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晋祠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古説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梁丹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剪桐封唐 晋祠 豫让

    桐叶封话晋祠根据司马迁《史记.晋世家》中所述:就从公元前一一〇七年的成王九年,即周武王之子姬诵在位时,有一天,他和幼弟姬虞在宫廷内游戏,他好玩的拾起一片桐叶,剪成圭状递给弟弟说:“喏,这就封你做唐侯!”这事恰被身边的史官听见,立即上前道贺并促择日成礼,他谏劝的理由是:“君言不可戏!”就这样,姬虞果然受封,又因其时称弟为叔,后人便称呼这位因戏言而正位的姬虞为叔虞,当时的唐国,便是如今的晋地,亦即叔虞之子以国在晋水之阳而改的国号。其后,这故事又因唐代柳宗元所

  • 文章太原晋祠的金人传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王齊秀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太原晋祠 晋祠金人 传说故事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廿公里处的悬瓮山脚下,自古至今都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游览胜地。《晋祠志》上说:“三晋之地,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话实不过也。来到晋祠,您会发现这里不仅山环水抱,古树参天;亭台莲池,星罗棋布;楼台云集,雄伟壮观。而且这里的一切都孕育出一段美丽动听的故事。晋祠内对越牌坊前有一座金人台,台上四角各有一尊高二米左右的铁人,它们身穿铠甲,姿态威武。因铁属五金之列,铁人也叫金人。说起这四尊金人来,传奇的故事很多。西南隅的那尊金人

  • 文章晋祠布局谈我国寺庙特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季長如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晋祠布局 叔虞祠 概况简介 寺庙特色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于此,祠区山靑水秀,风景优美,古木参天,殿宇宏伟,祠址背山面水,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林立其间,形成一组有机的建筑羣。传说晋祠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古唐国开国诸侯姬虞而建造的一座祠堂。早在西历三九八年北魏拓跋珪称帝前就立祠建庙,经历代重修扩建,直至宋代,在叔虞祠西修建圣母殿,明代在圣母殿南又添建水母楼。由此看出,整个晋祠建筑羣是在历代增益过程中形成今天这座名园。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晋祠园林平面图而言,全

  • 文章印度泰戈爾太原講學記——崔宸英記憶中的泰戈爾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崔廷鈞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泰戈尔 太原讲学记 徐志摩 晋祠

    多次被听讲者欢呼所打断。徐教授逐句翻译,原语含意无遗。听讲者聚精会神,认眞作着笔记。泰戈尔的演讲具有学者风度,又蕴含着相声大师的幽默,神情并具,体现出泰戈尔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哲学功底,使每一个听讲者无不入神,引起全场听众的共鸣,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回响在文瀛湖畔。四月二十四日,正値阳春三月,春风徐吹,风和日丽,千枝吐绿,万蕾竞绽。在山西外国语学校校长卫西琴陪同下,泰戈尔一行及徐志摩教授游览了素有「小江南」之称的晋祠,观看了祠内八景、祠外八景、鱼沼飞梁、圣母殿

  • 文章晋祠成王桐叶封弟唐叔虞、王氏世祖与晋溪书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剪桐封弟 王氏祖先 晋祠 晋溪书院

    始于太原,故全国姓王的,都是发源于太原,并且是黄帝嫡系后裔。究竟是“功封”,或“剪桐封弟”。根据《史记·晋世家》所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故称为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纪念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祠宇,称唐叔虞,又叫“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晋词当在北魏时建立,距今约有一千六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晋祠经过多次修建。北齐文帝高洋,将晋阳定为别都。天保年间(公元五五〇——五五九),扩建晋祠。隋朝开皇年间

  • 文章山西的舊誌整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曹振武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山西旧志整理 译成白话 晋祠志》

    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博文等人点校后,于九十年代初正式出版。《崞县志》稿编纂者佚名,现分存于原平市史志办公室和山西省图书馆。此外,刘大鹏编修的卷帙浩繁的《晋祠志》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即脱稿,一直束之高阁,八十年代未经慕湘、吕文幸点校,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八年十月

  • 文章李世民与晋祠唐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牛利群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李世民 晋祠唐碑 行书碑文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著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其固有的人文地理优势,创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除散见于各种历史典故中之外,主要体现于晋祠现存的文物和祠区内外的碑碣,其规模蔚为可观。晋祠保存有历代碑碣初略统计大约四二五通,除少数为唐宋时期的以外,大多是金元明清时期题刻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有的文存石亡或者字迹漫漶,有的成了断碑残碣。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化,这些碑碣依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其中尤以唐太宗李世民自撰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最为珍贵

  • 文章晋祠与周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王繼祖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太原晋祠 历史背景 建筑介绍 周柏

    身临太原不涉足晋祠,无疑是一件憾事。美丽古雅,融水色山光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晋祠,位于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创建年代已不可稽考。只从西周初晋国的历史和烩炙人口的「桐叶封弟」的故事,便可证明其历史的悠久。晋祠,以祭祀西周晋国开国之诸候唐叔虞而得名,曾名唐叔虞祠。现存记载晋祠最早最详的历史文献,当推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这两部史学名著分别载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 文章晋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楊美莉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晋祠 基本概况 历史记载 建筑与彩塑

    晋祠的地理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的源头处,这里羣山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成荫,殿堂亭台点缀于树影婆娑间。晋祠的建造,最初是为纪念唐叔虞而建的。〔史记〕,「晋世家」记载说:西周初,武王姬发死后,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幼年时,有一日和弟弟叔虞戏耍,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送给叔虞,并开玩笑地说要封弟弟为诸侯。所谓「天子无戏言」,此话果当眞,成王封了叔虞为唐国的诸侯,称为「唐叔虞」。叔虞死后,因其境内有一晋水,其子遂改国号为「晋」。后人

  • 文章晋祠是个好地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劉建昌 郭培義 丹英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晋祠是个好地方》 山西方言 民俗小调

    晋祠风景区是个举世千古闻名的好地方,此地有泉水、周柏、唐碑等,并出产北地少有的稻米,眞是个三晋宝地。试就《晋祠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曲而言,其中叠字连连,如「呜都都」、「圪洞洞」、「哗啦啦」、「嘘溜溜」、「香喷喷」、「闻丢丢」、「肉津津」、「山根根」、「手心心」等九组,衬字有「哎哟」、「呃呀」、「哎得」、「哎嗨哟」、「哎咳哟」等五组,一看就知是山西中部方言民俗小调,如果唱起来,一定引起同乡老辈们不止的思乡、乡愁等感慨。现将歌曲歌词列在下面,以飨读者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