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怀念母亲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怀慈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何思道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怀念母亲 养育恩情 感恩

    母親,敬愛的母親您一生奉獻何家付出了無比的愛心和力量您給予的比春天暖和比天地久長母親,慈祥的母親三男四女個個在您懷裡茁壯成人幸福、快樂養育之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孩兒銘刻在心畢生難忘母親,長壽的母親您老人家在人世間度過了百年歲月百歲人瑞世間稀,可是娘未享到人間福晚年生活更艱辛無情歲月摧人老您眼花、重聽,持杖蹣跚行最後,……羽化而去令子孫哀傷不已!啊!天上的母親如今,天人永隔母子不再相見兩岸隔絕來往數十年最後未見娘一面錐心泣血兒哀痛從此懷念慈顏與日增但願夢中與...

  • 文章市郊的鹹臘八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鐘一凡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咸腊八粥 习俗 宁波 怀念母亲

    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各地人們都要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供奉佛祖,以示紀念。這臘八粥一般都以上白糯米或白米、紅棗、蓮心、花生米、核桃仁、桂圓肉等煮成。它較糯、甘甜,有很好的滋補和美容作用,千百年來,一直很受中華民族的的歡迎青睐。然而寧波市郊農村,民間自然也有臘八粥的習俗。但是市郊農村的臘八粥並不是與别的地區那種帶甜味的粥,而是鹹的。它的作料,除了上白糯米或白米外,什麼紅棗、蓮心、花生米、核桃仁、桂圓肉等一概不放,放入的倒是一些芋艿、蘿蔔...

  • 文章先母事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3期  作者:張壽平  出版时间:1983-05-20
    关键字: 顾吟梅 忆母亲 悼文 怀念母亲

    先母字吟梅,江南顧氏。其稟性志趣殆似外祖。外祖諱菊如,字菊人,蓋取自「人澹如菊」一語。外祖染惡疾早逝,吾未嘗一見;然先母居常樂道外祖之事,吾因得知其生平。外祖嘗遊日本,學得銅版印刷術,喜曰:「歷代名畫多爲館閣之珍,今可以廣其傳矣。」歸以授上海文明書局。此當爲中國銅版印刷之濫觴。外祖嘗從任伯年習繪事,與秀水蒲作英爲莫逆交,蒲每至外祖家必飮酒,每飮必醉,每醉必索紙揮豪,每揮豪必至紙盡。先母隨侍其側,亦解高尙其人。外祖醉後輒頻呼先母名字,且曰:「他日當敎汝吟詩...

  • 文章故鄕的棉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毓康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故乡风俗 怀念母亲 纺织技术 棉花纺织

    一 前言我世居豫北延津縣老岸鄕所轄的郭里村,緊毗滑縣邊境,這個地方,除產五穀雜糧外,且盛產棉花,但棉花的種類繁多,以顏色來分,可分爲白棉、紫棉與墨棉。白棉產量較多,而紫棉與墨棉只是點綴;紫棉又名「紫花」,可用以織成土黃色的布疋,永不褪色;墨棉只是試種,尙未普及農村,謹憑記憶所及,謹將故鄕盛產棉花之事,作一個懷鄕思親的囘憶:「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但今在台灣有幾人能知往昔慈母的辛酸?現在的婦女們,生活在天堂,不管有多少兒女,絕不會爲孩子們或丈夫的衣着煩...

  • 文章被淡忘的民俗節日——祭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民俗节日 祭灶 家乡风俗 怀念母亲

    「二十三過祭灶,小孩子拍手笑,七八天新年到。」這是故鄕—山西省垣曲縣農曆年前的一首童謠。農業社會,靠天吃飯,認爲處處事事都有神明在保護,在監督。吃飯爲人生首要,所以祭灶神就更爲重要了。因爲時空的變遷,大家都淡忘了。現在就來談談祭灶神的習俗吧!「灶」是俗寫,正寫「竈」字,從穴、從土、從黽,三字重疊而成,形聲兼會意。古竈的構造:是竈門、竈頭、竈陘、竈突等部分而成。竈字結構從「黽」者,「黽」似蛤蟆(大腹)伏蹲之形,上安放大鍋。從「土」是土坯砌成,從「穴」是火焰...

