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念共返回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諺語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1期  作者:李光裕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谚语 乡音 思念故乡

    写如后,敬请鄕长前辈参阅指正,并藉慰鄕思之苦。一、天候气象方面的谚语:1.八月十五阴一阴,正月十五雪打灯。2.上午立了秋,下午凉漱漱。3.东将轰隆,西将雨。北将下来,卖儿女。「将」是天空出显的虹,东面的虹多半是响雷不雨,西面有虹一定要下雨,屡试不爽。北面出现虹,那是久旱不雨的不祥征兆。4.盏盏云,晒死人。「盏」鄕音读「杂」是碎小的意思。形容云量少而高,且成小块状,表示太阳很大的热天气。5.灯花闪一闪,等不得鸡叫唤。油灯吹熄后,余火闪两次表示今晚要下雨。6.

  • 文章思鄕隨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思念 故乡 迷信 季节

    故鄕,是每個人心靈所繫的美境。生於山明水秀之鄕,固然寤寐難忘,就是窮壤僻井的所在,也有無限的依戀。尤其身處亂離之世,年紀漸入老境,歸計有待的今日,想及失落的故鄕,更有寫不完的愁思,說不盡的感慨!我是鄕下人。生長於鎭海北鄕的一個農村上,渡過十五年的童年生活。這個不算長的歲月,却是我生命中最寶貴,也最堪囘憶的一段。我可以忘記錦繡玉砌的都市,我可以忘記花辰月夜的綺夢,我也可以忘記人世間的一切尊榮,可是,我始終忘不了我的那個平凡的故鄕。——雖然它並未爲我塑成一個...

  • 文章高陂的「憶子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高陂 忆子粄 思念故乡

    鄉土的情懷是什麼?往往使人連想到食物上,的確,也落實到食物上;無論古今中外,亦有此同感。如漢朝時,有位名叫張敞的,當他在京畿裏做官的時候,適秋風起兮,忽然想吃故鄉的蓴菜和鱸魚;他竟辭去上任不多久的官職,返囘家鄉享受口福去了。故以,後人評論他有「五日京兆,味憶蓴鱸」之句。如今已進入現代化社會的美籍華裔來説,儘管移民新大陸,亦有一、二百年的歷史,影響於血統、語言、文字、服飾、生活習慣上,都具有顯著的改變;但是,有一樣不容易甩掉的,就是他們常出現在紐約、舊金山...

  • 文章懷恩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0期  作者:于右任先生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思念故乡 师恩难忘

    堂後枯槐更着花,堂前風靜樹陰斜;三間老屋今猶昔,愧對流亡說破家。這是我前年歸省三原西關斗口巷老屋的詩。古人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回去的時候,我那破舊的宅子裏,留下的幾間老屋,看去都像親人一般,這是何等可以感慨的事,況我生在歷史上代產聖哲的關中,有雄壯的地理,有深厚的文化,又有親愛的家庭,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要當堂堂地做個人。不謂年光流轉,白髮盈顚,在這抗戰建國的大時代中,但覺學問荒疎,不敷應用,對於國家民族,又如何的抱愧呵!我的...

  • 文章謝李伯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臧勺波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李宗黄 致谢诗词 寄托思念

    客臘承以五百應世之資,重申曲禮三千之敎,潤涸鮒以淸泉一勺勝齊王之萬鎰兼金,謹抒巴唱用代魚箋。其一 春愁春愁如訴雨如麻,底事尋春問酒家,正是江南好風景,那堪城外賦懷沙,揚鞭慷慨心何似,草檄搜孤眼已花,並世羣侯功業在,宋王臺畔幾龍蛇。其二 拜赠生意寒生萬壑濤,參軍陋巷許鳴高,得君已是厓千仞,自用難囘髮二毛,愧說脩羊逐暮景,通欣涸鮒有春潮,點蒼間氣籠淮海,喜對祥雲望彩旄。伯英老學長鑑政弟 臧句波呈草 五九年仲春書九龍靑山陋室時正八十

  • 文章夏日雨题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楓林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芦粟 大麦茶 思念乡物

    已经没有甚么病人了,可想而知,芦粟确是有益健康无疑了。据我所知,眞茹南翔一带,也有种植另外崇明也有出产,其它各地,我就不得而知了。台湾人称水菓王国,唯独缺乏芦粟,问或有人移种植之,但也未见产品上市,乃土质之不宜,实为原因之一也。届时令而思念鄕物,写此琐谈,聊慰思鄕之情,鄕亲们,不也有此同感吗?麦茶麦茶在家鄕申江,称之叫大麦茶,每当炎炎长夏,多数人家都爱喝它,因为它有强化的胚芽滋养素,给人带来健康长寿,还有淸凉袪暑之效,其味香醇,百喝不厌,比之一般飮料,实在

  • 文章重陽寄表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陳儒超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诗歌 重阳节 思念亲人

    韶光可恨快如梭,白髮鳩形蹇步跎;路遠山高魚雁少,雲停月落夢魂多。每逢佳節思難晤,偶見蕪田喟當歌;值此風清天氣好,梓桑賞菊意如何?

  • 文章漫談吾蕭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地理 人物 民风淳朴 思念故乡

    中國文化最古的起源地,是在淮濟之間。伏羲都於陳,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地處淮水之北。黃帝出生於壽丘,在今山東曲阜縣郊,地處濟水之南。禹貢九州,徐居其一。當禹治水成功,大會諸侯於塗山,在今安徽省懷遠縣。成湯放夏桀於南巢,建王朝於亳,在今河南省商邱縣北薄城。考諸名勝古蹟,依據地理區域,印證遠古傳說,史證斑斑,不容置疑。而吾蕭自古有國,雄峙於此一疆土之中,山川壯麗,地靈人傑。降及春秋之世,被併於宋,秦時置縣,歷代因之,淸隸徐州府,民國屬江蘇省。縣洽因河患數徙,至明...

  • 文章漫談家鄕年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思念故乡 送灶神

    關於過舊曆年一事,是揉合了風俗與人情!含有重大意義。雖各地風俗禮節不同,但祭祖拜神,仍是大同小異,不外是愼終追遠之意。家鄕有句俗語:「賠不盡「閨娘」(女兒)過不盡年」。這是看各人「手頭」(資產)而言!例如富人家一張「年紙單」(包括過年所需食物與香燭紙類)需要五、六百元(以民國廿年前物資而言)。窮人也要三、五元不等。富人在第一臘八(十二月初八)開始添置新衣,以及風醃雞鴨魚肉,並浸粘「棒頭」(包米)粘「秫秫」(高梁)要晒三次,才能上碾碾麵,以備做元宵,到第二...

  • 文章黃麥時節憶故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光裕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家乡话 碾场情形

    时节的农忙过程非常艰苦,也很复杂,谨就「碾场」情形忆述如后,籍慰鄕愁。在未敍述「碾场」本文之前,先行说明鄕语数则,以便了解本文。一、鄕语说明:1.碌础:也叫陆轴。碾麦用的圆柱石滚子。用各种碎石块黏砌而成,叫全杂石碌础:也有用一大块石头裁制而成者叫磨面石碌础。两者以全杂石效力最佳。其长高度各三尺左右,重量约数百公斤,两头留有轴窝(也叫蹄窝),可套配木制驳间,驳间上可以挂钩牵拉绳索,碾麦时用兽力拉动(叫套碌础)使用方便。2.麦落:「落」应读诺,重叠堆高之意,例如

共94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