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晋剧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晋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尹林 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晋剧 形成年代 发展历史

    晋剧是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在山西称它中路梆子,在一些外省市及京津一带称为山西梆子,也有叫太原梆子的,后改称晋剧。它是山西四大绑子——南路绑子(改称蒲剧)、北路梆子(改称雁剧)、中路梆子、上党梆子——剧种之一。它的发祥地在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及太原等地。晋剧形成的年代,根据一些资料看来说法不一。晋剧的形成一般认为是蒲剧传入晋中后逐渐发展形成的。当时的科班学戏要请蒲州的艺人传艺,戏的语音要以“蒲白”吐字归韵为标准。但在形成过程中,艺人们为适应当地群众

  • 文章晋剧在张家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楊暢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晋剧 张家口 戏曲艺术 回乡演出

    张家口是晋剧的第二故鄕,我是个戏迷,从小就爱看晋剧,还常爱唱几句。记得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初,张家口有许多戏园子(现称剧场)。正如人们所说的「大境门,大清河,店铺商号戏园子多。」当时戏园子和戏班(剧团),不分家,晋剧很兴旺。那时的张家口是俄、蒙通商的要地,曾有「华北第二商埠」之美称,山西人在这裏经商的很多,并已很久。所以家鄕戏曲受其牵引,在张垣得到了发展。山西的名艺人纷纷来张垣谋生演出,如盖天红(李景云)、毛毛旦(王云山)、小二宝(薛宝昌)、李子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