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亲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探親祭祖念雙親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夏全成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探亲 祭祖 思亲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遠離家鄕四十餘載的遊子,終於得償返鄕探親宿願。是日天氣晴和,在諸弟姐妹、兒媳子孫,及親戚朋友陪同下,齊集在先祖雙親墓前,匍匐虔誠祭拜。追念雙親一生辛勤劬勞之苦,而在老年遭受變故,處境尤爲艱辛,以致積勞逝世。雙親畢生務農,躬親操勞,在變亂中,雖極受委屈,亦毫無怨言。且仍竭盡全力,顧全家中生計,養活老小,教育兒女,個個成材,並完成婚嫁,使皆能分別自立創業,各有所成,合作互助,敦親睦鄰,保持勤儉謙和家風。筆者在兄弟姊妹中,排行居長,因受...

  • 文章生日晨起出門散步囘憶初離母親入學時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母亲 思亲 母爱

    又是晨鷄曉唱時,母親慈愛繫兒思。囘憶六十年前事,送兒遠學初別離。告兒年纔十二歲,送兒苦心知未知?兒父慘逝瞬半載,報仇雪恨當有為!為兒整理書與物,勉兒自立莫傷悲,叮嚀再三無盡意,母淚忽已濕兒衣。四鄰鷄聲喔喔啼,天邊又見月西移。當年音容今宛在,母恩浩蕩永毋移。

  • 文章忻州詩人米毓瑞與垣曲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米毓瑞 诗词 思亲 思乡

    米毓瑞世居忻州,於光緒十六年(一八九〇)中進士二甲,賜進士出身,點翰林院庶吉士,越二年,授編修。未幾,記名御史,任江西道監察御史。之前,曾以朝考二等優貢,派往晉西臨縣任教諭,後爲祖父守孝歸里,服滿任垣曲訓導,時在光緒十年也。垣曲地處晉南邊陲太行山南麓,西踞中條、東跨王屋,與河南澠池隔河相望;距離省北忻州一千餘里。當時未有公路設施,從忻州到垣曲須經過石嶺關、韓侯嶺、太岳山、中條山、中間山路崎嶇,交通至爲不便。米毓瑞在往垣曲途中曾賦詩一首,筆下充分表露出他的...

  • 文章月夜思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張小娟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散文抒情 思乡 思亲

    的母亲是否已枕着这一片月光入睡?闭上眼,月光如潮,夜凉如水,滤去了日间所有的烦恼,留下静若处子,无风无浪却满是乡愁和思亲的赤子之心!今天,月夜无眠……

  • 文章台灣耄耋三晉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思乡 思亲 旅游

    五十年前,妻姐攜帶子女隨丈夫去了台灣,此後一直渺無音訊。八十年代以來通過多種途徑幾經周折,終於取得了聯係。今年七月十六日白髮蒼蒼的妻姐由其大女兒陪同,飛抵太原,多年的骨肉分離終得團聚。親情繫兩岸妻姐剛去台灣時,人地生疏,生活很拮据受儘顚沛流離之苦。妻姐憶道,作爲少婦,“要侍候公婆,順服丈夫,養育兒女,料理家務”,“孩子們要吃早飯上學、先生要吃早點上班”,而那時物資缺乏,燒飯很費時,所以妻姐常常是東方發白就起床做早飯,“樣樣事都得雙手不停,雙腳走動,煞費苦...

  • 文章父親的小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作者:張姿慧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父亲遗愿 思亲思乡

    父親曾告訴我們,他老家在甘肅徽縣高梨溝,兒時要走一段路去上小學,因個頭不高,常挨高年級生揍。一日放學,他拿著木棍埋伏在樹林後狠狠反擊,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他。夏天來臨,只要一有空檔,他就會跟著幾個玩伴在長江支流邊練泳技。這是我們僅僅所知關於他與這個小村彌足珍貴的兩件往事。十六歲,他在下山找叔叔的途中被抓去當兵,自此與他母親分隔兩地,再也不曾回家過。父親年輕時顛沛流離,後又負起養家重責,當我來到可以跟他交談的年紀,他的身體卻垮了。病後的父親變得極為脆弱,...

  • 文章游子思亲的眞情吿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思亲 人生感怀 骨肉分离

    在塵封的記憶裡,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春,抗日勝利,剛過春節不久,兒即離開了溫暖的家,可愛的故鄕匆匆辭別了爹娘,原本半年後暑假即可返鄕,然而人生無常世事難料,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別竟成了永訣,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裡,兒在萬丈紅塵中,皆在天涯海角流浪,由壯年到老年,走過烽火,也走過滄桑,曾經度過多次驚濤駭浪,在死亡的邊緣掙扎熬過,幸虧咱祖宗有德,也算兒命大,未能飲彈沙場,足跡遍天涯,苟安餘生。古語有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兒卻違背了古訓,旣遊又沒有...

  • 文章歷歷往事都上心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梁萍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家书 求学经历 思乡 思亲

    編案:本文作者梁萍,是大陸國家重點高校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法律學系四年級學生。這位廣西才女原就讀於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品學兼優。畢業後在競爭劇烈的全國高考(大專聯考)中,錄取入交大就讀。交大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更因有大陸國家級領導人出身該校而獲加分,一直是各界矚目的焦點。能入交大就讀,向被認為是「菁英中的菁英」,學生個人固充滿榮譽感,各地學校也以能培育出入全國重點高校就讀的學生為驕傲。梁萍在交大連年苦讀,承受高標準的繁重課業考驗,四年下學期將應學...

  • 文章中秋佳节倍思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秋佳节思亲 乡愁 乡音乡情

    秋天是鄕愁最濃的季節,“秋夜露微冷,秋夜自飄零,秋月皎圓時,還有那桂花飄香”,這是多少詩人墨客爲此吟哦,爲此嗟嘆,尤其是中秋夜晩,遙望藍天白雲,憶萬里外的故鄕月,心情自是沈重,想起老家的廳堂舊事,母親的親慈愛語,不覺泫然而淚下,中國六十年來遭逢的橫逆,個人巓沛流離家園的破碎,怎不叫人愁腸千結。濃濃鄕情代序作者——林錫嘉先生所說:“中國人的鄕愁,何其遙長,身處離亂,滿心家國之思,是多麼盼望您、我,以及十二億雙手牽拉起來,永不再去流浪。”沒有親歷天涯流浪的生...

  • 文章淸明扫墓 思亲报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思亲报国 蒋介石

    风和日丽,有时细雨濛濛。看不尽的牧童往还,数不完的美丽村落。到处春光明媚,景色宜人。此时春耕开始,在家助耕或种田揷秧。或准备功课返校读书,常有勤奋向学,创造事业,以表达愼终追远,崇德报本,飮水思源,思亲报国的志趣与心愿。二、淸明节扫墓祭祖的源流与沿革淸明为农历二十四节之一。古时祭祖,分春祭与秋祭,淸明扫墓即属春祭。每届淸明节,人们对于祖先的坟墓修葺封树(积土曰封,种树曰封,即对坟墓加覆新土,并在墓园栽植树木),或封而不树(因无墓园故只封不树,俗名「添土」),然后再虔诚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