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治社会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來台感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張載琅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在台生活感受 台湾政治社会评价 台湾教育问题 时论社评

    湾生长,是台湾的进士之一,(台湾省志及大埔县志均有记载)后来出任浙江鄥丞知县,湖州知府,才在大埔原籍建造进士第,太守第。从此不再来台,不过我的二伯(台籍黄大夫人所生)始终居住台湾管理田产(已去世)。这样说来,我来台正是寻根,有何不可?我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啊!二、台湾的政治民主吗?实行地方自治,各种选举每届均有改善,我觉得执政的国民党最初十分迁就地方势力,许多县市因此有派系之分,十分激烈。祇要有人,力能当选,十之八九就提名他为党候选人,于是「金权政治」风行一时

  • 文章改革社会风气 不作无谓应酬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社会应酬 政治风气 吃饭应酬 社会评论

    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先生,于本年一月十六日主持中央常会时,以沉重的心情,训勉全党同志,要以身作则,即日起避免无谓应酬,他深感当前社会风气趋于奢靡,而影响政治风气,势非彻底改进不可!玆将蒋经国先生讲话全文转载,希我全体同乡,均应热烈响应,率先实践,相互砥砺,共同致力于改革社会风气!——编者

  • 文章科学知识与政治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江炳倫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科学知识 政治 中西科学 社会影响

    领域和生存潜力大为扩张。人类知识的另一主要特性,是可以透过符号传递和累积。因为可以传递,各种专门知识就可以集起来,以共同解决一个难题。因为可以累积,人类一代一代的知识势必愈来愈丰富,发展的步伐也是愈来愈快速。今天科学知识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惊人的力量,原因便在于此。二、科学与政治的正负面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是社会动物,而所谓政治无非是维持社会集体生活秩序的必要安排。所以政治生活亦是基于人类天性之自然。如此说,倘若知识可视为个人的宝贵财产,当然亦可视为政治体的宝贵财产

  • 文章郁慕明向郝柏村沉痛指出「民意流氓」壓迫官員「台獨論調」源於四感

    来源期刊:《浦東》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郁慕明 郝伯村 社会风俗 政治人物 军校

    政治人物争权、企业人士夺利乃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政治人物不仅要争权,私下还要夺利,这样的政治人物必定会带给社会风俗「薄」的一面,行政主管有责任主导风俗「厚」的一面。本席要请各部会首长,在你们的工作经验中,有没有民意代表挟民意以自重,藉以达其私心之所遂?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官员都能眞正负起责任,不必担忧某些民意代表的私心,应以社会大众所期待的目标——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与清廉的民意代表为依归,唯有如此,全国民众才会更支持郝内阁。本席尤其要挑出交通部、衞生署及经济部等部会

  • 文章瞿秋白的懺悔錄「多餘的話」(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期  出版时间:1972-12-15
    关键字: 瞿秋白 马克思主义 政治 中国社会 阶级斗争

    的硏究,至于第二次我到俄国(一九二八——一九三〇),那是当着共产党的代表,每天开会解决问题,忙个不了,更没有功夫做有系统的学术上的硏究。马克思主义上的主要部分:唯物论的哲学,唯物史观——阶级鬪争的理论,以及经济政治学,我都没有系统的硏究过。资本论——我就根本没有读过,尤其对于经济学我没有兴趣。我的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常识,差不多都是从报章杂志上的零星论文和列宁几本小册子上得来的。可是,在一九二三年的中国,硏究马克思主义以至一般社会科学的人,还少得很;因此,仅仅

  • 文章民心士气——社会秩序与当局领导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台湾政情 社会问题 民生问题 政治腐败 献言献策

    经建政策,如台中县政府以借口公民投票,迫使外商拜尔公司在台设厂案撤资。病因所在观之上述各种乱象,可知台湾患了病,据学者专家分析,形成病症的因子,可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剖析观察:[2]文化方面—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后现代之各种价値观念的激荡,传统的伦理模式被遗弃,而现代规范则尙未建立,青黄不接,使人无所适从。社会经济方面—台湾富的太快,有些人意外的得了天时地利,一夕之间,成为富翁(如土地地目改变)在没有正当指引及心理准备,从迷惘到迷失

  • 文章請給我們「免於恐懼的自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季鴻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政治评论 生活方式 信心危机 社会风气 大众传播媒体

    的严重脱法、脱序。国家法律已有无法保护善良百姓的现象,政府执法公权力面临挑战,甚至可说是威信度普遍滑落。广大的民众,普遍深感事态严重,而主其位的党政要员,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吿诉我们,这是解严朝向民主政治过程,不可避免的社会阵痛,就像孕妇生小孩,必须先要有阵痛,然后才有小孩落地的满怀喜悦。当然,主政者有其乐观的看法,这是好现象,我们也很想试着去相信,这些话都是眞的。可是,一当我们放眼到实际的社会,观察到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我们实在找不出足以振奋民心,令人乐观

  • 文章小众媒体 也应为社会教育尽一点心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林雄  出版时间:2003-10-31
    关键字: 教育改革 台湾社会泛政治化 小众媒体 发挥教育功能 传播正能量

    来的语言、动作。父母亲与儿女间相处的时间,本来就极为短暂,再加上工作太累,压力太高,对于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应有的管教,也就易于疏忽。中国人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已然消失。一个优质的社会,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负起此一功能的应是大众传播系统。但是,台湾社会,在年年有选举的泛政治化情况下,为了争取选票,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地方基层民意代表,那种自我膨胀,互揭疮疤、互相漫骂的丑态,在媒体的争先报导和渲染下,给了孩子们一个极端错误的示范。大众传播系统,在商业利益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