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慈溪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土漫談)慈谿的交通和特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慈溪 地志 慈溪交通建设 慈溪特产

    慈谿縣位居寧波西北方,與鄞鎭姚三縣相接壤,版圖並不算大,但交通方面,尙還四通八達,鐵路原有滬杭甬線,經莊橋、慈城、葉家等站而過。公路則自城區南門外爲中心,通行東西北三鄕,銜接鄰縣。水路餘姚江,源出四明山,蜿蜓東流至寧波,與奉化江滙合出鎭海口,甬姚間,經常有小型輪船通行,在李碶渡、祝家渡、半浦、丈亭等地,有其停靠碼頭,或接駁小船,轉載上岸。內河水路交,航行更便,在鄕縣寧波間,有吹海螺,招呼客人,過壩頭下江航船,及過駱駝橋堰頭、至寧波李家後門線;有上河航船,...

  • 文章憶故鄕慈谿的土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王海籟 出版时间:1976-05-06
    关键字: 慈溪 特产 简介

    我家係世居上海,祗記得先祖父是王公蘭夫,住在上海城內九畝金家牌樓老屋,那是一所五開間大屋,有樓房,西廂有西面太太,東廂有東太太,那是民初時大老婆之稱,後來先祖父又在樓下討了一房,因此小的一輩都稱她爲「下頭好婆」先父王公鼎元字鑄禹,業紗布,自設行號「恆德」,每年進出紗花交易甚巨,並常獲銀盾等奬品,伯祖母住在我們一起,先父稱她爲「姆嬷」,因此我們的童年,可說眞是口福不淺,伯祖母與慈谿福壽庵的師太攀上了交情,所以常年有信客(等於近代跑單幫的)爲她們互相帶信和土...

  • 文章三北的俚語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7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慈溪俚语 名词 代名词 来源解释

    名詞及代名詞(續上期)95、長生果:卽落花生。96、天羅:卽絲瓜。97、睏晝覺:午睡。98、離銹(寫音):鄕人稱人身上搓出來的膚泥。99、麻將:鄕人稱麻雀爲麻將,方城戯謂之搓麻將。100、白鴿:鄕人稱鴿子不論何種顏色均叫「白鴿」。101、奶名:人的乳名鄕人稱「奶名」。102、水門汀:鄕人對水泥之土稱,cement之譯音。103、退管 退是寫音,漂的意思,卽釣魚竿上的浮瓢。104、流河 實際上之游河,游泳鄕人說成「流河」。105、河手板 鄕人稱手掌般大的鯽魚爲「河手板」。106、外鵝 鄕人管...

  • 文章寧波的方言(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2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宁波 方言 故乡 释义 镇海 慈溪

    阿拉寧波方言很奇怪,在本刊「八一」期筆者曾經說過,玆復憶及下列數則,爰再分條說明之:一、親朋走動,上門他家,他家卽認往者為客,外地人多稱為「客人」,而阿拉寧波人則稱為「人客」。二、某家有喜事,賀客盈門,非常「熱閙」,而寧波人則稱為「閙熱」。三、某甲穿一襲「茄克」,有扣又有拉鍊,式樣別緻,外地人叫作「新時」,而寧波人則稱「時新」。四、某歌星喜歡唱抒情歌曲,其「喜歡」這兩個字,阿拉寧波人必曰「歡喜」。五、這次小寳結婚,雇用的厨司很不錯,每一菜肴的作料,都配得...

  • 文章思我故鄕話慈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期  作者:時縣甫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宁波慈湖 思乡之情 慈溪典故 故乡风景

    孝子乃东汉时人,此书幼年曾经涉猎,而今连其名都忘记了。慈邑本名「孝水」,亦因孝子而得名,后来有人以谓有孝子,必有慈母,乃改为慈溪县。太平军之役,县印焚失,重刻印改为「慈谿」。溪、谿两字同音同义,而今人已不能明白,有一中学敎师竟将陈布雷先生一文中之注解,读为「慈豁」,有学生问我?经我以字典对照将此二字大书在黑板上,那知为校长所见,立召该敎师加以申斥!而我却因此事,结怨于同事,而今思之,觉得可发一笑!(结怨于同事,而学生则誉以我为「棒师」,可见学校之怪事太多也

  • 文章從童姚馬徑張銀行好打牆說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2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慈溪望族 铜钱墙 钱庄 盐帮

    风痕…这些凝固的音符无不昭示著童氏家族「银子好打墙」的辉煌与实力。姚,即姚家村,地处童家村的西面。马径即为马径村。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武德至高宗麟德(六一八~六六五年)的四、五十年间,开创马政。「武德时期初创马政,以太仆寺卿张万岁负责全国,张万岁对于唐朝的马政作出贡献。」只是不知马径村的张万岁出仕当马管的呢,还是当马管的张万岁年老隐居至庄桥,或是张万岁的后裔迁至庄桥?然而不管怎么样,童家、姚家、张家都是慈溪县的望族。所谓望族,有声望的世家大族。他们或有

  • 文章(故鄕風物)閒話慈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5-10-01
    关键字: 慈溪 故乡风俗 地方风景建筑 怀念故乡

    慈谿設治,似在宋後,以前屬會稽郡上虞縣,至於慈谿縣名從何而來,需要參考慈谿縣誌,兹記有關慈谿之掌故風物數段,旨在抛磚引玉,敬希鄕長們加以指正。文風特盛淸季因設有恩科,慈谿文風之盛,僅遜於杭縣,而入仕途者衆,以致城內居民說話口音,與寧屬各縣顯有部份不同而略帶官音,如陳、鄭、秦、筍、秤等許多字讀音,皆與國語音相同。在東門外竪立牌坊,綿連不絕,竟達里許,擧凡「父子登科」,「兄弟進士」,「翰林及第」等形形色色,爲數之多,不勝枚擧。民國十五年以前,春秋遇有祀孔,除...

  • 文章三北的運河及車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三北 运河 车坝 水利 河道 慈溪

    三北家鄕夾在橫貫東西的山脈與沿錢塘海岸間的村落之間,有橫貫東西的水道,就是所謂運河,但當地人從來不名之爲運河,只是稱爲「河」而已。雖然據辭書載:「運河係運漕之河,貫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全長一千四百四十公里,北連通縣,南迄杭州。」但另條則有「凡人工所成之河道,藉以通舟楫皆曰運河。」之語。根據後者解釋,三北河道之爲運河已毋庸置疑,因爲它的確是爲了適應當地運輸及水利需要而開闢的。猶憶在家鄕時,每走一村一鄕,都是沿河之石板路,如此則河與村落之間,成爲不可...

  • 文章三北的工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三北 工匠 慈溪 裁缝 木匠 弹棉花 剃头

    故鄕三北的工匠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他們雖有自己的店屋或作場,但平時多半是受雇於人,到人家家裏去做計工活;他們事先被約好要到某戶去做,先計算其工作之工數,到時候由工頭帶着師傅或徒弟去雇主家,除工資外,一天要接受三至四餐的招待,做一整天的活。大概是天一亮就到了,雇主早就做好了早餐,其餐式也因工匠種類有別,如幹粗活的如礱穀、泥水、木工、彈花等則早餐也用乾飯,但幹細工如裁縫則可以招待泡飯(又名飯湯,不同於稀飯),餐後,就到作場去展開工作,綜計各種工匠的場地和工作如...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