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寇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鄕述往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李友桃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乡长 小学教育 日寇 民众武装 嘉奖令

    谿县城遭日寇窜踞,地方被敌蹂躏,惨不忍睹!原籍县长王鎭寰先生,曁地方人士等力促回县复任第三区长,从事敌后游击军事工作,余以军校毕业,正应把握此一机会,报国及时,况服务桑梓,尤义无反顾!遂化装潜行回籍。号召有志靑年,以民众武力,集得步枪卅余支,驳壳两支,会同金谿、资谿两县边境山区之我军七五师二二三团长张耀增氏,商得以一营之兵力,用全团之号兵,与我县原有之保安一中队,乃于六月廿三日夜半,出击县城,斯时敌寇计有一个联队之众,盘踞城内,经我军猛烈进攻!竟弃城向鹰潭

  • 文章慶祝抗日勝利六十週年「蓮花落」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薛繼禮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日纪念 莲花落 日寇侵华 战争纪念

    芦沟桥旁籍失兵,日寇强行要搜寻,守军奉命不同意,日寇砲轰宛平城,守将星文勇善战,日寇始终不得逞,十余日来激烈战,敌寇伤亡千余人,我军达成任务后,安全撤离宛平城,日寇占领宛平后,奸淫烧杀现兽形,冀北战事渐吃紧,国军数万调北平,二十九军为主力,大刀杀敌保北平,三月亡华口号喊,国军抗日持久拼,日寇虽然想速决,遭我牵制不能行,日寇浦东强登陆,十数万敌攻吴淞,上海外围国军集,与日决战在苏州,半年多来数十战,日寇精锐惨被歼,上海大战续进行,华北日寇又增军,北平会战急

  • 文章悼念趙錦榮女校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茆燕賓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赵锦荣 校友 悼念同窗 反抗日寇

    锦荣女校友,爱国有忠心,人品重操守,梦魂恨入侵。不甘辞侮辱,不欲且偷生,绝命千韵重,无声抗暴行。力尽相拼死,平凡未可轻,半纪硝烟散,为师怒未平。注: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农历正月十一日,日寇侵占杨集,杨集小学女生赵锦荣同学,身材高大,平素作蓝上衣黑裙子,梳两条长辫分列胸前两旁,一付大人模样,也非常俊秀,化装成男生,躱进敎堂避难,不意被日寇发觉掳走,恐遭侮辱,拚命逃跑,奔至桥上跳河自尽,保持玉洁。八十二年中秋节前,杨小部份师生聚会忆及往事,茆燕宾老师作诗

  • 文章北海門外的槍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駱公輔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日寇侵华 汉奸走狗 游园惊艳 威逼成婚 批准处决

    时间定格在一九三九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千年古鎭板浦被日寇侵华派遣军占领,从此板浦人民处在乌云压顶、暗无天日的苦境之中,在日伪军铁蹄的践踏下,哀鸿遍野,触目惊心。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占领区,先后成立了各种组织,招来一批汉奸走狗粉墨登场,组成伪县政府、警察局等机构,其目的是用来施展统治压榨,奴役板浦人民。一九四〇年,灌云伪警察局有个督察长,吉林省宽甸县人,时年二十五、六岁,名叫刘龙飞,会讲一口流利的日本话,细高个子黄白脸蛋,五官虽较端正但满脸横肉,凶相毕露,其

  • 文章抗戰時期村居記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楊荷生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日寇侵华 流亡生活 村庄风貌

    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我随全家由海州迁居灌云县农村。初住广丰庄,因遭敌机轰炸,逃往顾庄。仍时传日寇下鄕消息,而各处躱避。乃住到我家的庄子—花船庄。一九四〇年端午节,日寇及伪军破门而入,大肆劫掠,不得已仍回时已沦陷的广丰庄。直到一九四五年胜利,备受亡国奴之苦,而靑少年大好光阴亦流逝矣。一、大乱居鄕历八年,缅怀往事思联翩。避秦何处桃源境?风雨阴晴几变迁。二、庄圩四绕绿葱茏,秋叶经霜烂漫红。邀伴偕游童稚趣,披枝穿径乐融融。三、数亩池塘灩灩波,亭亭翠盖拥朱荷。春来

