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怀念故乡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6-06-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宁波土话 甜菜

    君踏甜菜,又名軟菜,為蔬菜之一種,狀如蘿蔔,質柔滑、汁甜,可製糖,本省菜市場常可見到。阿拉家鄕,甜菜叫作「君踏」,春二、三月,毛笋上市,毛笋片君踏羹,為應市鮮美可口的家常便菜。為什麽甜菜叫「君踏」呢?提起了來頭大。據父老相傳,宋高宗被金兵追趕,由江干逃至寧波境內時,兩馬在甜菜田中奔馳,行將追及,因為甜菜柔滑,敵兵馬失前蹄,踣地不起,高宗得以脫逃,幸免於難。輾轉流亡鎭海,後來重返臨安,再建帝業,因念甜菜救駕有功,賜名「君踏」,蓋紀念君王幸踏此菜而脫險云云。...

  • 文章憶故鄕淸明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清明节 传统习俗 怀念故乡

    陰曆年前帶來的冬雨,一直斷斷續續落到暮春三月,雨水不足,固難於春耕,但是雨水太多,又被人埋怨眞是天公也不易討好大衆。記得唐詩中曾說:「淸明時節雨紛紛」果然再過幾天,就是淸明節屆臨,頓使我想起兒時在家鄕過淸明節的往事,那種隨家人登山祭掃祖坟的情景,迄今雖已經歷半個多世紀,依然淸晰的深印於腦海之中。每年的「淸明節」訂於陰曆的三月間,這正是春花怒放,萬物欣欣向榮的時候,正如晉朝陶淵明手著「歸去來辭」裏所描述的:「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羨萬物之得時……」。...

  • 文章故鄕風味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林上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宁波风味小吃 怀念故乡

    聽月軒餛飩 聽月軒在寧波府城隍廟,歷史悠久,僅僅備麵食,不售酒菜,以餛飩最出名,爲標準寧式,與北方相較,更勝一籌。顧客常常從江東及江北岸數里外來,有的遊玩新老城隍廟後,也來息脚,都非嚐此不可。生薑橋麫結 生薑橋在東大街南邊,經塡河築路後,橋已僅存虛名。店無招牌,惟一老者與幼童經營。他的麫結祇有手指那麼大,百頁是自製的,碱水落得非常恰當,所以吃起來,似無百頁原味,不硬也不腐化,餡子有肉和蝦米,湯汁湛然淸澈,而入口鮮腴,別饒風味。四大家糕餅 講到寧波糕餅茶食...

  • 文章忆江南

    来源期刊:《浦東》 第31期  作者:大荒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忆江南》 思乡歌曲 怀念故乡

    一艘船,載滿江南來…………你是多情的舟子。把蓮舟從濃得化不開的春水盪來,以花腔女高音。這是我四年前聆聽一位女歌唱家演唱「憶我江南」後寫下的詩句。聽她的歌,彷彿聽從故鄕帶來的口信,說不出有多激動;其實首整歌令我激動的只有四句,甚至四句也改了,且改得庸俗,只因旋律未改,我就被牽入遙遠而年輕的夢中,禁不住澘然淚下;此及歸來,猶餘情繚繞,忍不住草首小詩以寄感動之情。闊別故鄕三十多年,往事眞已如烟,舊情卻是如昨。親友的印象模糊了,但恰似老子幾句話頭:「恍兮惚兮,其...

  • 文章《饕訊》基隆的「大武漢熱乾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7期  作者:常學文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武汉美食 热干面 怀念故乡

    文◎常學文十幾年前,自臺北市大安區「湖北小館」熄火以後,鄕親們想要在臺灣吃一道正宗的湖北菜,談何容易?去年底,本籍基隆的王先生帶著他漢口籍愛妻文小姐,在基隆市西定路八十二號重新豎起了「大武漢羅氏熱乾牛肉麵館」的招牌,爲在臺灣的湖北飮食文化重啓了爐灶。週日午後二時,我踏進了王先生夫婦所開的這家麵館,館子不大,五張不鏽鋼桌、十幾個座位,簡單而乾淨,展現出主人對衛生的堅持。在武漢,熱乾麵就如同豆皮、糊湯粉、麵窩一樣,是武漢人最平常的過早食品。然而熱乾麵要做的好...

