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剧艺术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封新聲戲院海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戏剧艺术 河南梆子 区域文化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九月間,六十八軍軍長劉汝珍將軍,在開封兼任城防司令,其公子劉鐵軍上校爲團長,擔任駐守省垣任務,於九月一日記者節,假開封城內南土街新聲戲院招待記者,並公演河南梆子,遍貼海報如附原件,當天的戲碼計有六齣,演員都是馳名的一流人物;任益亭、高云勝、李景萼、徐風雲、楊萬忠、張靜波、高鳳翔、任善春、司鳳英、李韻芳、金少春、毛鳳麟(毛蘭花)、徐鳳雲、姚淑芳、耿苓秋。這張海報隨身帶到台灣保存三十多年,視如至寶,今公示於諸位同鄕之前,另外仍存有故鄕的老灶爺...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刊登秦腔剧本内容之说明——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艺术 台湾剧团 文化发扬 剧本台词 蝴蝶杯

    秦腔为我国戏剧始祖,亦系我国最古老戏剧,流行于大陆西北,考其由来,系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此种小调远在先民聚居之地均有,当在四千年前,我国民族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源头均在西北,其时民间在高原草地牧牛放羊乘马高歌,大声喊唱,渐成曲调,配以简单乐器,乱弹乱唱,后再加胡人之乐器配合,浸渐变化,种类极多,乐器中后来有枣木特制之梆子,声音脆亮,能控制拍节,形成梆子腔,亦即初时秦腔,梆子腔的发展,颇为广大,向南发展传入四川与四川高腔构成了川戏,称四川梆子,向东发展传到

  • 文章憶坤伶石艷玉走紅沭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趙拾雲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戏剧艺术 中华文化 人物回忆 故乡怀念

    沭陽這一個縣城,約在民國二十年纔有公共娛樂場所—樂天戲院,第二年又開了一家昇平舞台。兩家子打對台、别苗頭互相競爭,將這個偏僻小城,造就了史無前例的歡樂氣氛和昇平景象。樂天戲院在城裡,首先「禮聘」石家姊妹花石艷樓(通稱老四)石艷玉(老六),挑大樑做台柱子爲號召。她們不是「坐科」出身,而是屬於「水路班子」的系統,談到水路班子,據熟悉此道的人說:全國小路班子,有好幾處地區性的,如:蘇嘉湖、揚屬及裡下河、福州、漢水下游流域、淮河正陽關、蚌埠一帶,還有距離平劇發祥...

  • 文章絃高救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期  作者:線光天  出版时间:1972-12-25
    关键字: 戏剧 剧本 文学艺术

    (全場絲絃卽南梆子)弦高(生):上詩列國干戈紛紛擾,何日方能罷兵刀,(白)俺、鄭國商人、弦高是也,昔者只因周王子邨好牛,俺也曾販牛去賣,頗有盈益,近日約得一個夥計,名叫錢如命,又買得一羣肥牛,近聞周朝牛價大漲,不免邀約夥計,做一個捷足先登。走啊!(唱絲弦二六)可嘆我英雄漢未過時運,只落得販牛兒戴月披星。自幼兒讀詩書原想上進,無人薦空懷着愛國熱心。每年間販賣牛常到周境,居商賈困市場直到而今。正行間抬起頭用目觀省,不覺得來到了夥計广庭。(掃白)行行走走不覺已...

  • 文章北海祭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期  作者:線光天  出版时间:1972-12-25
    关键字: 戏剧 剧本 文学艺术

    (全場二簧)鄭澹(老生):(上引)仰望蒼天,俯察民情。(坐詩)曾記當年在南溪,父子恩情一旦離,追思不孝傳血食,自已失錯怨得誰。(白)本州姓鄭名澹字北海,至今歲近古稀,兩眼昏花難閱陳詞之是非,兩耳皆沉難聽百姓之申訴,正當退避之時,豈可貪位戀祿,濫居州牧之職,想老夫爲官可嘩,(起機頭唱二簧慢板)年近七旬鬂髮頽,古稀將到夕陽微,我,此身正合隱居退,豈可戀祿不思歸。一旦辭官退此位,不管民情是與非。縱勿有宦囊返鄕鄰對,學一個少小離家老大歸。(掃白)想老夫在南溪之時...