  • 文章我對「省二臨師」的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乡村师范 民众教育 日寇侵华

    自从一九三九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日寇由灌河口侵入内地后,灌云、向水、沭阳、涟水等地相继失陷,转眼之间,大好河山,惨然变色,沦入空前劫难之中,千百万同胞呻吟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日本鬼子频繁地进行所谓「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一大批失学靑年,有志读书救国,但不愿意到日伪学校上学,拒不接受奴化敎育。当时,江苏省政府移居曹甸,其时,灌云籍人士及社会贤达提倡在灌云境内选址办学,经省政府批准,省二临师校址定在灌云县东部潮河北岸,比较

  • 文章一段兩岸人民應該記得的歷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2期  作者:藍磊斌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涠洲岛 抗击日寇 史料记述 改编电影

    文·藍磊斌廣西潿洲島,是中國最美的海島之一,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美麗的海島風光和獨特的客家風情讓人留連忘返、思之依依。然而,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的艦炮和刺刀,劃破了小島的寧靜與美麗,駐島居民被奴役與殘殺。隨著抗戰的節節勝利,島上日軍部隊中的臺灣兵民族意識回歸,聯合島民奮起反抗,終於把侵略者趕進大海,譜寫了一曲兩岸人民共同抗敵的壯麗詩篇。據《北海市志》軍事篇記述:民國三十四年,侵華日軍大勢已去,在海南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瓊崖縱隊對日...

  • 文章日軍屠殺吉縣井圪塔村民慘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日寇残暴罪行 井圪塔村民惨剧 抗日战争

    人抗敌被害惨状此次日寇进犯前,井圪塔大部分村民带同老弱,赶着牲畜向深山逃避,剩下三十二人,他们可能以为敌人不会长久盘据,于是到距村一里左右一个人迹罕至的僻静处暂避,便中照料家中财物。这个处所附近没有道路,人顺着山腰的斜坡爬过去,进入隐蔽的山沟,有一陡峭笔直的土壁,离地丈余处有一天然的洞穴,藉绳索和梯子上去,人藏其中,外边不易发现,其下是深数十丈的山沟。二十八年元月一日—上午外面风雪交加,敌军十余人由汉奸引路到达井圪塔村,发现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于是在四周

  • 文章先父逝世百日祭(五)上期應為(四)——記一位老教育家的生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1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4-01-20
    关键字: 百日祭文 怀念父亲 任教经历 日寇侵略

    这一点,同样穿一袭靑布长衫,内穿棉袍,不是更有「老学究」气派?而当「强盗」撞门时,应该将金表等値钱东西放在窗外窗簷上,披上皮袍,不是亦都不会丢失了?八、一三日寇攻沪,于十二月间进袭无锡,那时四城门守衞宪兵已准出不准进,县长、公安局长早已撤离转进,临时找到了船只,既佩有戒严通行证,过西门城时自应进城把祖先遗留的大玉印、羚羊角做画轴的字画,于任职区长九周年十八鄕鎭长赠送的银鼎银盾纪念品、象牙团扇等値钱或有纪念价値的东西带走(笔者去汪立委宝瑄世叔家中就看到早年无锡县

  • 文章王公璵先生墓誌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3期  作者:夏鼎文 黃杰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王公玙 剿灭土匪 地方建设 抗击日寇 人物生平 墓志铭

    年秋,擢升江苏省第三区(松江)行政督察专员与保安司令。翌年日军寇沪,松江遭敌机更番轰炸,先生处变不惊,以平时有备,配合军需,极尽能事,嗣淞沪撤守,江苏省治北迁,先生改任七区行政督察专员,二十七年调升省政府秘书长民政厅长等职。时民生凋敝,军队动荡,先生目击时艰,奔走协调,不辞辛劳,以团结军民,抗战到底为旨归。三十三年省政府改组,出任政务厅长,次秋,日寇投降,先生代表王主席东成兼程赴吴,接收政权,并归还建制。三十六年先生以抗战积劳,引退还鄕,膺选国民大会连云巿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