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时期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情繫尚德話童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南欣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麻中心小学 抗日时期 回忆母校 童年友谊

    大麻中心小学新建工程竣工,郭彦彬综合楼落成。《麻小百年》校庆通讯第二期,刊登了郭桃先兄《缅怀童年,思念无尽》的文章。我看了又看,思绪万千。啊!麻小,我的母校,我对您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个知识宝库的摇篮里,我得到了丰富的营养,为日后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那里有我敬爱的师长和学友,我得到良师严格教悔和学友的热情的鼓励!我们更是在那里度过了动荡的年代和天真烂漫的童年。母校啊!我们思念您!儿时的朋友是最难忘的,儿时的情谊是最真挚的。当年为了宣传抗日,我们的老师

  • 文章日军侵占山西时期的鸦片政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內田知行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抗日时期鸦片政策 管理政策 毒化政策 勿忘国难

    鸦片在日军占领区是其税收政策重要的一环。随着日军占领区的扩大,鸦片种植也持续扩大。但是此事的原始资料纪录很少,伪政府纪录大多散失,也极少有证言,回忆录等资料,因此这项硏究十分重要而难以着手。笔者虽然硏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特别是山西的历史,可是从未接触有关鸦片管理政策的系统资料。一九九二年冬至一九九三年初,能够有幸初次接触到有关山西傀儡政府鸦片管理政策比较有系统的资料。本文中所指鸦片,主要指未加工鸦片,个别处海洛因、吗啡等精制鸦片。一、鸦片管理政策

  • 文章抗战时的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26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抗日时期的浦东 日军罪行 苛捐杂税 悲苦生活

    每當有人問起我的故鄕——浦東,只要他曾去過,莫不異口同聲說是好地方。因我在大陸上除去過上海外,從未去過其他地面,所以不知究竟好在那裏,可能是魚米之鄕、農產豐富,但災害甚少,男性大部去上海謀生,故家中收入較豐。且地處濱海,缺少港灣;河濱特多,因而交通閉塞,非兵家之地;免除了戰火之災,因受長期戰亂影響,工商農漁業均不發達,但比起大陸其他省份,則好得多了。抗戰期間,政府西遷,上海被日寇侵佔,工商凋敝,且受盟軍轟炸,我故鄕旅居上海人士,十之八九失業返鄕。因而收入...

  • 文章楊慶珊縣長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杨庆珊 人物事略 抗日时期 县政

    瑞金 楊榮昌楊縣長慶珊、字鐵垣,江西省瑞金縣象湖鎭籍。考父榮佳公,字瑞亭,號菊仙,別號耐秋。遜清優稟生。因捐資興學、敘獎普授四品銜中憲大夫賞戴花翎。鼎革後,歷任瑞金縣公署實業課長、師範傳習所長、開智與養正小學校長、江西省二屆省參議員、江西省長公署諮議、贛南鎭守使公署顧問、江西陸軍第四師部顧問、寧、瑞、石三縣查緝禁煙苖委員曁寧、瑞、石三縣清鄕委員等職。創建西楊氏族孟綱太宗祠總經理。妣母胡氏、繼母鍾氏、副母郭氏。生子十二:慶珪、慶瑜、恩祿、慶璋、慶珊、恩寧、...

  • 文章睠懷道範 永資足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郭衍宾 文教工作 教学著作 人物事略 抗日时期

    先生大去焂忽已三周年,使若先生仍在,應已九六期頤高齡矣。記得是一九九四年中秋前夕,我陪同從星馬來訪的表兄郭次生返抵故里大麻下車時,即由麻中校友告以日前剛舉行追悼旅吉隆老校長郭衍賓先生逝世大會。所惜未能及時參與追悼,憾悵無似。匆匆返台後,先在一九九五年會刊上隨「麻里風光」一文略作報導,期願未盡表達之處,日後另為文紀念。時光匆促,當一九九六年春節鄉親聯誼會時,復蒙理事蕭乃文先生關懷垂詢,為何未見下文?真是賢者愛之深責之切,益增內疚。聆聽之餘,再也不敢稽延。今...

