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林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忠勇世第」林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殷纣杀比干 武王封墓 闽台 河洛郎

    抗战军兴,故该大学致未成立。闽台林氏林氏由中原辗转迁闽,在明淸两代林氏文风之盛,甚少能与抗衡者。即自民国以后,亦复不弱,七十二烈士中固有姓林者,即主席子超先生,如以专制时代而言,亦为一代人王帝主。现在台北之「林森路」,即系为纪念主席而设。人言明淸时,林氏即有:「四十进士三百举;十二翰林九点元。」福建尙有「一门五尙书」」之匾。系「乾隆下江南」时所写者。河南有一故事曰:某主考至福建时,见某地众人聚会拜祖祝贺。问其原因,言:林氏宗祠中之荷池,每开一朶莲花时,必有

  • 文章记江陵鄕贤林敬臣先生为悼念公毕生奉献乡村教育而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作者:趙覺民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林敬臣 乡村教育 林氏族校

    余人,学生大部均为住校「起爨」,「起爨」就是参加膳食,由学校师生组织伙食团,共同生活,共同作息。其敎育方式,只能因人、因时、因地之实际需要而制宜,不能列入正式的新制中小学敎育,因此地方敎育行政机关既不认可与否定该校之存在意义,换言之既视之为私垫,同时又重视其具有鄕村敎育的功效,不仅有其存在价値,而且尙须多方维护与辅导。「林氏族校」的创办人就是鄕贤林敬臣先生,他任主讲敎席(即校长),主持该校校务,还有革命先进伯衡先生曁受恺、楚卿、胡乐天………诸先生,都是赞助最力

  • 文章壮猷故居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6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壮猷 《同安县志》 祠堂 家庙

    纹石柱和石门槛。故居之东十五米处,有清代中期修建的「林氏家庙」,是祭祀壮猷的祠堂。

  • 文章续鄕先贤倪云轶事二则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2-09-20
    关键字: 倪云林 元代画家 名贤轶事 年糕 蒸制年糕

    三十三期鄕讯,刊有「元代大画家倪云轶事」一文,因思尙有倪云轶事二则,流传于无锡民间,特为续志如下:下脚耕种四字由来在鄕先贤倪云处士的家鄕,梅里区的一带,即是属于无锡东亭鎭,安鎭,与梅村鎭的三角中间距离,地区约五、六里的周围内,自元代末叶一直到大陆陷匪前,凡是民间买卖耕田,所书立的卖田文书,其起首第一句,与别的地方有不同的写法,其第一句,一定要写「立下脚耕种」卖田文书;倘若你不如此写法,那买主就不愿接受了,倘你接受了他,到日后卖主要向你读囘该田时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