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人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謝鴻舉先生傳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布衣翁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谢鸿举 文人 举人 传记

    针砭时弊。虽明知个人之力有限,不能力挽狂澜,但能坚持从本身做起,做文人所能做之事,尽国民所应尽之责,终生不懈,为人当如是也。附注:1.廪生:明清时府、州、县置学,就读学生在额定名额内者,明代月给廪米六斗称廪生(清改为月给银四两)。外增名额称增生无廪米,后再增者称附生。2.贡生: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异者入京师国子监肄业称贡生。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3.监生:明清入国子监就读者统称监生。由各地选诸生中之学行优良者称贡监。举人会试不第入

  • 文章大埔縣掌故雜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廣林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文人 风骨 趣闻轶事

    昔大禹圣也惜寸阴,孙英、陶侃贤也,惜分阴,苟中材以下,安可以分寸计哉?……」萧进士以励行勤读,敎他的儿子,埔人也即以此敎子孙,像这样的风俗,还不会产生安贫乐道的士风吗?2.有尊师重道的制度:前代尊崇儒敎;所以尊师重道,也从尊孔做起。孔子庙称为圣庙,圣庙前有一块卧碑(即是石碑刻上了字,把它平放在圣庙前道上,故俗称卧碑。)碑上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就是皇帝也不例外,如果有至此不下马下轿来很恭敬步行的,便会遭撤职查办。到祭孔的日子,参加祭孔的人员,一律要先

  • 文章為臺灣文學開先河寧波人:沈光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鄭孝穎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台湾同乡 浙江文人 沈光文 文化建设

    臺灣孤懸海外,在昔被視爲蠻荒煙瘴之島,往者史籍雖曾記載漢人早已登臨斯土,但開發入墾,則始於明末,自是風氣大開,而近世傳統文化亦漸次孕育滋長,並奠其基礎焉。諸羅縣令季麒光在題「沈斯庵雜記」的序文中,有云:「從來臺灣無人者,斯庵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者,斯庵來,而始有文焉。」故言近世臺灣文敎開拓者,當首推沈光文先生。沈光文(一六一三—一六八八前後),字文開,號斯庵,浙江寧波人。明國子監太學生,少時飽讀經書,擅詩文。明福王弘光二年,官至工部郞。後桂王由榔立於...

  • 文章通江三傑吳藩·惲澍·蔣志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5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通江 蒋志杰 文人 恽澍 吴藩

    通江文社历次会文之前三名,几乎均为吴范、恽澍、蒋志杰三位杰出之土所囊括,于是吴恽蒋三位便成为通江市内文人圈中佼佼者之佼佼,「通江三杰」之名便不竞而走。三杰之文章,各擅所长,吴藩之做工,恽澍之心思,蒋志杰之笔调,为全市文人所深知,至各之之作品,凡读之者莫不叹为观止。吴藩先生名淦昌号宝三,世居孟河城内,夫唱妇随,但无所出,亦无纳妾,前孟城鎭鎭长吴全生鄕长现住三重埔,为其姪孙,少年时曾从学。吴藩先生为人诙谐,酷爱杯中物,但不及乱,喜一面飮酒,一面赋诗,更喜一杯在手

  • 文章常州文人甲天下自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8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5-04-15
    关键字: 常州 文人 甲天下 经学 史地

    更不遗余力。难能可贵者,同乡会名誉理事长余纪忠先生,最近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培育英才,捐资美金一百万元,成立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其深远影响,必将显现于十数年之后。笔者跻身新闻界近五十年,忝为文人,为勉勗同乡子弟,草成此篇,希望大家对常州先贤有所效法,切磋学问,日求进益,砥励道德,不甘堕落,时时不忘当事事为第一流,庶几能有所成就,不负身为常州人的光荣。尤祈父以教子,兄以勉弟,使我每一常州人都成为有学问、有道德、有专精技能,有艺术修养,堂堂正正做个对

