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探亲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夜宿國境線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鴻開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故乡探亲 旅游经历 个人经验

    也可体会另一种返鄕探亲的经验。

  • 文章探亲一则(古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故乡风貌 思乡

    青山無霧似春芳,綠水有漪應秋香,魏城胡宇已不再,四牌樓閣移一坊,玉河湜,楡錢黃,故家依稀空徘徊,卻教遊子思故鄕。

  • 文章返郷藍圖共勾勒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1期  作者:陸幼為  出版时间:1999-01-20
    关键字: 故乡 无锡 探亲 青年同乡 返锡旅游

    故乡无锡是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在年长的同乡更是出生之地、小时玩乐、长大读书,甚至是成家立业的地方,心中自然蕴藏着很深的情感。自从政府开放两岸探亲,许多的同乡更迫不及待的回去看看家人、亲友,或儿时的玩伴,顺便也旧地重游,看看离家四十几年有何重大改变。可是在台湾成长的年轻同乡心中,「无锡」只是个地名、是祖籍,是鱼米之乡,是父母长辈口中常提到的、心中常思念的地方;但是对自己来说,除了知道自己是无锡人之外,没有丝毫认识,自然也就谈不上感情了。以我自己为例,十七岁

  • 文章返鄉見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楊克汕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探亲见闻 故乡风貌 回乡建议

    我的返鄕見聞,爲直截了當,浮文不敘,分從下列各項敘述:一、交通方面:從廣州市至梅州市及到汕頭市,約六百多公里,均在修國道,因施工影響下,車行緩慢,平時九至十小時由穗至梅即可到達,現在最快也得十一小時左右,如遇上塞車,竟需二十小時,乘客疲憊不堪,且傳河源至平遠一段,曾發生過搶匪攔車洗劫事件。三年前曾查獲三十六名搶匪被處決,最近又搶過一次,致使返鄕旅客視爲畏途,所以最好由香港直接乘坐南方航空公司七三七班機至梅,較爲安全,但每週僅二、五才有,且僅百餘座位。或到...

  • 文章還鄕記(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故乡风貌 亲人团聚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鄕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少小離家老大回,鄕音無改鬢毛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

  • 文章憶故鄕過新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故乡习俗 探亲互通 春季文化

    歲月易盡,又一年!想我半戎馬,很少與父母同度新年,來台又過二十九個新年,更不能承歡膝下,得到老人的愛撫,難道是命該如此嗎?使我記憶最深,永遠難忘的,是在北平讀書的時候,接大哥來信說:「二老念弟情深,望於寒假時務必返囘,以慰堂上思念之苦,兄在汴垣等候,以便同返故園!……」一放寒假,卽日買票南下,隨同兄嫂姪女同囘家鄕,白髮老母,親至城外汽車站迎接,久不囘來的遊子,兒見娘,娘見兒的情況,永遠難忘!父親見兒孫們都囘來了,殺猪宰羊,忙前忙後,問寒問暖的慈祥圖,尤難...

  • 文章感受除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除夕 故乡风俗 返乡探亲 民俗文化

    临川 殷新波这是大年三十的傍晚。城巿的大街小巷,鄕村的阡陌晒场,都被一种广袤无形的肃穆宁静笼罩着。这种盛典之前短暂的寂静,让人感到了古老传统的强大诱惑和威严。纷纷扬扬飘飞的雪花中,廖廖地点缀著几个行人。他们是回鄕探亲、过年的台胞,脸上洋溢着喜悦又焦急的神情,行色匆匆地赶往各自温暖的港湾。家家户户,早已裱贴了猩红的春联和五彩斑烂的年画。屋檐或门廊中,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暖红的光束辉映着静谧的窗棂屋墙和洁白的雪地。雪地上,一位满头霜发耄耋之年的老奶奶

  • 文章观音岩忆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劉道庵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观音岩 故乡回忆 返乡探亲 世事变换

    常人有言:「凡走过的必留痕迹,凡看过的必留记忆。」尤以年少时之足迹与记忆,更为明显牢固。话说故乡—赣南瑞金市城西部竹马寨山系,群峰争雄、千岩竞秀,峡湾峙立,涧水长流。在深蓝清澈的涧水出处右边,有一排高耸入云的岩石,悬空而立,安奉著几十尊大小不同的菩萨雕像,名曰「观音岩」。右下方有一座寺院,僧尼数人于寺中修道,并为观音岩焚香诵经,香火极为旺盛。尤以每年秋收后,各地信众敲锣打鼓涌入观音岩参拜,拈香鸣炮,气氛热络。观音下方为溪涧,涧水淙淙而流,流经旱坑背村与

  • 文章祭祖探亲念七天——由美国经香港广州肇庆梧州平南木乐、桂平英港至南宁纪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旅途见闻 故乡风貌 亲友相逢

    我们第二次故鄕之行至今又已十有二年,常思再作故鄕探亲之旅,但子女们认为我已八十有五岁,老伴亦已八十有二,不赞成返鄕,且认为中国大陆下岗工人很多,沿途治安也不好,有危险,坐巴士在公路上有被劫可能。子女们都在台湾出生,对于中国故鄕只是地理上名词,对于故鄕亲人,可能只有亲情没有感情,但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也曾参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愈远离故鄕,思念故鄕之情愈强烈,希望有生之年能与他们再谈谈,而有些人自离别后六十多年没有见过面,能够谈谈,确是人生一乐事,因此再作

  • 文章五十年不變還得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家乡特色 个人回忆 故乡发展

    显示中国民间教育的重礼节和含蓄的本质。去年(二〇〇二年)底我回广西故乡提前与亲戚度岁,藉著游宁明山之便,作了一次览胜兼回顾之旅。宁明花山,从宁明市开车去需时一个多钟头,来到左江边的码头,改乘小船又开一个小时才来到花山。花山,是古人在江畔山壁上所画的壁画。山壁是一片黄色石壁,由水面算上去有六十几米高,一百六十几米长,可算是一面巨大的画布,在壁上以血红色的颜料画满了各种图形,每个图形平均约有半个人那么大,有戴冠或不戴冠的男人、长发女人、儿童、车轮、刀、剑、斧头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