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慈善共返回8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首届「江苏慈善奖」颁发常州占得十一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1期  出版时间:2012-01-25
    关键字: 江苏慈善 全省慈善大会 获奖企业 优秀慈善工作者 首届

    首届「江苏慈善奖」,十月十二日在全省慈善大会会间颁出,一〇〇个单位、个人和慈善项目获此殊荣,我市占得十一席。首届「江苏慈善奖」共设置五个奖项,即: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或单位(四十个)、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三十名)、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十名)、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十个),以及优秀慈善工作者(十名)。我市共十一个单位、个人获奖。其中,七家企业获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或单位: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天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九洲投资集团

  • 文章何紀豪 光大“育英”精神 讓溫州愛心滿天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翁卿侖 本刊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温州 何纪豪 “育英”项目 公益慈善

    几乎每个月,何纪豪先生都要从台湾”飞“来温州。因为有关”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的许多事情需要落实。何先生说,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也已经八十四岁的高龄了,但是自己还年轻,应该多做些有益的事,继续将他们的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育英“精神(注:何纪豪先生上台致辞。(温州日报))提起父亲何朝育和母亲黄美英在温州的慈善事业,何纪豪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九〇年代初期,何朝育夫妇先后在温州捐建了温大育英图书馆、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等,捐赠金额高达

  • 文章民国期间温州的慈善机构与杨雨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杨雨农 公益 慈善 赈灾

    在温州民间修桥补路等等积德行善的善举相当普遍,其实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民国期间温州就有一批开明的士绅和殷商富户,他们热衷于社会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时社会比较贫穷落后,连年的战乱再加上灾荒更是民不聊生,他们就会带头募捐赈灾,然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们意识到团体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慈善社团组织。在民国元年由杨雨农、汪晨苼、戴绶先、张一鸣、张益平、徐缙卿、翁来科等士绅首先发起并积极回应,创办了首个民众自办救济团体”温州协济善堂“。开办之初财力未充,暂时办理对

  • 文章《健康長壽不是夢》序三情義人生·健康永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2期  作者:王端正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曹仲植 企业家 慈善家

    做为企业家,他是出类拔萃的;做为慈善家,他是无与伦比的,提起曹董事长仲植先生,认识他的人,差不多都会同声赞叹,只因为他除了殚思极虑,致力于他的事业外,也终生孜孜不倦,致力于他助人济世的志业。人世间只有历经苦难的人,才知道安定日子的可贵;也只有心存慈悲的人,才知道失去健康的苦痛。曹董事长仲植先生历经了中国最黑暗、最动乱、最无助的年代;也参与了缔造台湾最辉煌、最富裕、最安定的黄金时期。正因为曹董事长仲植先生了解社会安定的重要,所以在从事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处处

  • 文章昌老賢伉儷愛鄕捐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慈善 捐赠 文化教育

    多年来对文化、敎育、慈善事业贡献特多。在温州捐建其母校广场小学电敎馆、民进职业中学敎学楼、少年游泳学校敎学楼及游泳池等;并修建鼓楼以及造桥、筑路,不胜枚举,尤其拯灾、救难常以抢先为社会倡导。(注:鼓楼)(注:春晖亭)

  • 文章旅菲鄭氏難能可貴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郑氏宗亲 慈善事业 奖学金

    本报讯】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囘国致敬团参加十月庆典,逗留廿天,遍历全省参观访问,沿途撙节开支,以其费用,移捐慈善事业。如对大陆救灾总会、成功庙、育幼院等,均有相当之捐赠。该团于离台前夕,又宣布由各团员捐出新台币卅四万元,作为郑氏奖助学委员会基金。计一、郑耀堦捐廿万元,分别作为纪念其先祖世兰,及先父崇书之奖学金。二、郑启芬捐四万元作崇琬基金。三、郑雷子佩夫人捐二万元设永明基金。四、郑启芳捐二万元作崇珍基金。五、郑柏辉捐二万元设崇琇基金。六、郑松龄捐二万元

  • 文章曹氏基金會協助大陸殘障者贈輪椅心願壹萬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2期  出版时间:1993-02-10
    关键字: 曹氏基金会 捐赠 轮椅 同乡会 慈善

    曹氏基金會董事長曹仲植鄕長,在去年印發了三千份賀年卡,提出了捐贈輪椅「壹萬輛的心願」。在信中有這樣兩段話:「當我們共享富裕安樂之同時,應關心足肢殘障同胞終日寸步難行之痛苦。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大陸同胞待援更急。」「本會去、今兩年共發放三仟陸佰輛,經拋磚引玉獲得贊助增加壹仟陸佰伍拾輛,兩年共計伍仟兩佰伍拾輛。給我莫大的鼓舞,更希望大家努力來扶助彼岸的殘胞,達到對彼岸捐贈輪椅『壹萬輛的心願。』」曹仲植鄕長並另外印了一份個人的信函,述說這兩年來贈送輪椅工作的...

  • 文章無錫民初故事 無錫八怪之(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1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7-05-20
    关键字: 无锡八怪 阿虎 武将 乞讨 慈善

    热饭,连碗筷一并送给阿虎,总算和解。此事笔者年幼,印像至为深刻。民初无锡有慈善会,家母为会员。每年秋前,认捐米四石,在立冬前,以米票一张一斗分发贫者,某年,慈善会派家母往东门分发米票、棉被凭单、与救济品赠条,巧遇阿虎已病倒在东门城垣内,由壮乞服侍,阿虎竟记得家母赠给热菜热饭,并称:你老太面和心善,必有后福,我虎大少,福已享尽,同时识人多矣云云。以后笔者升学、抗日战争从军,离乡多年,再未闻「强狂头教化子虎大少」之名久矣。以上若干资料,除本人亲涉之外,由八十六

  • 文章吴仲亚慈善基金会核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9期  出版时间:2007-09-30
    关键字: 吴仲亚 慈善 基金会 捐费 奖学金

    九十六年致赠本会台币八十八万五千元吴仲亚慈善基金会核定今年致赠本会奖学金慈善救助金额为台币八十八万五千元整,授权本会依规定运用。理事长已专函致谢。本项专款已存入新光银行。九十六年秋季奖学金申请时限至十月卅日截止本会九十六年秋季奖学金已开收件作业,希申请人于十月三十日前依规定向本会办理。

  • 文章吳仲亞先生獲頒匾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吴仲亚 捐资 敎育慈善基金会 公益 匾额

    本会名誉理事长吴仲亚先生捐出钜额资金,成立敎育慈善基金会,两年以来,奖助设有化学及航海两系之大专院校计达一百四十万元。捐助台大医院、台湾疗养院、更生靑年保护会、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共达一百二十万元。捐助同鄕会作奖学及养老慈幼伤残贫病医疗之用者达一百二十万元。台北市政府以吴先生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殊可嘉尙,特于本年台湾光复节颁赠「仁风足式」匾额一方,以示奖励。又吴先生自前年患病以来,言语行动,均有障碍,飮食需人侍奉。惟近来稍有进步,神智较前淸楚,眼睛面部能有

共82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