  • 文章抗戰後期縣中生活回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沦陷时期 县立书院小学

    民國二十七年的初夏,日軍南侵,那時我在縣立書院小學讀書。縣城淪陷的前一天,級任老師趙俊輔先生,向同學們宣布學校停課的消息,大家依依不捨地含淚分別。當天下午,我便離開縣城到鄕下去避難。此後數年,兵荒馬亂,沒有學校讀書,只是斷斷續續在私塾裡念了些四書古文。到了三十年的秋天,城裡雖然仍有日軍盤據,鄕下的秩序已經漸漸恢復,聽說城西齊古同成立了高小補習團,我便欣然前往。在那裡讀了三個月,寒假後又轉到程集補習團就讀。這年夏天,參加縣立臨時中學入學考試,幸獲錄取,從此...

  • 文章因抗戰侵害人民權益者不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特殊时期 侵害人民权益 无罪 法院判决

    一、前言二十六年七月抗战发生,九月日寇占德州,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退,全省行政组织瓦解,顿陷于无政府状态。各地游击队蠭起,以抗日自衞相号召。游击队的需用取之民间,有专员县长头衔者,以政府名义行之。无者则迳向民间索取,七八年间之骚扰甚重。游击队与民间关系不限于衣食之需供,在交通要地商业繁盛之区,亦涉及民间与敌伪的经济关系,进而更有难以辨别淸楚的汉奸行为问题。抗战者对这类事件之处理很难说无寃枉之处。受之者不能抗拒亦无处伸诉。胜利后部队改编,游击司令无论仍兼县长

  • 文章抗战时期大埔政教史事琐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抗日战争时期 大埔政策 粮食供给 征兵 教育政策

    抗战时期虎山公学新校落成留影抗战八年,全国军民集中力量,抵抗日寇侵略,争取最后胜利,迄至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终于日本天皇向盟国投降,胜利到来,普天同庆,二千万军民牺牲,赢得台湾归回祖国,中华民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擧世欢腾。当年余正服务桑梓,重责在身,日夜筹维,为国效命,战时庶政,经纬万端,地方史事,无限追思,甜酸苦辣,一言难尽。大埔会刊命题征文,谨抒琐忆,略书一二,聊志鸿爪而己。㈠战时县政民食为先古语云:『民以食为天』,民生需要食衣住行,所以粮食问题

  • 文章一段回憶——兩校創立——私立黎明幼稚園和職業中學創辦始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王述之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民国时期 黎明幼稚园 黎明职业中学 抗日战争

    豐縣在民國二十三、四年,先後創辦了兩所私立學校。一是黎明幼稚園,於二十三年成立。一是黎明職業中學,於二十四年成立。均因對日抗戰,地方淪陷,於二十六年停辦。雖爲時短暫,但却首開本縣幼稚園之先河,亦爲本縣私立中等學校之創擧。回首當年,迄今將近五十年,在台同鄕親友對該兩校創辦經過,或多不詳悉,筆者以曾參與其事,爰就記憶所及,略述始末,以爲本縣敎育文獻之參考。但因年久,所記未盡翔實,尙望指正。談起黎明幼稚園創辦的動機是很偶然的,旣沒有任何目的,也沒有遠大計劃。記...

  • 文章从九五同学会谈敌伪时期高等教育(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高等教育 伪国立大学 特别教育 私立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

    使风俗、习惯不同的各民族共学共宿。计分政治、经济、文敎三科,另设硏究院,其基础硏究部,从事政治、经济、文敎的总合硏究。至三十一年四月止,计有各民族学五五〇人。三十二年六月十二日,第一期生毕业计一〇六名。于二十八年六月,因反满抗日事件,被检擧逮捕者十七名,七月上旬逃往内地者十余名。2.新京(长春)法政大学—长春南岭其前身为民国二十三年设立的伪司法部法学校(四年制),于二十八年一月改为法政大学。分法学、经济学二部,修业年限三年,另设夜间特修科亦为三年毕业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