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绩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縣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張鳴亞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王县长 政绩 人事安排 教育 妇女解放

    民众受其害者,屡见不尠。王县长接事后,奉江苏省政府命令,将全县划分七个行政区,每区设行政局长一人,助理员三人(后改为区公所)。局长人选,以社会公正贤达之士派任之。各行政区另行编组鄕鎭保甲,完成地方自治之基本组织。而后政事之宣导与推行,政府与民众意见之沟通,均能运用自如,逐渐迈上民主政治的大道。五、政绩表现县民称赞在我的记忆里,王县长三年的政绩,有几件突出的表现,特分志于下:㈠剿平股匪,厉行淸鄕:王公到任时,正是本县土匪猖獗的时期,大小股匪何止数千,多数持有

  • 文章知非室劄記(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眉山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晚清县政 先祖政绩 滇事本末 历史考究

    之规定,在过去宗法社会,在本地任官,对于父老宗亲,难以—秉至公之故。审案时必用敌人。板舆迎养,限于老太太,老太爷不与矣。出衙办事,必鸣锣喝道,明示其行止。私访必征服。种种规定,均有防止私弊作用。先王父鸣卿公少年时见温州知府仪仗甚盛,兴「大丈夫当如此」之志,遂纳粟为官。历任闽省古田,福清二县,颇有政绩,茶余酒后,月白风淸,娓娓淸谈,以下列二事,最具代表性。他在古田县任内,做一大快人心之事,当时有一地方土劣,将公有乱葬山地,卖与基督敎堂,掘坟辟地,抛骨扬灰,狼藉

  • 文章中國古代官吏的為官與德政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中国古代官吏 德政举例 古今政绩观

    邹侯为民庶之意拳拳。」——(饮食)(2)「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文臣)(3)「河阳偏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文臣)(4)「棠棣理政多能,刘氏弟兄守南郡;乔梓治县有谱,傅家父子宰山阴。」——(文臣)(5)「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袴,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文臣)(6)「鲁恭为中牟令,桑下有驯雉之异;郭伋为并州守,儿童有竹马之迎。」——(文臣)(7)「俗美化醇,文翁归去思蜀郡。」——(文臣)(8)「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文臣

  • 文章古稀老人回憶錄(二十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0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升职转行 从政经历 个人政绩

    回歸地政前文提要:欲從考試達到出國留學計畫失敗,且受單身役男不得出國限制。而年近三十五歲,時不我予,決定先成家。經過再三波折,才告別單身生活。接著兒女相繼出生,完成生育計劃,卻面臨一些新的問題。

  • 文章莫柳老掌考試院十二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李文圃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莫柳忱 考试院 政绩 公务人员

    柳老字柳忱柳园老人,吉林省双城县人,生于淸光绪九年,享年八十六岁。古人云,有大德者,必有大寿,其柳老之谓欤!柳老生平事蹟,笔不胜书,每当兴替有关,必挺身而出,不避艰险,不辞劳瘁,国之元老,鄕之耆贤,可谓完人矣。谨就柳老执掌考试院十二年中之政绩说起,民国四十三年九月一日柳老奉命出任考试院长是年七十二岁,文圃不才,追随来院,除专任法规委员外,并为柳老个人服务有关中央级民意代表及同鄕等联系事件,该年本院共通过议案五十八件,其中荦荦大者,为一、考试技术改进方案

  • 文章朱熹德被都昌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朱熹 生平简介 人生政绩 治理都江县

    且畏。好友吕祖谦感叹说:「能使僚佐协其力而不苟也。」朱熹在宽民力同时以严刑峻法打击那些为非作歹的豪强奸官。都昌豪绅刘邦逵「挟财恃力」纠集乡民「鸣锣持仗,过都越保」报复仇人。朱熹坚决地处以决配编管。事实上这些豪强与奸吏在朝廷多有靠山背景,许多好心土人都规劝朱熹不要过于认真,可朱熹却回答说:「必欲使某喂啖虎狼,保养蛇蝎,使奸滑肆行,无所畏惮,而得歌颂之声,洋洋远近,则亦平生素心所不为也!」培养人才 教化一方培养人才,教化一方是朱熹在南康军任上的主要政绩之一

  • 文章清廉縣官張之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张之才 主要政绩 廉政爱民

    说起贪官污吏来,几乎历代都有。即外国亦屡见不鲜。若眞正一个好的模范,实在令人兴奋无分古今。读史至宋代哲宗绍圣五年(公元一〇九八年)时,朝廷委任辽县(今左权县)人张之才,字次文为阳城县令。他在阳城县任职四年,虽然时间不长。但他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是一极好的典范。当时,他居官在阳城,单身只影。生活俭朴。尽管妻子儿女都有,他从不带在身边。留妻在家侍奉老母,儿子在家读书。衙内属员劝他纳妻,他说,夫妻乃古今定制。一夫多妻乱家源,一夫一妻阴阳之合,顺天地则家安,家

  • 文章唐代名臣狄仁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藍鼎 繆玉青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狄仁杰 生平政绩 武则天 唐朝名臣

    狄仁傑,字懷英,籍居太原。唐高宗時,曾任大理丞,旋被擢爲侍御史。至武則天稱制,改任寧州刺史。時値監察御史郭翰巡察隴右,所至州郡,多被彈劾;惟至寧州境,父老皆絡繹道途,稱頌狄刺史美德。郭翰乃薦之朝廷,武后用爲冬官侍郎。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六月,兼任江南道巡撫大使。見吳楚等地,遍是淫祠,乃奏准焚燬淫祠一千七百餘所。獨留夏禹、伍員等祠,爲百姓供奉。旋即升任文昌台(原稱尙書省)左丞。同年九月,越王李貞叛於豫州。武后命張光輔爲諸軍節度使討平之。由是嚴辦越王貞黨...

  • 文章狄仁傑與唐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徐崇壽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唐槐园 狄仁杰 生平事略 丰富政绩

    时代的一位有名政治家。他一生忠于唐室,刚正严明,敢于反对贪官污吏,客观上维护了人民利益,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具有远见卓识、政绩显著的贤相。狄仁杰出身于一小官吏家庭,幼得良母教育,少年时勤奋读书,后来考中了明经(相当于进士)的第一名。仁杰初任汴州参军,黜陟使(调查汴州官吏情况,而行赏罚的官员)。阎立本召见他,发现他才学出众,称赞他为「沧海遗珠」,即推荐提拔他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直至宰相。狄仁杰

  • 文章先曾祖子英公宦湘政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劉師舜 出版时间:1982-01-02
    关键字: 刘如玉 祖先政绩 平定匪患 宁远事变

    前言先曾祖讳如玉,号子英,前淸乾嘉年间出生于江西省新昌(民国改为宜丰)县天宝鄕辛会巿。以擧人任敎职三十余年后,由泸溪训导截取知县,分发湖南。自咸丰二年至同治初年,十余年间,在湘历任寗远、湘潭等县知县,茶陵直隶州知州,同治四年,复任寗远县知县,卒于任。其人学问渊博,修己安人,守土尽责,勤政爱民,虽位不过州县,而其政绩之辉煌,实为世所罕见。因此,见知于曾文正公国藩。曾公在原籍办理团练之际,曾读先曾祖之文告,深为佩仰。于其批廻中谓为「大似王文成、吕司寇文告,近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