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淹城和他的故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淹城 历史古迹 战乱 故乡 故事

    了她头,便埋葬在城外,筑成了一个大冢,这便是头墩;另一部份人找到了她的脚,埋在外城和内城之间,也筑成了一个大冢,这便是脚墩;又有一部份人找到了她的躯干,便埋葬在内城和王城之间,复筑成了个大冢,这便是肚墩。奄国既亡,其土地便归了吴国。淹城经此战乱,于是便成了废墟,迄今虽仍城垣屹立,但也仅供后人凭吊而已。

  • 文章思家鄉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史忠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家乡回忆 小吃 军阀战乱 古迹 家谱 寻根

    余姓史,名忠順,世居本縣城東北十八里史老家,九一八事變後,在南京從軍,改名榮光,以後任官銓敍都用這個名字,抗戰、剿匪、勘亂、卅餘年,多追隨顧上將墨三公,抗戰勝利後,曾任職王敬久將軍麾下,數度隨侍囘縣,離家十五年,能在本縣境內首先晉見者爲董縣長玉珏公(老師),那是民國卅五年七月,第一次收復豐縣,當日上午在城南李寨南門外的事,彭世亨先生率還鄕隊行軍,珏公同我乘車於下午一時許到達縣城,沒想到卅年後在台灣得與諸位保鄕衞土的英雄長輩團聚,深感慶幸,我是職業軍人,何...

  • 文章前廣西省長張其鍠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张其锽 生平简介 军阀战乱

    張其鍠字子武,號無竟,前清光緒三年丁丑二月十四日(西元一八七七年三月二十八日)生,廣西臨桂縣蘇橋墟人。父親張琮,同治元年壬戌科舉人,歷任廣東南海、順德、東莞等縣知縣。其鍠年幼時,隨父居住縣衙,後入廣州省城廣雅書院就讀,精研經史數載,頗有心得;迨與平樂(祖居鍾山)潘順卿女士結婚後,他的岳父潘培楷時任欽廉邊防督辦,叫他到衙署佐理文案軍書,並囑咐凡事都要用心歷練,方可出人頭地。其鍠天資聰穎,治事勤敏,尤喜讀書,對諸子百家、易理、陰陽、兵法、星相、太乙、壬遁等古...

  • 文章我自泉州渡海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作者:王友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福建泉州 战乱中的同年 求学生涯

    因缘于时事及际遇,在战乱中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敎育之后,求学的路便多以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但是我随时主动读书的习惯老早就养成,不管在不在学校,知识对我的魅力都无限大。爱读世界名著,打开眼光与识见我出生在一个相当单纯、俭朴的家庭。早年在福建晋江,我们原是个大家庭,但是打从我懂事起,就只有祖母和妈妈带着哥哥与我;父亲据说在我两、三岁时便去世了,我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祖母虽然不识字,但是久处大家庭,事事都看得开,胸怀宽广,性情豪爽;母亲则恰恰相反,她细心

  • 文章苦難的童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农村生活 土匪抢劫 战乱生活 回忆往事

    小時候,我在故鄉——棗陽農村,雖然過過無憂無慮的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但也過過苦難的日子。那就是逃土匪,躲日本鬼子的飛機。非常惱火可恨;永遠不忘,難忘。記得小時候,家鄉常鬧土匪,土匪到處亂寧,人們的生命財產無保障,地方上不安寧,我們四處避難,夜間不敢在家裡睡覺。常到陳家灣四叔家、汙泥沖大伯母家,有時到北堰沖大媽家睡覺。有一次,我和母親在四叔家睡得好好的,忽然,半夜三更土匪來了,用手電筒從窗戶裡照到我們床上。並大喊大叫要開門,我和嬸嬸、母親三人,駭得魂飛魄散...

  • 文章回忆和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江自流 出版时间:1981-07-02
    关键字: 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 战乱求学 求学回忆 公费流亡学生

    今年四月份出版的江西文獻,登載着周邦道鄕長記述的江西省公私立高初中和專校,表列各學校中,我就讀過的學校竟有五所之多,不禁激起了一些囘憶和懷念。江西省立陶瓷科職業學校,最早創立於鄱陽,地址在高門,我父母親均就讀過該校,後來我父親從日本學成囘國,又在該校主持敎務達十八年之久,因此我們全家和陶校,也就有着深一層的「親情」關係。陶校於民國廿四年由鄱陽搬遷到九江,那時我雖然只是唸小學一二年級,依稀記得在九江的時候,陶校的校舍和設備,較之在鄱陽時,擴充很多,並且在學...

  • 文章追懷袁孟九老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袁启龄 出身生平 战乱往事 教育事业 追思悼念

    先師諱啓齡,字孟九,姓袁氏,其遠祖邵公(諱安),爲河南汝南籍,於西漢時爲功曹,後舉孝廉除陰平長(即沭陽令),吏民畏而愛之,有循聲,官至司徒。世居於沭陽陰平之袁氏,耕讀傳家,詩禮相繼,業已六百年矣。先師之尊翁少初公,諱永良,遜淸廩貢生,勤習農桑,家道小康,樹藝課士,不求聞達,因其行四,鄕人皆呼爲袁四先生,而多不知其名號焉。太夫人吳氏,四德俱備,梓里稱頌。先師降於淸末,幼失怙,太夫人守節撫育之,以敎以長,秉性自强,母敎之功也。幼讀詩書,輒名列前茅,民國十七年...

  • 文章小舅偕我度華年(中)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七七事变周年纪念演出 沙河水灾 躲避战乱 病菌战乡民受害 求学经历 随枣会战 枣宜会战 《六十年前考学路》 重视教育

    棗陽太平鎮姚崗榮莊村人,1927年生。1944年讀高中時投筆從戎抗日。1953年因創作劇本獲獎,在成都劇院任演員、編劇、寫作劇本二十餘齣。1987年退休後,從事戲劇理論研究,並創作長篇小說《靖康悲歌》等。曾任教四川師範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史,現專事寫作。家住成都,有子女各一。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