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杨缵绪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杨缵绪故居通议大夫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通议大夫第 古建筑 历史文化

    氛围。如门楼上的对联:漱水志嵩生,三朝节概追司马;关西隆庙享,百代频繁记大夫。联中的追司马,意为追随司马光。大埔乃文化之乡,书诗传家者众,名耀青史者亦不少,杨缵绪为其中之一。据裔孙介绍:百侯一腹三翰林即之徐的三个儿子杨缵绪黼时、演时兄弟三人先后考取进士,都进入翰林院。杨缵绪八岁为文,出语即惊长老,钦授翰林院庶吉士时,年仅十五岁,在馆职中年龄最小。百侯文化教育之乡,实为一腹三翰林始。建通议大夫第时,另在左侧三十米处建兰台书室,供其子孙读书。他

  • 文章杨缵绪训子孙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燕秀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教育子孙 对联 孝悌忠信

    联曰:子孙细少当教之孝弟忠信后来加学问工夫便成豪杰;身世周旋常存一宽厚和平暗中或天人助估为有休祥。以上楹联为大埔百侯「一腹三翰林」之老大杨缵绪教训子孙所作的一副联对。杨缵绪(1697~1771),乳名弦五,字式光,号紫川,又号节庵。康熙辛丑年(1721)进士,钦点翰林院庶起士,官擢陕西按察使,诰授通议大夫。乾隆二十四年(1759)告老还乡。还乡后创建兰台书室,供子孙读书。据杨缵绪之子德基撰写的一篇文章云:「我父归家杜门,日课诸孙,读书作文至夜间功课毕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