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县共返回1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源遠流長的黄梅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黄梅戏 黄梅县

    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等。它源于黄梅县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氾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它是在与黄梅一带流行的弹词、道情、旱龙船、锄山鼓、莲花落、连厢、采莲船、高跷、打花鼓等说唱艺术和民间舞蹈的长期结合中,在湖北淸戏、汉剧、江西湖口高腔等古老剧种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剧。根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黄梅采茶调,即以道情形式,传播到江西省鄱阳湖周围各县。到了淸代,黄梅戏的传统戏目、唱腔、表演艺术,已日臻成熟,周围各县,班社林立,名优辈出。淸乾隆

  • 文章往昔梅县婚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黃基正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县 婚俗 历史集萃

    梅县人结婚,按古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婚、六套手续,称六礼。当男子有意向女子求婚时,便由家长找一位适当的人做媒,携带糕饼两包,彩带一束,前往女家说亲,古礼称为『纳采』。如果女方答应,便请其家长出具庚书,约定日期相亲,古礼称为『问名』。但是,由于梅县的男子不少人须外出谋生,回来后如果有意成家立业,往往便成为女方争取的对象。因此,说亲有时是由女方先行示意,甚或直接由女方出具庚书托媒人送给男家约期相亲,所谓纳采已经有名无实了。

  • 文章梅县私立东山中学与私立程江中学回忆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鍾肇鈞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梅县教育 广东梅县私立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私立程江中学 创办发展 返校参观

    家乡梅县,交通便利,人物昌盛,文化水准极高,故素为嘉应州中五县之首府,嘉应州的知府衙门,即设在梅县。(嘉应州五县为梅县、兴宁、焦岭、平远、五华,俗称嘉应五属。)在清朝时,中国的教育依旧是古老的私塾教育,由各姓或各村自行请老师于家中或族中祠堂中教学,教学的老师通常只有一人,教学的内容只是中国的古文,所教的学生也仅限同姓或同一村中之人。一直到了清朝末年时,西方的宗教,科学,和教育的方式逐渐传到中国,同时在中国设立教会学校,初期在北京的京城,设立小学和中学

  • 文章也谈昔日梅县婚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侯願卿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梅县婚俗 婚礼流程 客家文化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人生終身大事。且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傳宗接代,根深蒂固的思想深烙在中國人腦海之中。門當户對,雖是昔日婚嫁所講求,但當特吾梅社會中仍流行著許多變通之道,兹以印象所及,分而述之。

  • 文章台北市梅县同乡会现有受托办理奖学金摘要表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5期  出版时间:2011-02-13
    关键字: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 奖学金 摘要表

  • 文章涯寫阿姆話(吾梅俗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晨鐘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阿姆话 梅县俗语 客家文化

    年初接到家乡嫁到新竹的大细姑曾彩宥小姐电话,她说她父母从梅县来台探亲,在台人生地不熟,找不到人讲话,她父亲喜欢唱山歌,也找不到知音,说台北市梅县同乡会古理事长龙建先生要她来找我。次日曾小姐从竹北搭车到新竹火车站,我开着二十年车龄之老车把她及她父母接到家里来。他乡相遇,亦属乐事。曾老先生不仅健谈,而且是梅县山歌老手,据说他在梅县文化公园、剑英大桥桥下公园经常与人对唱,驳山歌,在寒舍客厅便自弹(三弦)自唱起来。我是喜欢听,但他弹著三弦要我唱我可不行。后来开始

  • 文章梅县的华南中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張載琅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梅县华南中心 历史功绩 郭兆华 祝寿

    对日抗战末期,国家元气大损,交通阻隔,人民生活困难,所幸民心团结,青年投笔从戎,蔚成风气,十万青年十万军,亦于此时兴起。兆华先生则以敎育救国为职志,发挥其无比毅力,仅凭其对敎育之理想与经验,一股热诚,在梅县兴办私立华南中学(复校)。当此之时,粤省岭东地区,以梅县最为繁荣,全县中等学校数量之多,为全省之冠,县城之梅州、梅师、东山、乐育、广益、农职、省商等校,历史悠久,校舍堂皇,新设立之华南中学,绝难与之比拟,然兆华先生办学有方,开办之初,即以重金礼聘多位最

  • 文章梅县略志补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0期  作者:石瑞麟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地方志 黄梅县 风俗 礼节 物产

    砂石河,大雨时则水盈两岸,天晴日久,河干水浅,当年有陈姓一位老翁,(忘其名字)见朝五祖寺香客,在冬天雪地,至此过河,脱下鞋袜,极为寒冷不便,这老人就修了一座约尺余宽五尺高,单面单柱石桥,浅水可过,大水则桥被淹没,或冲倒,仍不能行,老翁去世后,他的媳妇见此桥无多大作用,就在其公公所修之桥上流,约隔二三公尺,独资另建一座大石桥,无论水之大小,来往行人和车轿,均可通行无阻,至今两桥并立,合称为赛公桥。2挖港:在本县出南门外,约五里余,因前淸咸丰年间,钦天鉴推测

  • 文章梅县年俗竹枝词有序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孫波庵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梅县年俗 竹枝词 风土习俗 艺文

    孙亢曾追录先翁讳波庵旧作北市梅县同乡会叠函为会刊索稿,愧无以应。因忆儿时熟诵 先严口授其早年所作之新年(当时只过农历年)竹枝词犹能追记十之八九。此虽属八十余年前游戏之什,或可疗吾人「每逢佳节倍思(乡)」之渴想。兹并略加注释,亦以见故乡年俗多沿袭中原及大江南北之遗风云尔。旧年过了又新年,爆竹金花费几千,一对灯笼悬姓氏,家家都贴大门联。除日辞年祭祖先,鸡豚糕果幷鱼鲜,归来吃个团圆饭,灯烛辉煌彻夜天。冬冬锣鼓正三更,狮子参神逐夜行,好趁吉辰添吉庆,多烧鞭炮打门

  • 文章台北市梅县同鄕会奖学金发给办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 奖学金 发给办法 通知公告

    同乡会奖学金申请书(样本)台北市梅县同乡会会址设于台北市罗斯福路一段119巷9-2号二楼电话:3518116号 邮递区号10758

共166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