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时局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省立東海師範學校同學錄弁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筹备复校 时局

    余於三十五年春,奉省命來海籌備復校事宜,時敵寇初降,遣俘未竣,而匪勢鴟張,隴海突告東斷;抵徐後,欲折回而私心不忍,乃潛蹤微服,間關到達,接收旣畢,得堅貞之士四百餘人,程度雖有參差,而皆能身歷艱苦,抱志不移,固足嘉也。一載以還,經良師訓廸而礱琢之,則質美而文,更能彰吾校譽,不孤本人行險之意;此後行者,或負起建國基層之任務,居者或繼續攻讀,均望一本初衷,努力精進,成功之途,寧在遠乎,特書諸端,以作他日印心之證云爾。民國三十六年元月牛雲峯序右文係海師之國文老師...

  • 文章感時雜詠(壬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书法真迹 诗词 时局感怀

    編按:丁公治磐已於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八日病逝於榮民總醫院,謹將此作先行登載,以表哀思。此乃大陸撤守,江蘇省政府于民國卅九年夏,奉令播遷來台初期之作,感時孤八憤,充分表露于字裡行間,至民國五十一年(壬寅)補寫。詩與書法,倶足傳世。

  • 文章法官的一生(六)——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南京地区乡亲服务工作 回鲁省亲 拜谒亲友 时局看法

    返还南京时局动荡不安,我的学业尙未完成,家人劝我早点回去,我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早晨,又和父亲同车回南京去了(录自生活写眞第十五集回家篇)。第六节 返乡带回来的悲伤一、家庭负担加重我返鄕后,才知道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达到难以维生的地步。在我未来二年的在学期间,很难获得家庭的接济;相反的,我还要负起解决家庭困难的责任,因此我终日像有一块石头压在心裏,十分难过。二、冬衣无著南京的冬天渐渐的冷了,我没有保暖的衣服。同班赵树民兄借给我一件破大衣,长而且旧,颜色

  • 文章徐永昌傳(十四)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徐永昌 社会时局 人物事迹 阎锡山 人物言论 建言献策 晋政措施

    其一是说,宋哲元联合中央将不利于晋;另一是说,石友三连合华北将领驱逐奉张出关。张学良对当前局势亦颇忧虑,请李石曾来医院与他硏究奉晋合作安定北方的途径,他当然赞同,即约定时间,离开医院与张会于李宅,三人坦诚协议共定合作安邦之计。他将协商结果,派王平赴大连向阎报告,王囘来说:「阎先生很赞成」。过了不久,冯(玉祥)派人来平送信与他说:「石友三发动反张,大家帮他驱逐奉军出关」。在此前后,两广均派人北来有类似函件,甚或写在绢上,表示郑重,他均未予置理。但时局确又日

  • 文章法官的一生(七)——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校园生活 时局动荡 齐鲁暑期补习学校 山东青年协会 南京基督教学生公社 感恩亲友 未来畅想

    等政团,以第三势力的姿态,希图渔翁得利,大家都只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穷人要求配给食米,工人宣布怠工,资本家请求外汇贴补,公敎人员希望增加薪水,专科要改成大学,省立要改成国立,有人高唱和平民主,也有人主张戡平内乱,社会上流行着各种不同的声音,街道上一批又一批的游行队伍,我为这种现象十分担忧,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深夜不能入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当时也找出来几项动乱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虽然不敢说是完美无缺,但也可以代表一个大学生对当时局势的看法,足供后人处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