖,再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用温火烤酥,另在上面撤一些糖粉,用纸包成小包出售,这种糖吃

  • 文章武昌中华大学简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中華校友會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武昌中华大学

    淸季湖北黄陂陈再平宣恺公,辞蕲水县敎谕,息影家园,宣统元年已酉春,遣哲嗣叔澄陈时原名映寰者留学日本。叔澄鉴于福泽谕吉之于庆应大学,大隈重信之于早稍田大学,均创始甚简而成功甚大,槪然有倾财兴学之志,宣恺公得其函禀而嘉之,遂于宣统二年创办「中华学堂」于武昌府后街,聘吴德壎、祝维祺诸先生讲学其间,其体制规模大抵略同于日本庆大前身之庆应义塾也。次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鼎革之际,从学者多投效革命阵营。民国肇造,方议复校,适叔澄先生归国,力主筹办大学,育才建国,为

  • 文章談鄉俗懷故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胡正華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武昌 甘蔗 洪山 宝通寺

    我鄕—武昌,每逢农历三月廿八日这天,人们大吃甘蔗(武昌通将蔗字唸做渣音)。儿童们吃着甘蔗,一面唸唱着歌谣:「三月廿八,有钱的吃甘蔗,无钱的吃蔴花」。谁去吃蔴花?这是大众化的食物,再贫穷的人家也能买一两根来应应景。是日不但吃甘蔗,并且更免不了游洪山这一项「节目」。农历三月廿八日吃甘蔗;游洪山这一习俗,起缘于何时,已不可考,想必此时是甘蔗的盛产期,且时値春暖花开,人们趁此春光明媚之时,暂时放下工作,郊游「踏靑」一番吧!在故鄕能吃到的甘蔗有三种:一、土产甘蔗

  • 文章武昌豹子澥并略说城内的豹头堤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湖北武昌 豹澥 豹头堤

    流曰涧。澥字的读音,在江汉口语表,读如海,其音,义,正是古代的海。堆其形,则海、澥,相距甚远。「中华新韵」十八部,澥字,归入「四皆」,读音一,是解字的音,这一系列的同音字,有:解,懈、廨、嶰、獬、澥、薢、邂。而海字则属「九开」,读音厂。按之江汉口语,澥字的读音,同如海字。由这澥字,教我想起武昌南鄕的豹子澥。它是在土地堂、纸坊那个方向。好出乎意外,手边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龢等编,民国二十五年五月,商务印书馆初版,五十五年五月,台二版)竟然载有

  • 文章民国初期(元年至廿六年) 武昌文华中学的校园文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4期  作者:劉源泉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民国 武昌文华中学 校园文化

    本文所探讨的「武昌文华中学」,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十月二日创办的男童寄宿制学校文华书院;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分为两馆:正馆(大学部,即华中师范大学前身)、备馆(中学部);宣统元年(一九〇九)呈请美国政府立案,正馆命名为「文华大学校」,备馆称为「文华大学校中学部」,文华书院之名停止使用。民国十三年,大学部与另两所大学合并,改名为「华中大学」,中学部改名为「文华高级中学」;民国十六年春由于时局动荡,文华高级中学宣布解散;当年秋天

  • 文章古今年俗史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年俗史話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由本总统颁行。订于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请布吿。孙文」(见国父全集玖,一〇七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采用。)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和每年元月一日祝贺新年,都是国父以大总统身份规定并宣布的,这一规定自民国元年元月一日起施行至现在。国父建议改历国父电文中提到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是经由各省代表团决议,实际上,中华民国改元正朔这件事,是国父主动建议的。居觉先生梅川日记说:「辛亥武昌首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

  • 文章私立武昌中华大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私立武昌中华大学 教育 校史

    壹、创建时期—武昌淸季湖北黄陂陈再平宣恺公,辞圻水县敎谕,息影家园,于宣统元年己酉春,遣哲嗣叔澄陈时原名映寰者留学日本,叔澄鉴于福泽谕吉之于庆应大学,大隈重信之于早稻田大学,均创始甚简而成功甚大,槪然有倾财兴学之志,再平公嘉之,遂于宣统二年创办「中华学堂」于武昌府后街,聘吴德壎,祝维祺诸先生讲学其间,其体制规模,大抵略同于日本庆大前身之庆应义塾也,次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鼎革之际,从学者多投效革命阵营,民国肇造,方议复校,适叔澄先生归国,力主筹办大学

  • 文章《湖北文献》论文奖·历年得奖作品之一武昌首义与施南反正整体关系的多维度考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柯友朝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获奖论文 武昌起义 施南反正 关系考察

    本文作者柯友朝,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博士生、湖北民族學院法學院教師;導師為李良明教授。又,柯博士為恩施土家族人,「故鄉人寫故鄉事」值得嘉許。

  • 文章京津同盟分會與川籍黨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同盟分会 川籍党人 武昌起义 革命活动 名单

    辛亥武昌起义后,京津同盟分会应时成立,此项组织于推动北方革命运动,至有贡献,而发动与参加者,实以川籍革命党人为重心。自辛亥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淸廷为缓和人心,遽将谋炸摄政王之汪精卫、黄复生、罗伟章等释放出狱。汪等拟结合同志,推动北方革命,初活动于天津奥租界,为淸直隶总督陈夔德探悉,派兵会同奥捕捜查新丰栈,党人急避得免。是夕(九月二十五日)秘租得俄租界房屋,遂在新址开会,计与会者十三人,即汪精卫、黄复生、李石曾、赵铁桥、黄以镛、易昌辑、杜黄

  • 文章孫中山先生讓位擊破日本陰謀參摘梁敬錞先生的「辛亥革命目擊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6期  出版时间:1982-10-20
    关键字: 孙中山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日本

    武昌起义不及两个月,而响应者达十省二十八处(参考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未及八十三日而淸代二百六十八年的国祚,即吿倾覆。由此一端即可窥见其时晚淸政府已成鱼烂肉败,土崩瓦解之局。但当时排满之声势虽雄,而满籍文武官吏与帝子王孙之戕害则为数绝少,史册所载疆吏以失城殉难者仅三四人而已,以观宋元明易代之际杀戮不能相比,若持与法俄革命时皇族所受之惨祸,尤不相侔,此盖出于中国禅让政治的做法,殊非外论之所能了解。辛亥革命之所以倐起倐落者,殆以同盟会革命最初只以排除满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