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风物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凍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沺吉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冻柿 故乡风物 往事回忆

    家鄕大雪飛飄的季節,也是吃凍柿最佳的時候。冬天水果最稀少的北方,確實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吃凍柿,只有北方人,才有這個口福。(南方人是吃不到的)市集上,賣凍柿的,一筐筐,一簍簍,排列在大街上,凍的硬梆梆的,像個卵石,上面一層白灰,保證是上等貨。凍柿是秋後,經過嚴霜打過,全身通紅,摘下來藏在閒屋裏,慢慢的軟了;等到冬天才凍硬。吃的時候,拿囘堂屋裏暖和暖和,慢慢的就軟了。但是裏面還有少許的冰喳兒,吃時用竹筷子鑿一小洞,嘴一吸,那冰冷的漿汁,隨口而下,其甜如蜜,只...

  • 文章北地麥浪多壯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小麦 大麦 收麦 故乡风物

    時序過得好快,轉眼又進入夏季了,每年節氣一進入「立夏」,北方的小麥,都會抽出麥穗來,農諺所謂:「立夏麥穗齊」,非常準確。到了「小滿」,小麥的顏色,便由靑轉黃,這時再不趕着吃幾頓「捻饌」(一種用靑麥粒炒熟磨出來的食物),就又得等到來年了。提到吃「捻饌」,不光是小麥,大麥頭也可以吃,只是小麥較比普遍而已。而小麥,只是諸多麥子中的一種而已。事實上,北方的麥子有好幾種,外行人乍看之下,不大分得淸楚,實際上,各種麥子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不但長相不同,改割下來的麥粒也...

  • 文章迎春話楡槐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焦凌霦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迎春时节 故乡风物 榆槐 槐树 树木物种

    昔時在家鄕,晴天常有郊遊,足跡遍長安四郊;抗戰末期遷返渭南,更有機會行走於陌壟之間,楡、槐兩種樹是隨處都有,在春天更是姿采綽約,是住在城巿鄕曲的人所常親近的樹木;其所以常近者,除觀其疏密有致,靑翠蘊蓄的枝榦而外,再就是它的子與花了。楡樹原本名愉樹,後人改心旁而從木,起於何時?已不可考!樹皮成褐色,有扁平裂紋,可以剝下,取其肉嫩的白皮,烘乾磨粉,能作粥、麵,荒年饑歲足可活人;楡樹嫩子形圓狀爲制錢,垂垂成串,俗名爲楡錢,堆滿枝頭,生靑熟白,非常好看,趁嫩摘採...

  • 文章盛暑憶擡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西瓜 往事回忆 故乡风物

    夏天初秋,溽暑逼人,正是華北西瓜成熟,人們開始大吃西瓜的時候,這時黃河流域中下游的原野上,嘉禾繁茂,綠蓐葱蘢,田畝隴間,在秋季農糧作物競相結實之際,但見一塊塊的瓜田,縱橫羅列點綴其間,瓜藤蔓延,葉隙隆起,顯出了混圓如桶星佈滿地的「大」西瓜,正在陸續摘取應巿,瓜園主人望瓜心喜,莫不笑逐顏開,日夜守護在瓜田臨時搭蓋的棚寮內,忘却風餐露宿的辛苦,以園作家,與瓜爲伴,樂享蟬鳴蟲喞的田野情調。種西瓜雖較麻煩,但收益較種其他作物却增十倍,農諺:「一畝西瓜園,勝過十畝...

  • 文章楡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郭家祥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榆钱 故乡风物 地方美食

    在北方,不管城內或鄕間,到處都有楡樹,小則盈握,大則四五丈高。每逢春暖花開的季節,它會長出靑綠色的嫩芽,一片一片薄得如一層紙,小得像毛筆帽,結連在一起,擠得像快要掉下來似的,這就是「楡錢」;「楡錢」本是楡樹上的一種果實,稱「錢」的原因,一則長在樹上像「糖葫蘆」似地一串一串,再則形狀有如「制錢」,不但圓而且中間還有一顆「籽」,很像制錢的孔一樣。「楡錢」嫩的時候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用水淘淨,洒上麵粉,然後攤到蒸籠裡蒸熟,另配佐料蔴油鹽醬蒜泥等,調和攪拌,吃...

