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9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史直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咏梅 诗词感怀 寒梅

    史直遣作爱冰天雪地,到处荒凉;百花逃避,唯独芳。美化人间,冷艳寒香;花之圣者,国歌颂扬。天下为公,芬洁万邦;爱之国,国亦富强。美哉花,永生不忘。题雪里香,仙境人间忙。不孤空屋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找来又找去,却在我心中。两句大智若愚,古人云之;大勇是智;我今行之。忧当日靑年今白头,往事悠悠!西望长安,何时人间有自由。一生为人平不平,杜曲坡前。云起无端,谁来收泪解我忧。愁人到忙时愁自消,无奈愁时忙不了;明知发愁有何用,只好愁中涕泪交。属神此身

  • 文章源远流长的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黄梅戏 黄梅县

    提起黄调,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提起黄戏,大家却又感到陌生,这是因为黄调曾经在台湾轰动过一时,对人们的印象深刻,而黄戏却由于尙未「登台」,人们无从欣赏,甚至连一点讯息都未嗅到。其实,黄调与黄戏,原来就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共同在一个屋簷下,吃一样的米谷,喝一样的奶水长大的。笔者作为一个黄故鄕出生的海峤游子,愿就几次探亲中,对黄戏所得见闻,作一报导,也许将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时,人们都能有机会,一睹此戏的艺术价値。黄戏的源流黄戏曾名黄采茶戏

  • 文章天寒谈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腊梅 小品文 往事回忆 腊梅习性 腊梅特点

    何时持上紫辰殿,乞与官定等差。……黄山谷谈蜡,首先请诸位鄕长不要笑,笔者所说蜡,不是「四老爷打面缸」的蜡,而是眞正的蜡,此花台湾向不生长,时到寒冬,就怀想故鄕唯一寒花——。在故鄕大雪纷飞之际,三两知己围炉小坐,欣赏蜡盆景,其香沁人心脾,满室淸芬,色态幽闲,丰标淡雅,使人忘俗。蜡为落叶灌木,叶长卵形,对生,冬时开花,本非种,以与同时,香又相近,黄花瓣似撚蜡所成,原名黄。岩栖幽事:「山谷(黄庭坚)谓京洛间有一种香气如,类似女工撚蜡所成

  • 文章湖州粽子和宁波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褚老大粽子 杨梅采摘 杨梅功用 各地杨梅

    还有一种应时的水菓,那就是杨。杨在浙省若干地方均有出产,然而不能像旁的水菓似的遍布外埠,其原因除了它的果实无法放上三天的理由外,交通不便和运输设备不够完善也有关系。另一原因是适合生长的地区不广;像宁波三北一带,一样的连绵数十里的山区,却只有三个山峦内有杨生长——田央鄕西南方五六华里一个小山区,凤蒲岙及邱王山区一带。(编者按:以上属慈谿县,此外奉化的楼岙,和舟山本岛也以产杨出名)。每当仲夏五月,就可看到如台湾李子般大小,紫黑色的杨上市;装在鱼筐似的

  • 文章的历史与发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丘波 謝永昌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梅州称谓 梅花 历史变迁 古梅 发展前景

    州—这个美丽的名字源于此地的山、水,而这些山水间正曾是遍地花,但沧海桑田,千百年的历史变迁,至近代已是空有其名。历史的责任落在了现代人的肩上。近年州市正式确立了以花为市花,几年的努力,一个个花景点逐步形成,昔日花风采正在重现。一、州称谓与州—位于广东的东北部,闽、粤、赣三省接壤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元帅的故乡,中华汉民族的一个特有民系—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全国唯一以命名的地级都市。据史料记载,今州地

  • 文章湖中投了一块碑石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自芳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梅湖 节烈 碑石

    风光明媚的花湖,位于宜兰县郊,为该数一数二的风景区,每逢假日,游人如织,自芳获宜兰县政府特准,于六十二年一月十九日偕戚族十余人,将高约四尺宽二尺余之蛇纹碑石一块,投入湖中,一时传为佳话,中央日报、中国时报、商工日报等,均以显著地位详尽报导始末。(注:湖中之石碑)此石镌有碑文,为国立师范大学敎授邑人戴培之先生所撰之「氏双烈祠铭」,由表兄朱涤非先生恭书,据以石刻。氏双烈殉节,系发生于民国十年六月,当时确曾轰动遐迩,对其从容舍生之志节,闻者莫不由衷感佩

  • 文章初夏溫州的兩名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何文煕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温州 水果 枇杷 杨梅

    初夏,在温州西、楠溪的山坡园地里,处处呈现出绿树丛中的金灿灿、黄澄澄、红艳艳、水津津的名果——枇杷和杨。温州是它们的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三国时期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当时温州属扬州路临海郡)已有记载。宋代大学问家苏东坡对江、浙一带的枇杷和杨推崇备至,曾说:「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指温州)之枇杷及杨」。今承枇杷及杨成熟上市之际,特作介绍:一、枇杷枇杷有一百二十多品种,属于多年生的蔷薇科常绿乔木,每年九、十月间开花,次年五月间果实成熟

  • 文章潮塘古的呼唤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李賜政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梅花特性 潮塘古梅 古梅现况 古梅花期

    一、认识花有花魁之称,位居我国十大名花(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之首。花色优雅形美而不妖,枝干如铁耐霜雪,愈冷愈开花,品质高贵,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喜爱花,喻为君子,视为国花。花有红(深红、桃红、粉红)、白、绿、黑、鹅黄等多种颜色,品种上千,较珍贵者有:洁白素净的玉蝶;红颜淡妆的宫粉;萼如翡翠的绿萼;浓艳有黑色光泽的墨;萼红瓣白的红;胭脂欲滴的朱砂;枝若垂柳的垂枝;探身弄影的照水;及龙游、金丝

  • 文章夢裡江山戀福州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南鵑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故乡 小唱 竹马 青梅

    注:福州南台中亭街百齢苏广百货商店门前。(南鹃珍藏))在这里我写下了这首旧诗,作为怀鄕的凄凉小唱,作为去国的慷慨悲歌亦无不宜。我怀念我的故鄕。虽然在那边已没有家,却有我父母的荒坟,墓门宿草,寂寞黄昏。那边还留下了我小时的许多游踪,竹马靑,雪泥鸿爪。我怎能不无恋恋?

  • 文章兰谿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畢新華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杨梅 风俗 怀乡

    兰谿杨,义乌红糖,远近驰名,由来已久。究出名何年代,无从查考,但孩时听长者云:早已例入朝廷「贡品」。我想吃杨,已逾半世纪,而未达夙愿!自三十八年来台,从未见过杨。今幸有同县挚友朱君,他世居兰谿石渠鄕;有杨山数甲,本年仲春,才探亲囘台。我常去话家常,承他娓娓倾谈,我用笔记录,再悒悒沉思,印象犹历历在目。杨是普通的水果,多种在山坡地上,每年谷雨后;用果核埋在土里,隔年春天,杨树已茁长二尺许,再用手锯锯断,用棕或布包扎,外用细麻绳綑绑。约月余,树

共396条记录 1/4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