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帝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農曆及春節的由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耿震寰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農曆 春節 漢武帝

    多年中,年只是作为岁之始,播耕的依据,由于农业逐渐发达,游牧生活者也逐渐定居下来,且礼乐也有了雕型,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对年有了兴趣,加之隆冬天寒,耕作不兴,人们有了闲暇而重视了年节的游乐,也就是说,在距今三千零九十九年前,人们才重视过年。这一历法被沿用了八百多年之久,一直到秦始皇灭六国,历法又被变更。公元前二百四十六年,秦改建子为「亥」,也就是把亥月定为岁首,史家称之「建亥」。汉高祖灭秦,仍然沿用秦历,直到公元前一百零四年,也就是经过了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

  • 文章武進蕭氏建立的兩個王朝——齊梁(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7期  作者:錢靑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武进 齐梁 梁武帝 佛法

    武帝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在那扰攘不安的时代,能维持如此长久的太平,确是难能可贵,论梁武帝的立身行事,也有许多优点,譬如他的勤俭,不要说是帝王,就是普通人也不易做到,他在冬天四更即起视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至于飮食服用,即位之初,已甚简单,做了十年皇帝以后,因为他笃信佛法,所以就长斋断鱼肉,每天只进一次餐,而且是菜羮粗饭,还有「过午不食」的规矩,遇事过繁,过了中午,就潄口不再进食。身穿布衣,一冠三载,后宫贵妃以下,衣不曳地,不飮酒,非宗庙祭飨不作乐。虽居

  • 文章武進蕭氏建立的兩個王朝齊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5期  作者:鐵靑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萧道成 武进 南齐 齐高帝 武帝

    还本鄕………」他的一生,东征西讨,民情利弊,无不尽知,所以他的措施,颇获民心。齐高帝做了四年皇帝就死了,可悲的是他这短短二十二年的齐王朝,还没有能够让他的直系血亲维持到底,高帝死后,他的儿子武帝在位十一年,政绩也还不差,可惜他的文惠太子先他几个月死了,武帝立昭业为皇太孙,这个皇太孙是个极度虚伪做作的人,虽然只有二十左右的年纪,却能把他的皇帝祖父骗得团团转,他居丧时,表面上是哀毁逾恒,见者动容;但一转别室,则欢笑酣飮,备食甘旨。对祖父武帝,状极孝顺,但又令女巫

  • 文章武進蕭氏建立的兩個王朝——齊梁(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9期  作者:錢靑  出版时间:1973-08-15
    关键字: 武进 齐梁 昭明太子 梁武帝

    的壮健身体,至是削减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泣!他因哀思、少食,而工作照常,以致身体逾来逾弱,等到卧病了,他又不愿给武帝知道,到病笃时,左右要奏闻,他还说:「何令至尊,知我如此!」到病危时,左右驰启武帝武帝赶到,他已死了,年三十一岁。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昭明太子的死,当然是梁王朝无可补偿的损失!加上武帝晚年的体力衰弱,信佛过甚,一切措施,婆婆妈妈,引起了侯景的窥窃神器,但武帝被围在台城,一直到饿死,未曾对叛贼假以辞色,侯景见了武帝,也还心存

  • 文章武進蕭氏建立的兩個王朝——齊梁(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8期  作者:錢靑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武进 齐梁 梁武帝 佛教 萧统

    司马光对他的评论,大意是「梁武的不得善终是应该的,因为一个皇帝,只要守住要道,就可统御天下,切忌听纳碎细的事,梁武护其所短,务其所长,如贺琛进谏,尙未至切直的程度,而他已赫然震怒,自以蔬食之俭为盛德,日昃之勤为至治,君道已备,无复可加,以致羣臣箴规,擧不足听,因而奸佞居前而不见,大谋顚倒而不知。确是定论。梁武帝对佛敎,可称「溺信」!除广造塔庙,普遍讲经外,自己还要舍身施佛。在大同元年三月,第三度舍身同泰寺为寺家奴(舍身佛家语,或谓报恩,烧臂烧身,或谓布施

  • 文章萬榮后土祠秋風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吳麥黄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汉武帝 《秋风辞》 汾阴后土祠 秋风楼

    公元前一一三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祭祀后土。时値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经历两千余年的沧桑变化,汾阴后土祠现在的状况怎样呢?汾阴后土祠坐落在今万荣县宝鼎鄕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万荣县城四〇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脽地

  • 文章知史可興國 光武垂千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詹華如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吴祥明 《明君光武帝》 《光武贤良传》 《中华光武名胜》 读后感

    最近,我所尊敬的学者吴祥明先生的新作《明君光武帝》、《光武贤良传》以及《中华光武名胜》(与人合作)等,由长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在胡久明同志主编的《龙胜白水》丛书中。此书在襄樊市举行了隆重的发行仪式。这是枣阳和鄂北历史文化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值得庆祝和推介。近几年,枣阳市委宣传部连续召开帝乡文化学术研究会,以刘秀等枣阳历史人物为重点,成果颇丰。吴祥明新作出版发行,使帝乡文化研究得到进一步扩展与提高,掀起又一热潮。吴祥明在退休之后,继《史家论刘秀》一书,又

  • 文章武帝与后土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陸峰波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汉武帝 后土祠 历史记载

    后土祭祀发展到汉朝达到顶峰,即由设坛改进为修庙建祠崇拜。汉元鼎四年(前一一三),汉武帝刘彻诏令创建汾阴后土祠,即是对西周以来「大社」的沿袭与发展。「天子大社,祭九州之土」(《左传会笺》),并将此祠确定为西汉帝王祭祀土地神祇的圣地,历代沿袭。当时设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的甘泉宫和今山西省万荣县的汾阴后土祠,是并称皇天后土的「两大神灵的奥府」。汉武帝刘彻,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文帝之孙,景帝之子。即位后,承「文景之治」造成的富强国势和安定政局

  • 文章四川古代的開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巴蜀 开辟 历史研究 汉武帝 史迹

    处,将大树截去上枝,保持平面,上舖木板树枝及泥土,以成道路。或穴石架木为桥,绝路相续,巴蜀与中原赖有栈道而得相通。今日秦岭山势,虽仍雄伟险峻,而公路开辟后,已不复再有蜀道难之叹。而在古代栈道的险阻工事,却是古人开辟巴蜀的钜大劳蹟。秦赖有巴蜀的资源,先后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秦亡之后,楚汉相争,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关中,都南郑。汉高祖从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资助军粮,遂能军行无阻,创建帝业。到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由褒水通沔,斜水通渭

  • 文章秋风楼与汉武帝的《秋风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卜兆祥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秋风楼 汉武帝 《秋风辞》 传说故事 诗词

    秋风楼位于汾阴后土祠北端之后,因楼内藏有汉武帝的《秋风辞》而得名。该楼东依峨嵋岭,西傍黄河岸,与陕西韩城芝川鎭司马迁祠相对。楼高三十二.米,下部筑有一高大的台基,凌空横跨于一条东西贯通的深沟古道之上。可谓托地傍水一名楼,居高临险耸入云。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建筑艺术独待,楼台气势磅礴。游人登楼依栏远眺,北瞻龙门,南望华岳,大河壮观,尽收眼底。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巍峨劲秀,实为现存古建之珍品。秋风楼创建年代,现无确凿史料可考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