  • 文章貂皮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貂皮 故乡风物 往事回忆

    吉黑一帶的人民,呼貂曰貂鼠。本草上也稱貂鼠。因貂形似「黃鼠狼」,嘴尖銳,有黑鬚,四肢短,身長約二尺餘,尾長多毛。生長在森林裏,晝伏夜出,到處捕食松鼠,居處沒有一定,每年到霜降時,松子成熟,松鼠便在各山中遊行,尋找松子吃,貂鼠就跟隨松鼠的後邊,捕貂的人又跟隨貂的後邊,捕貂鼠而兼捕松鼠。這正和鳥啄螳螂而不知獵人跟在後面,是同樣的情形。捕貂的人,俗稱「攢大皮的;」他們在入山捕貂時,往往看松子的豐歉,借以推知貂的多少。每年捕貂都是在霜降後開始,這時叫「過貂期」,...

  • 文章故乡风物—闲话草鞋与布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2期  作者:熊光勛 出版时间:1982-12-25
    关键字: 故乡风物 草鞋制作 母亲做的布鞋 思乡

    故鄕鎭雄,交通不便,文化落後,民風保守,居民多以務農爲業,由於方便農事,所以十之八九都穿草鞋。但是,臺灣的社會文明進步,工商業發達,民生必需品應有盡有,時下人們的衣着也很考究穿草鞋究竟是怎麽囘事?恐怕在大家的印象裏早已不能存在了。然而最近,由於電視劇的帶動,布鞋(功夫鞋)也稍爲受到老一輩的人重視,仍然忽視穿草鞋。曾經在電視劇裏有過偶然發現,一位丐仙穿草鞋,雖然是戲,但是積壓內心已久的那份感情,幾乎抑制不住,自從投效祖國懷抱,三十多年沒有看過穿草鞋,可是呈...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諸(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宁古塔 松花江 哈尔滨 故乡风物

    莊傢佬不知道吃鍋鐵—窮棒子食。吉林人冬季喜吃鍋鐵。用鍋鐵一片,放炭火上,圍在一起,或蹲或坐,共吃爆肉。稱鄕下人爲莊稼佬,稱乞丐爲窮棒子。黃花松甸子。王冠吾述。松花江上游,有「黃花松甸子」,方圓五百里,均為原始森林,全是上級松柏,木圍不過二抱,高多達三四十丈。東北稱此種松柏曰「過樑」,都爲建全橫樑之用,是木中大材,昔多半出口。介凡按,高三四十丈之說,不知有無筆誤?小雪封河,大雪封江。同右。吉林,小河流在小雪時就封凍了,大河流如松花江、圖們江,大雪時封凍。吉...

  • 文章閑話故鄉山和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余建蘭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故乡风物 山川 树木 古树 种类简介

    大陸 余建蘭故鄕江西省山區幅員遼闊,全省林業用地面積爲一·五六億畝,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六二.六%。「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這句話,生動而又形象地槪括了故鄕的地貌。故鄕的井崗、匡廬、三清、龍虎四大名山,雄峻高逸,清奇靈秀,係風景名勝之區,爲中外遊客嚮往之地。有山必有水,千萬條山谷溪流,從東、西、南三面,順勢而下,分爲贛、撫、信、修、饒等河,全部匯聚鄱陽湖,北出湖口,注入長江,東流至海。北宋詩人蘇東坡寫下了「江西山水眞吾邦」的名句。江西素稱「福地」,山...

  • 文章三北魚蟲鳥獸綽號趣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5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鱼类 虫类 麻将 绰号 趣谈 故乡风物

    墮皮嫂魚吳郭魚類通稱「口生魚」,因爲從受精卵到長成魚苗,都是在母魚的保護之下,原產地在非洲,以後繁殖到世界各地,根據以色列的專家葉修夫氏的硏究,有十四種同樣的這種魚。臺灣地區在民國卅五年由吳振輝和郭啓彰首次從南洋引進這種魚類,爲了紀念這兩位水產專家,特命名爲「吳郭魚」。其實目前水族箱中的紅豬、花豬等的觀賞魚也是這種族類;而家鄕三北的河湖中,一種僅能長到老式剃頭刀般大的魚,鄕人叫「墮皮嫂魚」的,就是這種魚。幾年前敎兒子在魚塘垂釣,釣上了一條非鯽非鯉兩指大小...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