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天祥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本会名誉理事备役少将魏国鼎先生倡议筹建文天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筹建文天祥 魏国鼎 文天祥 浩然正气

    本会名誉理事备役少将魏国鼎先生为发扬民族正气,张我国威,消灭邪恶分歧的思想而巩固国本,顷倡议筹建文天祥祠(庙)气除愿献出国家所颁给他的勲桨章,供义卖作为建祠基金外,并愿将政府所颁奖金新台币十万元捐出响应!同时,恳切的吁请江西省籍同鄕同胞予以支持。魏国鼎将军指出:宋朝末年忠臣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省吉水人,官做到左丞相,封信国公,他抵抗元兵,愈挫愈奋,后为元兵所捕,拘禁在燕京三年之久,不肯屈辱降元,终于被杀!临刑时,曾作「正气歌」一首,以明

  • 文章参观文天祥纪念馆——暨赣江大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文天祥纪念馆 赣江大桥 参观纪行

    吉安 胡荣祥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是庐陵英烈中的杰出典范,为了纪念这位英烈,文天祥故鄕人民在吉安鄕敦厚兴建了一座纪念馆,让后辈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精神。民国八十九年(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二日,细雨纷飞,我采束野花挽成一个花环,踏着雨路来到文天祥纪念馆,买好了门票,刚进山门,进入我眼前的是一栋气势宏伟的宫殿式建筑,名为「正气台」。红台、红柱、红墙在一片绿树簇拥中非常醒目,画梁翘角,托起琉璃黄瓦绿脊,凌空承受着风雨,重担间,由书法家

  • 文章欧阳修文天祥籍贯述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徐有守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文天祥 欧阳修 籍贯考证

    十五至四十二岁期间。文信国公为吉水人,吉水人无有不知。予十二岁返鄕,辄闻父老述其遗事。及长外出求学,渐闻异议,初甚轻之,后始知异议所据乃文山先生自撰「指南录」序言「德佑二年月日庐陵文天祥自序」一语,与欧阳文忠公之自述如出一辙。文山先生为庐陵人并未有误,因宋朝吉水乃庐陵郡属之一县。何以知其为庐陵郡之吉水县人而非庐陵郡之庐陵县人?证据甚多。其一、「宋史文天祥传」言:「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此乃正史所记,自无可疑。其二、信国公「吟啸集」首章「生朝

  • 文章文信国公故里的争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林逸 出版时间:1982-01-02
    关键字: 文天祥 籍贯争论 庐陵 吉水

    恒病宋史文丞相传,简略失实。盖后来史官,为当时忌讳,多所删削,又事间有牴牾。乡先生前辽阳儒学副提擧刘岳申为丞相传,比国史为详。大要其去丞相未远。乡邦遗老犹有存者,得于见闻为多。又必参诸丞相年谱,及指南录诸编,故事蹟覈实可征。……」(页五〇四)胡氏所指宋史文丞相简略失实者何?从文天祥传开始便说:「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卷四一八列传一七七)考诸公纪年录自称道:「庐陵文氏,来自成都,六世祖炳然,居永和镇。五世祖正中,徙富田。」(文集页四四三)宋史所载,显与

  • 文章選讀古人的白話詩

    来源期刊:《連聲》 第13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李白 白居易 孟浩然 文天祥

    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遣得意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忆太夫人文天祥三生命孤苦,万里路酸辛。屡险不一险,无身复有身。不忘圣天子,几负太夫人。定省今何处?新来梦寐频。

  • 文章文天祥抗元殉国(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1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文天祥 五牧之战 《过无锡》 抗元殉国

    方永施(寄自加州)「首赴勤王役,功成事则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按尹玉是江西宁都人,在赣州做过三砦巡检,追随文天祥勤王,骁勇善战,宋史尹玉传称,五牧之战「……残军五百殊死战,玉手杀数十人,箭集于胃如猬毛,援绝力屈,遂被执,大军横四枪于其项,以挺击之死,余兵犹夜战,杀人马蔽田间,无一降者……」。有此勇将健卒,人人奋忠义之心,可惜没有援军相助,亦是宋朝气数已尽,会派张全这样没有胆量的人担任指挥,此战

  • 文章文天祥抗元殉国(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0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文天祥 《吊五牧》 抗元殉国

    文天祥抗元殉国,其勤王之师曾与元兵转战于常州无锡交界处之五牧地方,及奉命派往元军中谈和,与元将冲突而被执解往鎭江,途次无锡,舟泊在黄埠墩下过夜,因而邑人之好硏究历史者,对文天祥的忠荩事蹟特别感有兴趣。上期本刊所载孙与龄鄕长之「过黄埠墩有感」只提到他在黄埠墩过夜的事,这篇方鄕长的「读史外记」则对文天祥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抗元殉国的壮举,已作了槪括简要的敍述。自古以来,忠臣烈士为吾人所最崇敬的,其所到之处,地方亦引为莫大光荣,这类文字,刊诸鄕讯,洵属适当而

  • 文章岳武穆文天祥文物展讲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張壽平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张寿平 岳飞 文天祥 诗词书法

    今(九五)年三月十九日中正纪念堂与泰安旌忠文教基金会举办一次岳飞、文天祥文物特展,予这个污浊的社会带来一股清流,展出文物作品,均系张寿平教授提供,张教授系当代诗词大家,鉴定古物专家,学养深厚,桃李满天下,本文系张教授开幕讲稿,对岳飞乡先贤的事功,书法艺术有深入分析特为披露,以飨读者。——编者我们的社会坏了!许多人不忠不孝,不敬先圣先贤,作奸犯科,以致秩序大乱。而其补救之法,就是要提倡忠、孝,宣扬传统美德,向先圣先贤学习。如何学习先圣先贤?应当从观摩他们

  • 文章从《正气歌》看文天祥的人格与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張景宏 出版时间:1981-07-02
    关键字: 文天祥 《正气歌》 歌颂正气 壮烈忠节

    正气歌」是文天祥在狱中感怀之作,感想人皆有之,但不同的感想,联系着不同的人格。如正气歌这样的作品,只有在极其崇高的人格基础上才能够产生出来;因为那种为天地存正气,为国家献忠义,为民族立典型,心似铁石,鼎镬自甘,万死不辞的精神,不是只凭文学上的才华所能挥写出来的。例如「仰视浮云白」之类的句子,非但吐气如虹,而且安详宁定,若不是人格的幻化升华,则即使是运用文字的出神入化加倍高明,也冶炼不出此般的句子来。儒家学说,是文天祥的思想根据;身体力行,是文天祥的人

  • 文章三盡忠(川劇胡琴)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5期  作者:蔡啓國選輯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三尽忠》 文天祥 陆秀夫 张世杰 川剧胡琴

    编者附识:本剧为演述宋朝末年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尽忠报国的故事,故称三尽忠。剧长约一万一千字,分为两期刋出,本期先刋前段,希读者注意。(上四将诗)㈠书生毕竟少奇谋、㈡一战擒回信国公、㈢这样庸才徒偾事、㈣南宋焉得不成空。(一介)李恒、(二介)刘升、(三介)阿刺罕、(四介)张弘正。(合介)请了,五坡岭前擒回文天祥,都督升帐,整顿军威侍候。(上净率卒诗)天命人归社稷隆,修我干戈与戟同,夺帅擒王如破竹、南宋事业指日终。(介)本都平南大元帅张弘范,我主至元驾下为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