  • 文章常州文人故事选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1期  出版时间:1982-12-15
    关键字: 文人故事 唐顺之 洪吉亮 李兆洛 黃景仁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武進人。——荆川先生出入僅一小船。船敝甚,不蔽風雨。中僅五尺,傴僂而坐,凡三四年自如。一日泊陳波舖,家人取路傍碎磚,舖人出噪曰:『此官牆磚,安得盜之?』糾衆爲難。中有識先生者,乃得免。後以病就醫無錫,友人見船敝,以小樓船易之,至耦塘,遇豪僕舟,舟牽罣其尾篷,僕怒甚,抶牽夫,以磚石舉先生舟。先生自出遜謝,以名帖投之,皆不省,痛抶且駡而去。先生因作知命說,謂『航①者吾分也,樓船非吾分也。據其分,航可免侮,非其分,樓船不免。據其...

  • 文章通江三傑(續)吳藩·惲澍·蔣志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通江 恽澍 蒋志杰 教育 文人

    有一日正在上課之際,有同學殷春榮者,一面聽講,一面在挖耳朵,適爲先生所見,於是講一敎事。——帝堯爲一造福萬民之帝皇,至年事已長時,四出奔走尋訪,欲覓一賢者,繼承其帝業,完成其造福萬民之旨。尋訪多日,聞聽人言,有一高士隱者許由,有匡濟之志,具經緯之才,不勝欣喜,於是親至其所,面晤許由,懇其出而爲萬民造福。願將帝皇之位禪讓。詎知許由,不特堅拒,且奪門而出,狂奔而去,一直跑至頴水河上,將兩耳輪流埋入頴水中,任由流水冲洗。其時適有許由之好友巢父,牽牛而至,見許由...

  • 文章先師喻錫奇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田重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喻锡奇 人物事略 民间教育 地方文人

    南昌 田重先師喩公錫奇先生,字魁梧,世居江西省南昌縣敷林鄕。歷代經商,忠孝傳家。生於一八七三年,昆玉三人,先生居長,二弟邦選,三弟美章,繼承父業經商,堂弟修奇在家務農。惟先生天資聰穎,自幼博聞強記,過目不忘,經名師教授,凡經史百家之學,大都默識胸中,心領神會。所作詩文,自屬一時之選,人稱飽學之士。先生因文名遠播,受聘爲新建縣吳城鎭李府家族爲塾師,啓發蒙童,教導有方,循循善誘,學童日漸長進,家長備極推崇。聲譽雀噪,三年期滿,相繼禮聘,奈何故鄕父老,爲教育子...

  • 文章書生報國

    来源期刊:《浦東》 第47期  作者:何尚時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庄心在 文人 爱国情怀 神童 英文 抗日战争

    文人的细胞,有爱国热忱,有助人的心怀,有救世的抱负,为党国、为实业、为教育、为文学,付出了全部精力,这个人就是给我印象最深的鄕亲—庄心在鄕长。庄鄕长努力一生,怀着未完的心愿于七十五年元月二十五日吿别尘世,时间如流矢,倏忽已周年,思维往事,尽其一生对国家作了最大的贡献,他的逝世不但是亲族友好的憾事,也是国家社会无法追回的重大损失。庄鄕长是江苏省奉贤县人,世代书香,自幼聪慧过人,鄕里有神童之誉,家学渊源,扎下国家根基,稍长接受了学校教育,就读上海市民立中学

  • 文章历代文人对贞义姑的咏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8期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贞义坊 文颂贞义姑 今古文人 赠诗贞义姑

    査杜氏貞義姑生于公元一四三六年,卽大明正統乙丑年間,卒於公元一五〇六年,卽正德乙亥年,豎坊旌表在公元一八二一年,其時泉州太守及各科甲名宦多有題詞、詩、歌、讚、傳,以示欽仰。茲將選錄附誌如下:四川總督蘇廷玉之詩曰「生年經七十,不字尙名姑。有石心難化,無言涙已枯。九原猶念母,再世本存孤,看植綱常大,何慚烈丈夫。難得閨中傑,終身志不移。誰貞能尙義,有女是男兒。鐵石肝腸鑄、辛勤弟姪知,楊林埋熱血,猶染草离离。」淸道光朝任浙江省撫院梁楚香跋曰「烈女殉其夫,人世久仰...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