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记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家鄕民俗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仕軍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湘乡 民俗 杂记

    在湘鄕文獻,先後拜讀了陳劍平鄕長的「我鄕的民俗」。曹效之鄕長的「濲水民俗活動槪記」。與羅得嶲鄕長的「故土風情與童年見聞」三篇大作,再加上最近政府解除戒嚴,主動展開對大陸「政治反攻」基於人道,首先宣佈開放民衆赴大陸探親。使我那原已麻痺了的思鄕病,如池中投石,激起了波盪的漣漪,死灰復燃!好幾個晩上,怪夢叢生,每夢不是徜徉在故鄕阡陌的田壠鄕道上,就是徘徊在街道巷尾之間,久別家鄕四十二年的父母親友重又歡聚一堂,高興之餘,不禁手舞足蹈,縱聲大笑起來,不料「你發神經...

  • 文章探親病倒曾繁焄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曾繁君 湖南 探亲 杂记

    【記者鄭桂平專訪】七十六歲的曾繁焄老先生今年三月底返回湖南老家探親,他的身體不太好,有一點糖尿病、胃潰瘍,出發前,他曾想過要不要保一個旅行平安險,但最後還是作罷。原訂一個月的行程,到了五月底曾老先生台北家中的電話還是沒人接聽,友人都暗自擔心。六月九日,少許舊識終於接到他已回到台北打來的電話,原來老先生果然在大陸生病了,住了半個月醫院,又休息了二十多天,這一波折,連回程的機票也過期了,臨時在香港機場又買了一張票,六月八日才平安返台。老年人最多各種病痛,最難...

  • 文章雲樓散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杭州 名人 方言 杂记

    一、簡介李唐鹽官許遠之行誼許遠,不詳其字,號、別署,李唐杭州鹽官人也。其先,自高陽南渡,世仕江左。七世祖亨,陳衞尉卿。六世祖善心,楊隋禮部【龍按:禮部,一作黃門】侍郞。高祖敬宗,字延族,徙家新城,相李唐高宗,史特稱其才優而行薄。曾祖昻,虔化令。祖彥伯,太子舍人。考望,右羽林將軍。遠爲人,淸幹寬厚,明通吏治。初,從軍河西,爲磧西度支判官。章仇兼瓊鎭劔南,又辟爲從事。兼瓊慕其門,欲以女妻之。遠固辭,兼瓊怒,積他事中傷,貶爲高要尉。後遇赦,得還。迨孽胡安祿山作...

  • 文章返鄉掃墓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曹明仙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扫墓 杂记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三十日晨,約同杭州俠仙二哥嫂,一行四對夫婦,由杭州出發,在臥車上經過了一夜兩天,抵達徐州時,已經又是夜晩了。姪女君芳夫婦在車站月臺上等候,他們只認識俠仙二哥嫂,經一一介紹後,始親切地寒喧起來,當晩下榻宏達賓館。次日搭乘小型客車(麵包車),直駛家鄕蕭縣。初春的淮北地方,還有點兒寒風料峭,午後多雲的蒼穹,不時飛過三、五隻在臺灣難得一見的烏鴉。我們的旅行車,奔馳在兩旁種著白楊樹的國防大道上,心中眞的體會到了「近鄕情怯」的滋味,似欣喜也有些兒悲涼...

  • 文章閱讀拾萃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季錫斌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阅读杂记 《廿五史》 读后感受

    万分折服。这十余年来,我不敢说自己增加多少学识,只能讲,我比过去的我更感觉所学不足,这亦可能是人到懂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懂得多么少,我现在将所领悟的一些道理与感受,作为抛砖引玉,野人献曝。我领悟的一些道理,杂记于左:㈠人为万物之灵,亦是地球的主宰者,应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如果志气没有那么高,亦应该规规矩矩做人,清清白白的持身,不损人利己,不以私害公,虽做不到满分的圣人,亦应该做个及格的正人,昔日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就是致力于这种修持,一个人

  • 文章大陆旅游心得一、二杂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4期  作者:過克厚 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2-08-20
    关键字: 大陆 旅游 心得 杂记 周庄

    赴大陸旅遊前,遊客最好能對旅遊景點的背景資料先多瞭解,尤其是歷史、地理。再者,到了觀光景點之後,千萬不要「走馬看花」,應該抱著既來者,則安之,進一步詳閱「說明書」或「圖片介紹」,而當「導覽」介紹時,參觀者所見所聞自然「別有一番風味」!舉例來說,到周庄旅遊時,根本不知道「周庄」是什麼?可是如果遊客先參閱一些有關周庄的資料或手冊詳加閱讀後,這一趟遊程就有不同的觀感和收穫了,尤其對具有歷史典故的文物典藏,書畫古器…入得寶山,豈能空手而回,俗云:外行人看「熱鬧」...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广州 历史 文化 杂记

    ㈠談廣州三百多年前的特區「十三行」「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這是清初詩人屈大均寫的一首「廣州竹枝詞」。這詞寫出了清代十三行對外貿易的發達,寫出了十三行中外商人的富有。十三行曾是我國給外國商人居住和經商的「特區」。這特區的歷史、長達一五四年,而其中八三年,還是我國唯一的允許外商居住和經商的「特區」。這「特區」以獨特的商品經濟姿態,活躍在世界經濟舞台,這「特區」以獨特的人文景觀,出現在世界東方;這「特區」的形成,是有...

  • 文章家鄕河塘捕鱼杂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4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舟山群岛 捕鱼杂记 钓法介绍

    故鄕舟山羣島海域廣大,水產極豐,是個有名的水產王國,這是我國最具開發潛力的漁區。而不知羣島中各大島上河塘衆多,溪流縱橫,所產淡水魚類也很繁多;我首先要解釋所謂魚類,是包括了魚、蝦、蟹、螄螺、龜鱉者水族在內。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鄕居民,因爲捕獲這些水族不難,旣新鮮,又有趣,因此除婦孺外,多用各種捕魚技巧,前往捕捉,以求大快朶頥,甚至作爲謀生職業,關於捕魚技術,據統計約有十四五種之多,憶述如下,敬供各位鄕長指敎。一、釣法—這是最普遍的一種捕魚技...

  • 文章電視觀兩岸雜技同台演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徐積宏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诗歌 杂记表演 两岸交流

    曲藝雜壇花一枝,炎黃兒女展英姿;弟兄姐妹真風采,兩岸同編浪漫詩。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6-15
    关键字: 端午节 《岁时杂记 屈原 粽子 龙舟

    端节怀古榴花吐艶,角黍飘香,端阳节又一次降临寳岛,五月五日为端阳,亦称端午,一称端五,「岁时杂记」:京师市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风土记载国人于端阳节以菰叶裹黍米,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相传与屈原沉江有关,故夏至吃粽之习,至今已不存在。续齐谐记:「诗人屈原以忧国伤时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囘,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板大夫,谓曰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