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风貌共返回1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談故鄕——汝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牛一峯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汝南 故乡风貌 城区

    河南省地勢平坦,居內地之中部,故曰中原,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四季分明。正二三月桃花紅,四五六月熱烘烘,七八九月秋風涼,十一二月水成冰。有一付春對:「冬去矣山靑水秀、春來者鳥語花香」,又有一付春聯:下聯是「春芙蓉夏海棠秋菊冬梅」。到了冬天,惟有梅花盛開,松柏長靑,所有的靑草樹木霜打落葉都枯了,冰天雪地,童年時候,打雪仗、玩雪球、培雪人,眞是好玩,由冬至那天開始(俗稱交九),頭九二九不出手,(天氣冷了,兩手揷在左右袖口裏面,不想伸出手了),三九四九冰上走,(...

  • 文章故郷召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召陵 乡土回忆 故乡风貌

    讀中原文獻第八卷第一期王更生老師所寫「五經無雙許叔重」一文,提到召陵二字,我願在此把現在的召陵略說一、二,以供同鄕們對召陵有進一步的瞭解。召陵現在屬於河南省郾城縣之一鄕,在春秋時代卽有召陵此一地名,召陵在經典中可考者是在左傳中「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一篇中,「楚子使屈浣如師,師退次於召陵」句,此篇在東萊博議中,篇目爲「齊伐楚」僅議齊桓公伐楚之不是,同是一囘事,東萊博議中未提到召陵,但齊楚二師訂盟之後,楚師次於召陵則是事實,可見召陵此一地名由來久矣。現在的召陵...

  • 文章探親一則(古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故乡风貌 思乡

    青山無霧似春芳,綠水有漪應秋香,魏城胡宇已不再,四牌樓閣移一坊,玉河湜,楡錢黃,故家依稀空徘徊,卻教遊子思故鄕。

  • 文章棗陽諺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谚语 传统民俗 故乡风貌

    天象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晃一晃。[1]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月芽子,初七初八半乍子。十五六,两头露。[2]十七八,月更发。十七十八,月亮更发。二十一二,月出半夜。二十二三,月落正南。二十二三(天亮)月亮拐弯。二十五六,月出五更头。二十八九,月亮牵着太阳走。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明星稀。月不常圆,日不常中。月怕十五,年怕中秋。历法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闰年闰月,赶上季节。闰年不闰月,时间错一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长不过五月,短不过

  • 文章湮滅了的農村 湮没了的老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故乡风貌 乡音乡情 思乡

    四週綠樹環繞,砲樓高聳入雲,槽油坊煙囪矗立,層層院落深深,牛馬車穿梭其間,人人有槍彈防身,這就是老家城頭鎭東大坊。屬贛榆縣第八區管轄,東至黃海,西至臨沂,南至海州,北至莒縣,距離各約五十華里,爲本縣之中心地帶,黃土平原,地質肥沃,旱澇均勻,適種各種五穀,村西有條河,由西北山區直通而下,河水終年不斷,爲食用灌漑之主要水源,沿河兩岸遍栽榆柳,綠蔭夾道,爲本村生色不少,村西村北有大片竹林,長年翠綠景色幽靜,村東有座大松林,佔地六畝,乃我父兄之私人墓園,村之四週...

  • 文章金門的古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全成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古井 文化传统 故乡风貌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提著綁了繩索的鐵皮水桶,邁著顫巍巍的步伐走到井邊,然後將水桶往井裡一拋,聽得「嘭」的一聲,我便趴在井緣邊,探頭瞧看那深邃黝黑的井底濺起的細白水花,也看著水桶慢慢的往下沈,和那一圈圈盪漾著波光的水紋向外擴散,而後消失。在我的童年中,古井那不可測的深邃,以及一圈圈漩渦般的波紋,總帶給我一種虛渺似夢境般的神秘感覺。如今在台灣想找個古井緬懷一下孩童時代久遠的記憶,似乎已是不容易了。一口口的古井從地面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埋藏地表底下迂廻延伸的自來水...

  • 文章番薯王國的風景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張開權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惠安县 故乡风貌 特产 趣闻

    番薯王國在那裏?有些人知道,也有些人不知道。若是改問番薯縣在什麽地方?人們就會猜是惠安縣,這鼎鼎大名的惠安,當然是盛產番薯,乃有這個稱呼,其實番薯的營養價値很高,有澱粉,有糖,也有維他命C等,比白米品質高高在上。然番薯的種,本縣沒有出產,必須向鄰縣晉江和仙遊購買,每當初夏時期,男、女、老、幼,成羣結隊,大擔小擔,絡繹不絕,挑回故鄕,凖備播種。以這種鐵肩隊伍,抗戰時期發生很大作用,參加搶運物資,貢獻很大勞力。民國十四年蔡元培馬敍倫來泉州,遊覽洛陽橋時,看見...

  • 文章捉蠍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劉雲懷 出版时间:1984-03-20
    关键字: 蝎子 山东济南 故乡风貌 往事回忆

    初到東部,常在浴室中發現一種通體黑褐色,兩眼凸出,尾巴向上翹起,狀似水蠆的小蟲。起初不知其爲何物,但看牠那副尊容就令人產生一種厭惡感。又因是在浴室中怕牠咬着,所以就拿起拖鞋來打。不料牠那麼脆弱,竟經不起一下子。蟲被打死後散發出一股令人作嘔的酸味,難聞死了。後來請敎長住這兒的人才知道牠叫「酸蠍子」,是蠍的異種。旅臺三十年,足跡遍全島,只有在這兒——花蓮瑞穗見過這種東西,也因而想起小時候在故鄕捉蠍子的往事。蠍子是一種毒蟲,出沒於夏天。在故鄕——山東濟寧相當多...

  • 文章緬懷故鄕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羅錫疇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缅怀故乡 乡情乡愁 艺文 故乡风貌

    湘鄕永豐湴田,是我的老家,祖祠在距家約五六里的馬鞍,乃是比較開濶的丘陵地,平疇綠野,農舍星羅棋佈,漣水的支流縱貫其中。族伯羅澤南卽出生是處,七八歲時曾隨父親去祭過祖一次,雖說不上什麽魚米之鄕,但人們勤儉成習,男耕女織,很少有饑饉之慮。至於湴田,則是叢山中的小谷地,總面積不過千四五百平方公尺,但東西南北都有通道,在公路未修築之前,永豐至曾文正公家,乃必經之地,憶民國五六年北洋軍閥在湖南時,曾有兵一營駐在曾家,其補給部隊卽經常從那裏往返,對鄕民頗有騷擾。其間...

  • 文章重陽習俗知多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宜文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重阳习俗 故乡风貌 传统文化

    農曆九月初九爲「重陽」,政府規定爲「敬老節」。「重陽」初見於屈原楚辭遠遊篇說:「集重陽入帝宮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到達天陽之宇,上爲陽,而淸又爲陽,所以稱之爲「重陽」。還有人說,積陽而爲天,因爲天有九重,所以稱之爲「重陽」。同時,九九饒長久長壽之義,遂以是日爲「敬老節」重陽習俗之一就是登高,據說漢代最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恒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裏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飮菊花酒,便能夠避禍消災了...

共110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