  • 文章關於「夢見媽媽」這篇詩樣的散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战争年代 怀念母亲 抒情散文 往事回忆

    這篇三百八十個字,詩樣的散文,十多年前曾在聯合報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使我感觸至深;因為我在讀小學四年級時,我們的國語老師選上了這篇有血有淚,辭藻華麗的散文,抄寫在黑板上,我們跟著抄,講解過後,領導我們一遍一遍的朗讀,還要求我們通遍背誦,我背的簡直滾瓜爛熟。至今還當詩歌來唱,深富音效之律美。「夢見媽媽」一文,據說在北伐時期,有位名為「盛烔」的戰地記者,在湖北的中央日報上發表,至於「盛烔」其人,可能為筆名,具實戰報導經驗,方能將此感受,行之為文。前在榮光周刊...

  • 文章擺夷媽媽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南玉貞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双亲旧事 怀念母亲 感激母恩

    媽媽十五歲就嫁給爸爸,其實不是媽媽答應的,是爸爸帶了人去搶婚搶來的。那是民國三十四年的事,地方在雲南耿馬,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擺夷人,而我的爸爸是個土司,搶婚對我美麗的媽媽其實是很有面子的事哩不久以後,戰爭發生了。爸媽不肯留下來歸順共產黨,便棄家逃走,母親騎著馬,腰間別著槍,翻過一座一座的山,半年後到了緬甸。以後又轉來臺灣。爸爸來到臺灣以後,不再是土司了,忽然不知道要怎樣生活下去,那時候,我夜裡無論什麼時候醒來母親好像都還開著燈在縫鞋子,她的手工很精緻,是村...

  • 文章母亲多伟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朱光淦 出版时间:1980-10-02
    关键字: 母亲 持家至俭 忍耐为先 怀念母亲

    我母劉太夫人出自望族,生於瑞金縣黃拍鄕十工坵,屋後山林蒼翠,堂前一泓溪水,走過小橋、阡陌農田,靑山綠竹、流水潺潺、金色陽光,照耀於雕龍刻鳳之堂簷,相互輝映,淸風颯颯,鳥語花香,如同人間仙境。年十九,匹配我父,賢淑端莊,敬事翁姑,不稍懈怠。迨我父銜大伯遺命,遠赴福建省連城縣賴源村續營其所開之商店。於睽別數年間,備受妯娌偏虐。民國十一年,我父返梓,携母、姊、兄同往店居。先後其共生十子,男三女七,而育成長大者爲姊一「適羅」,兄一,妹一「適黃」及不孝等四人,餘皆...

  • 文章夢望江樓(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3期  作者:王亞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怀念母亲 梦望江楼 诗词感怀

    昨夢望江樓,樓前江水滾滾向東流;滿我薛濤井,綠擁樹梢頭。花枝招展人依舊,扶母擕妹共郊遊:春風微拂面,輕掠靑絲後;倦息樓影下,脈脈靑茶潤我喉。疾雷覺夢走,鏡花水月齊休。閃閃電光如利刃,觸我舊恨,刺我新愁;願蒼天生我雙翅膀,乘長風頃刻跨越神洲;若能親見慈母面,此生無復他求!

  • 文章「粥詩」憶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楊修之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怀念母亲 《粥诗》 往事回忆 饮食习俗

    頃讀《海州文獻》九十二期所載王壽明先生「糊凍者粥也」一文,不禁回憶幼年母親(下灘管氏)背誦的「粥詩」一首,詩云:「水旱年來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人言箸挿東西倒,我道匙挑前後流;捧出堂前風起浪,將來庭下月沉鉤,早間不用靑銅照,眉目分明在裡頭。」母親一面唸著,一面講解形容,生動極了。我們小小年紀,便從而體會到歉歲糧荒之苦,豈止一把辛酸。詩是明朝大學士解縉所寫。解縉生長於江西吉水,是米食地區,詩中所指的粥,諒係米粥。稀的粥又稱「稀飯」;稠的粥,即現在閩南語所...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