  • 文章我愛故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國偀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乡音 地理位置 宗教信仰

    我的故鄕是山西省垣曲縣王村鎭。是中條山與太行山分界中的一個小縣。黃河流經縣城南五里南村,與河南省爲界,並東流將河南分爲南北兩部份。故鄕的風景並不優美,出產也不豐富。但是我却深深愛着我的故鄕?因爲那裡有我想念的人、物,以及我囘憶不完的童年趣事。王村鎭在縣城西北,相距二十五里,是原上九村中最大的一個市鎭。附近人民的生活必須品,都是在這裡買賣集散的。稱爲原上,地形雖然平坦,但却是較緩的梯田,因爲北面接壤的就是麻菇山。故鄕每年農曆夏四、五月間收一季麥子,秋七、八...

  • 文章怀念故乡永瑞七铺的风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永嘉 瑞安 “四一九” 往事回忆

    這裏所稱的「七鋪」,是溫州方言七十華里,由瑞安渡過飛雲江從水路到溫州小南門、河川長七十華里,河流寬廣,約本省北部淡水河關渡段那麼寬,兩岸除阡陌縱橫稻田外,有許多農村和小鎭,是永嘉瑞安兩縣的交通要道。澎澎澎冒著黑烟的小火輪,後面拖著七八艘的大木船、木船寬約五公尺、長約十餘公尺、艙內擺著一排排的長櫈,每張可坐七八位旅客,船頭船尾各有一位撑篙掌舵船夫;是維護木船跟著小火輪作直線前進。大木船都有以竹筏棕櫚編成的「篷」。可以遮風蔽雨。如果晴天竹篷推開,旅客可以一路...

  • 文章河南六合溝箕箕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文軒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河南风俗 怀念故乡 箕箕面

    記得小時候,母親常於收刈後作些箕箕麪讓家人吃,別有一番風味,並且增加食慾。如今,經歷數十年,這種味道仍深烙於腦海中。家鄕河南的六合溝所做的箕箕麪,其名稱之由來是因爲製作之麪食,狀如畚箕底之細縫,我們家鄕老一輩的人把它稱爲「箕箕麪」。製作箕箕麪的方法極爲簡單,先準備一個鑽了很多小孔的鋁杓(家鄕用葫蘆鑽孔),然後將麪粉調成糊,特別注意的是不可太稀或太稠,稀了容易爛,稠了漏不下。把鍋中盛淸水煑沸後,將調好的麪糊倒進鋁杓中,再予輕輕搖幌,麪糊便從鋁杓的小孔中滴落...

  • 文章河南杞縣的紅薯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蔚中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红薯泥 河南小吃 怀念故乡 人物回忆

    故鄕河南杞縣,位於黃淮平原,盛產小麥、豆及紅薯(甘薯)。每年秋末是甘薯的收獲季節,故鄕的甘薯多爲紅皮或土黃色,但心都是紅的,故稱「紅薯」。水分多而甜,人們除以麵,雜糧爲主食外,以紅薯爲副食。故鄕館子內有道點心,叫「紅薯泥」,此點心用紅薯和冰糖做成,做好盛到盤子內,呈稠糊狀,晶瑩透明,色澤猶如瑪瑙,上面撤以靑紅絲煞是好看,吃在嘴裏旣甜且香,甜而不膩,令人百吃不厭。並且有三不粘:卽不粘牙,不粘筷子,不粘盤子。茲將其做法介紹如下:將紅薯一斤洗淨,煮熟後去皮,搗...

  • 文章鄕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故乡方言 生活忆事 同乡

    寒隨暑去,腊逐春來,韶華之速,不啻流星。算來已經是十九年前的往事了,四十五年秋的某日,在豐原送一位遠道朋友趕車,在邁步卽將登上站台時,一輛計程車迎面衝來;哇的一聲;幾乎撞了個正着,爲了躲車,「呔!誰戮住我哩牴腦?」(頭)扭頭一瞧,原是一個冒失鬼鄕巴佬,荷根大長棍,掮着一個大布袋,汗流浹背,張慌失措地,不用說也是在趕車。我本想給他一點顏色,瞧;人家不是彎腰曲背在陪禮嗎?我被那幅可憐相所感摸摸腦末窩的疙,「莫要緊,莫要緊,」我苦笑着點頭示意。當我送客上車之後...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