  • 文章秦腔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秦腔戏剧 地方艺术 民俗艺术 诗词

    一华夏文化西向东,秦腔原为戏曲宗,陕台相隔千万里,岁岁年年扬秦声。二西北五省两地方,文化艺术千百项,民间技艺尙传统,四亿同胞喜秦腔。三秦音高亢气如虹,激昂声振山林中,北国多出豪侠士,实系戏曲敎化功。四秦腔艺术传宝岛,青年学子纷来学,王宝钏与陈世美,剧情感人技艺高。五演唱秦腔有剧团,勤习亦组自乐班,每年均在舞台演,发扬文化艺灿然。六爱国爱鄕此心同,每当秦腔演出中,同鄕相互争相吿,鄕音感人显眞情。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民间艺术 戏剧演出 秦腔剧团 蒋介石 百年冥诞

    秦腔为西北各省民间艺术,以戏剧之演出,收高台敎化之功效,影响深远,民间迎神赛会,寺庙各种活动,都不可缺少,大半鄕村均有秦腔自乐班组织,对秦腔戏剧之推动不遗余力,在台湾西北来台人士不多,秦腔发展不够普遍,但热心同鄕仍千方百计,大力提倡,有秦腔戏剧学会、秦腔剧团、秦腔硏究社,自乐班,台中秦腔自乐班规模最大,除聚会外,发通讯刊物,由梁鸣岐、董安吉领导,李唐明、李惠中指导。本年三月份全台湾能演唱、能操乐器之爱好秦腔人士,在台北杭州南路与甘肃同鄕会之自乐班

  • 文章南乐协会曁闽南乐府 公演南管戏剧很成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南管剧团 南管艺术文化 戏剧公演 女性演员公演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由黄馨葆鄕长担任理事长的中华民国南乐协会和台北市闽南乐府管絃硏究会这两个从事南乐发扬光大的民族音乐团体,现正积极在筹组「南管剧团」之计划。在这一深具意义之剧团成立之前,该两鄕土艺术团体为答谢爱护南管艺术文化,热心公益事业之长官、鄕长及社会人士,特聘请爱好南管乐曲及南管戏剧人士加以严格训练,于春节期间举办南管戏剧大公演,以资联欢,并为今后南管戏剧作启发作用。三月十一日及十二日两天的下午七时至十时,南管协会及闽南乐府联合假台北市

  • 文章溫州同鄕會的國劇硏究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 国剧研究会 戏剧交流 传统艺术

    上演,看国剧录影带、听国剧录音带,以及电视、电台视听国剧的节目,方兴未艾,但是国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表演,有其较高的水准,必须知之、好之、乐之,才能渐入佳境,懂得欣赏,不会造成曲高和寡。由于国剧无法大众化,其演出就卖座不佳,国防部对于三军的国剧团四十多年来就有不胜负担之苦,业已交由敎育部来改弦更张,不知将如何来维持其发展,不知是否能彼此捐除成见而统一之,而组成阵容坚强的国家国剧团来发扬传统文化?如今此事已有了端倪,目前全台湾国剧定期演出的场地,就我所知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戏剧学会 秦腔实验剧团 三军军官俱乐部

    为加强秦腔剧艺活动,秦腔戏剧学会员员大会,于本年八月十六日假台北市三军军官俱乐部明德厅召开,出席会员百余人,同鄕大老王伯础,甘肃同鄕会理事长李世勋,靑海同鄕会理事尤存玉,陕西同鄕会总干事王保民,立法院总务主任王向南、张晴光将军、张鸿文将军、胡恒敎授、何维孝校长均出席指导,出席有周化南、张翼鹏、李博、王之超、郭正明、张瑞岐、杨仕忠、高锦忠、郭润亭、陈光辉、唐续尧、尤生武、李景丽、贾育民等百余人。会议由理事长张佐鹏主持,说明国内秦腔年来发展公演情形,并报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