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家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家口的三种宝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培士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张家口 名产 人参 貂皮 乌拉草

    前在某报看到有篇文字,写的是:『保定府的三种宝』,这是当时很富盛名的,过去关东也有三宝,那就是:人参、貂皮、乌拉草。从前在报上也有人谈过,因为这些东西当时都已列入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了,在那个农业社会的时代中,相沿成习,不易改变,也就成为宝物了,过去各地多有:『三宝』的流传,其原因就在此了。笔者的家鄕张家口(张垣市)也有三宝之传,的确这三宝缺一不可,不但张家口是如此,即察南、绥远、晋北等地区都是如此的,这三种宝就是在此工业进步的时代中我想也无法取消,因为它

  • 文章白蘑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馬若籣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蒙古高原 张家口 植物 饮食 白蘑

    囘来后,转手卖给当地商店(俗称旗下买卖),商店即为之化装一番,用净水洗去根部泥土,然后放在晒布上晒至半乾,检点成色,分成上中下三级,小的蘑菇丁子香味浓厚,列为上品;稍大盖帽伞尙待展放,气味略逊,列为中品;既大气味散发,须用人工将盖帽伞状卷曲,列为下品。等级分好,再放日光下晒乾,装箱交付驼队运赴张家口张家口是万里长城区的一个要埠,是平绥路的一个大站,也是通往蒙古阳关大道的起点,从前漠南北的白蘑,都集中在那里交易,物以地名,口蘑之名驰誉中外。

  • 文章中元紀盛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梅齋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张家口 祭祀 法事 习俗 中元节

    農曆一年中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與淸明,十月初一,爲我國的三個鬼節。家鄕張垣市,過這三個節,各有不同;淸明修坆祭祖,和我國其它地方一樣。十月初一則爲寒衣節。塞北張垣,到了十月,天氣漸冷,人們在添置過季寒衣之餘,本乎愼終追遠,也爲先人燒送些寒衣,所以有「十月一,鬼穿衣」的諺語。至於中元節,是普通祀鬼之日,蓋取佛家超度鬼魂,脫離苦海之說,所以過去的縣令,在這天須外出公祭無祀的鬼神,道士亦以是日爲「中元」,僧、道、尼等信徒共作盂蘭盆;所以這天便成了官民共渡的大節...

  • 文章漠南瑣談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砥亭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张家口 蒙古高原 牧业 蘑菇 农业

    我国北部一千公尺之蒙古高原上,中央大漠横亘,大漠之南,北面缘稍较湿润,能有草地,是仅有之生产地带,一般称为塞北地方。漠南草原是指大漠以南至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山麓之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域。在塞北地方中以纬度较低,且较近海。年雨量约在二—三百公厘之间,形成广大之草原地带,历来是蒙人游牧之中心区域。近代由于华北平原之人口过密,冀、晋农民为觅耕地,多来垦殖。故今日漠南(即塞南人所称之口外—指在张家口以外)的地理景色,是汉、蒙杂居处地区。也是牧、农及小本商店、小

  • 文章河北张家口市台胞台属联谊会来函介绍特产交通欢迎投资开发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台湾同胞联谊会 张家口市 特产 交通

    诸位乡亲:在海峡两岸同胞即将欢度壬申年中秋佳节的日子里,我们荣幸地通知您:张家口地区台胞台属联谊会,于公元一九九二年八月七日正式成立了。她是张家口地区台胞台属自愿组成的地区性群众团体,是联系广大台胞台属和海外台胞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衷心地期待您的热爱、关心和支持。张家口地区是原察哈尔省的中心地段,是现河北省的西北部地区。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地改善和祖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几年来,近千名台胞回我区寻根、祭祖、探亲、访友、旅游、经商以及进行各项事业,做出了许多

  • 文章晋剧在张家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楊暢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晋剧 张家口 戏曲艺术 回乡演出

    张家口是晋剧的第二故鄕,我是个戏迷,从小就爱看晋剧,还常爱唱几句。记得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初,张家口有许多戏园子(现称剧场)。正如人们所说的「大境门,大清河,店铺商号戏园子多。」当时戏园子和戏班(剧团),不分家,晋剧很兴旺。那时的张家口是俄、蒙通商的要地,曾有「华北第二商埠」之美称,山西人在这裏经商的很多,并已很久。所以家鄕戏曲受其牵引,在张垣得到了发展。山西的名艺人纷纷来张垣谋生演出,如盖天红(李景云)、毛毛旦(王云山)、小二宝(薛宝昌)、李子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