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设共返回4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市政建设专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9期  作者:台北市新聞處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市政建设 体育季 体育建设

    台北市政府秘書長馬鎭方昨(六日)天表示。七十三年台北市體育季訂七月八日展開。九月十五日結束。並將舉行十二個活動項目。馬秘書長指出,舉辦體育季的目的,在於促使市民熱烈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喚起全民體育活動的高潮,達到運動强身、鍛鍊體魄、改善社會風氣的目標。體育季的揭幕活動,訂七月八日上午八時卅分在北投新民國中擧辦的萬人登山健行大會,預計將有萬餘位市民參加。其健行的路線爲:北投新民國中—泉源路—郵政訓練所—法雨寺—石長路—東昇路—陽明公園,全程約十公里,並將在陽...

  • 文章麻善甫硏究消防器材榮獲奬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王世楨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消防建设 公共安全 区域建设

    臺南市警局消防隊長麻善甫,河南洛陽人,陸軍官校及中央警校畢業。憑其經驗和孜孜不倦硏究,最近先後改良消防車性能和發明「多性能消防栓接頭」,對防災有特殊貢獻,頃獲公共安全督導會報頒發奬金激勵。這兩項消防器材性能突破性的改變,廿六日在臺南市安平工業區作了實際操作演練,獲得上級訪查小組的讚譽。消防隊長麻善甫指出,過去消防車輛一車僅能一線放水,一場大火,往往必須出動消防車數十輛,又因水源有限,形成人車壅塞,不但直接影響救火救災,且阻礙交通,造成火場地區秩序混亂,難...

  • 文章现代英国的迷思与建设镜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9期  作者:鄭隆炎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英国 西北 建设借鉴

    归回故鄕之幽思,建设西北心情,时刻萦回脑中,当我脑际出现少年背诵的诗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美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时,眞是忧思万断,想到我们西北地区,深居内地,科学不发达,敎育落后,交通不方便,使大好江山,处于睡眠状态,人民生活淸苦,靑年才俊虽多,可惜没有受敎育机会,一致沦落鄕野,大好山河无从开发,困居在金山银海之中。每有思及,忧心如焚!近数十年,作者代表中华民国出席国际会议达十八次之多,无不到处留意学习,拟以他山之石作我西北建设

  • 文章閩海詩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2期  作者:陳家添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政府建设 十四项建设 运动纪念 经济建设

    慕萱词兄社长以兪国华院长提十四项重要计划有诗美之督和抒感许君武海国粗安赖力营,卅年实绩表经行。小鲜妙语传聃耳,大计深谋忆贾生。七海连衡规自远,四郊多垒耻非轻。衰顽负手谈生聚,遥企黄扉但仰成。政府十四项建设展望陈家添复兴建设仗规营,按步分班仰笃行。扩展中钢宏国力,增强合电裕民生。基层谋运无疏失,大计盱衡有重轻。六载投资千数亿,深期致果庆功成。(注:行政院兪国华院长七十三年九月提出十四项重要计划,预定六年之内投资八千亿元促其实现。包括了中钢公司第三阶段扩建计

  • 文章抗战期间的广西建设硏究会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抗日军兴后,广西最高军政当局为适应对日抗战期间之需要,特组设广西建设研究会,聘请省内党政军高级首长及学者专家一百五十余人任研究员,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三部,根据三民主义及广西历来建设之经验,从事于广西全省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建设问题之研究,随时提供当局参考。该会于二十六年十月九日正式成立,随即展开工作,每星期分别开会一次,各就重要问题详加讨论;并发行会务汇刋、敌国舆情、时论分析、及建设研究月刋等项定期刋物,刋布各种问题研究结果及广西建设实绩。旋复决

  • 文章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所得台北市政府订定七十四年度实施计划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基层建设 政事 农民

    提要台北市政府为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所得。已订定七十四年度细部实施计画,将以五亿九千九百九十万余元,办理基层建设、社区发展、医疗保健及促进农业生产等计画。

  • 文章憶民初膠東社會槪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胶东 社会 记忆 敎育 建设

    大部分是儿童来买糖菓。其他如卖菜的、卖肉的,卖油的,卖水果的和小炉匠(修补锅盘的),都用口喊叫,但喊叫各有一种腔调,使民众有所辨认。上列几种小贩,都无交通工具,全靠肩挑背负,非常辛苦!故朱子家训中载有「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的儆语。丙、社会上的敎育与建设情形民初本地大村庄,设有一所初级小学堂,城鎭设高等学堂。我七岁入学进入本村小学堂。这所学堂不是公立的,而是由学生家长出钱创立的。请来的老师名叫王树德,是个有为的靑年。他的薪资由家长负担,吃饭由家长轮流管理。学生

  • 文章突如其來之東坎公園

    来源期刊:《阜宁人》 第3期  作者:周露墀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东坎公园 建设由来 奖券

    吾鄕东坎鎭,为阜邑首善之区,商业繁盛,人烟稠密,素有金东坎之称,本地读书人极多,平时游憩之所,只有庵观寺院而已,殊为单调,都渴望有座公园,以豁身心。某日本地耆宿庞馨老及张芷老,一文一武,偕访先父肖元公,亦谈及吾鎭如此繁荣,而无一座公园,未免美中不足,乃共议筹建,最后想出一条妙策,即仿当时航空奖券办公,而发行东坎公园建设奖券,预定一万元为售额,半数为奖额,可净得五千元,当时币値稳定,五千元确为可观之数字,于是由三老发起进行。奖券发售后,四鄕闻讯,争来抢购

  • 文章鄉農學校再探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乡农学校 乡村建设 梁漱溟

    早期之鄕农学校,出自邹平县之「鄕村建设硏究院」,此「硏究院」并非今日大学中之「硏究所」。既可读硕士,亦可读博士。战前中国大学多未办硏究所,硕、博之士必须到国外读。胜利之后,我为五强之一,政府提高大学水准,培植高级人才,始有土硕士、土博士之产生。土者别于洋也。鄕村建设者,至为可取,是以有鄕村建设专家之出现。如晏阳初之倡导「平民敎育」,梁漱溟之主张「寓兵于农」等是。后为野心家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所迷恋,认梁为「梁圣人」。梁为广西桂林人,民初投考北大未录取,誓言

  • 文章百姓樂享免費文化「大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作者:蔡衛國 周娣 施玉森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阜宁

    一〇年底,阜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事,决定政府出资三百多万元开发射阳河畔这片黄金地带,建设免费文化休闲场所。这一让利百姓,惠民文化工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在拆迁启动过程中,当地不少拆迁户一边含泪拆房,一边感谢政府兴建「庙湾古城」文化惠民工程的造福百姓之举。兴盛社区的张老爹说:「如果搞商业开发,我们是不会答应搬迁。现在政府心系百姓,一心想为改善市民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提高我们生活质量,我举双手赞成。」张老爹动员儿子,拆除位于古城前门的两层楼房和两间门市房

共420条记录 1/4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