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樂縣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之九九俚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昌乐县 俚语 方言

    王广健鄕长,于本刊六卷三期,撰「漫谈九九消寒图」,读之使人有回归故鄕之感!尤以编者按语中,有「特别吁请本刊读者为之赓续」一句,愿狗尾续貂。愚籍昌,与潍东西毗连,二者城相距五十华里,风俗习惯几乎完全相同,甚至多有亲戚关系者。但王君所举九九俚语,则与昌略有不同。先祖母未受敎育,仅于幼年从太外伯祖父读唐诗数十首而已。忆于儿时,寒冬已届,大雪纷飞,羣集坑头,闲话家常,时闻祖母吟:「大雪纷纷如鹅毛,身披马粪头戴瓢,如今我得安身地,可怜穷人怎么着。」着读

  • 文章、五峯、五华名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編輯組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民国社会 县名更替 长乐县 五峰县 五华县

    中国大陆在清末时,有三个长乐县,分辖湖北、福建、广东三个省份。直到民国三年一月三日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批准「改定各省重复名及存废理由清单」,始确定更改为五峯、长、五华三个名。其内容为:「湖北省长乐县改名为五峯。理由:该长乐县,清雍正十三年置,与福建、广东两省的长药重复,设置最后,应即酌改,查该于明时为五峯石宝长官司,迄清雍正设,拟改名五峯。」「福建省长乐县,应存。理由:该长乐县系唐福宗五年置,设置已古,拟存。」「广东省长乐县改名为五华。理由

  • 文章地灵人杰——兼谈「李振魂奖学基金会」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华同鄉会会刊》 第1期  作者:周伯乃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五华县 长乐县 李振魂 李振魂先生奖学基金会

    五华,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个极微小的点,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却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并非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一代相传一代的先贤们所苦心缔造起来的。五华,在近百年前,还是被称为「长」的治,说实在的,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喜欢「长」的美誉的,无论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团体,一个族羣,甚至小至于个人,如果能够长,那该是多么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幸福而又快啊!人生如果能长,必然是长命百岁。所以,我常常对朋友说:「我是五华人,也是长人。」长地灵人杰长

  • 文章琴江满族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犂田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长乐县 满足村 社会生活 风土习俗 史料记载

    三百年前来自长白山离闽江入海口十五公里的长乐县洋耑半岛,是福建境内一以独特的北方言岛,岛上有一个琴江村,居住着二百一十六名满族人,他们的「根」原在辽东长白山一带。康王率雄兵 江口建旗营三百三十六年前,清政府分封吴三桂、尙可喜、耿继茂三人,为平西、平南、靖南王,分守零南、广东、福建,右称「三藩」。一六七三年,三藩相继反叛,引起大乱。清政府于一六七六年五月,派征南将军赖塔,率领四旗官兵随亲王康杰书入仙霞关,征靖耿藩之乱,并留驻福州。一七二九年十月,赖塔奉旨

  • 文章新修乐至县志叙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楊祖唐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县志 乐至县 文献 修订 筹备

    数年,本观风问俗之辛勤,备旁征博引之实据,所以维人我而形道器者实大。祖唐适逢其会,赖诸君子之力,相与有成,不没前贤手泽之遗,聊尽祖唐守土之责,且慙且喜,因拜手而为之序。中华民国十六年七月上澣日,乐至县知事杨祖唐蜀尧识。(注)杨祖唐,遂宁人。

  • 文章淸民间 歌谣与谚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朱景榮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乐清县 歌谣 谚语 风土习俗

    会心平气和,事理通达,而周男召南是诗经国风之首十六篇的总称,所言皆修身齐家人伦风敎之事,如不学习,犹如一个人面墙而立,一无所见,寸步难行,无法做人做事啊!孔子更以为「诗经」曁民间的歌谣和谚语,其内容非常丰富,有许多爱慕的诗,情辞委婉,声韵抑扬,可以感发个人意志;有许多美刺的诗,陈说列国风俗,评述各朝治敎,可以考见时政得失;有许多和的诗,贤主嘉宾,纵容谈笑,却无一毫流荡,可以晓得交朋友的方法;有许多愁苦的诗,伤时忧国,抑郁满怀,却无一毫愤怒,可以知道处离怨的道理。总之

  • 文章品味鲜美康黄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喬峰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万载县 地方特产 康乐黄鸡 品种特色

    万载 乔峰康黄鸡原称康鸡、三黄鸡,为万载主要名产之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饲养历史,曾博得晋武帝司马炎喜爱而被钦点为宫庭贡品。此鸡因其嘴黄、脚黄、皮毛黄故名三黄鸡,又因该鸡原产地万载历史上曾建康乐县,所以有康黄鸡之美名。万载康黄鸡,是我国珍贵的地方鸡种之一,具有鲜明的品种特色。康黄鸡不但皮薄骨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値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含量丰富,深受人们所喜爱。多年以来,康黄鸡驰名国内外,畅销国际巿场,尤其是

  • 文章古刹——独寺史考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1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1995-01-31
    关键字: 蓟县 观音阁 历史考究

    在北平之东百八十里,汉属渔阳郡,唐开元间,始置蓟州。五代石晋,割以贿辽,其地遂不复归中国。金曾以蓟一度遗宋,不数年而复取之,宋元明以来,屡为华、狄冲突之施;军事重镇,而北京之拱卫也,蓟城地处盘山之麓,盘山乃历代诗人歌咏之题,风景优美,为蓟城天然之背景。蓟既为古来重镇,其建置至为周全,学官衙署,僧寺道院,莫不齐备,而千数百年来,为蓟民宗教生活之中心者,则独寺也。寺在城西门内,中有高阁,高出城表。自城外十里之遥,已可望见。每届旧历三月中,实为无上望地

  • 文章端陽節風習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端阳节 风俗 县志 形式 游乐方式

    午后沿江鎭居民,空巷出游江岸,观龙舟竞渡,或结彩舟中,游讌为,薄暮乃罢。石骨滩人民,则羣集河上坪,为抛柑之戏。杨家场则男妇束藁燃炬游龙洞。余则游附近山寺,取百草煎汤澡身,以郤疠疫。是日午后人皆辍业。」如上所引华阳、江津、南溪三,约可代表川西,川东与川南各之风俗。大体言之,是日吃粽子,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载香包,均约略相同。惟龙舟竞渡则限于有江河之城鎭,无江河之地则另有娱,如南溪之抛柑与游山寺。又如吾鄕江津之李市场,是一个「旱码头」,是日亦有

  • 文章大埔榮稱『民族民間藝術之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大埔文化

    被称为「山中山」的大埔日前举行了「客风·出水莲——广东汉大型音会」,广东省文化厅同时授予该「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大埔是广东汉的「娘家」,是享誉海内外的「汉之乡」。汉从中原流传至大埔,有「中州古韵」、「客家音」等称谓。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大埔最早的志记载:「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大埔民间汉活动一直盛行,汉演奏点遍布城乡,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汉爱好者们聚集在一个个演奏点中,尽兴演奏弹唱,自娱自。可见广东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