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序言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顧竹侯所著書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22、23期  作者:王先謙 出版时间:1972-11-16
    关键字: 王先谦 顾竹侯 序言

    山陽顧持白同年寄示其郞君竹侯文學所著書。蒐輯宏博,裁擇精審,致功於經訓字說可謂勤矣。爲之序曰:治經者不通小學,無以究其原;不明叚借,無以盡其變;不釐然於今古文之界域,無以析衆說之是非而折其衷。典午大儒雖精博如郭景純,尙不能通貫小學叚借之旨,故於說經不免違閡。至本朝而說文多專家之學,或更上溯三代彝器,旁求漢魏字書,所以窮六書之淵微,啓古訓之秘奧,美矣盛矣。若今古文之分,則段茂堂、孫淵如之治尙書,陳樸園之治三家詩,不能無顚倒迷誤之病。蓋自康成注經雜揉今古,後...

  • 文章黃著詩詞通論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王韶生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诗词通论》 序言 黄光泰

    黃君光泰,夙治文學,兼明國故,自卒業大庠後迭任專上學府講席多年。平素服膺儒術,介然自守,故經歷世變,險夷不易其節誠有足多者,及居海隅,整理舊業,纂成詩詞通論一書,而問序於余,迺作而言曰:夫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以及唐詩,宋詞,元曲,均有時代色影與精神,其體段格式,足資後人取法,所謂不廢江河不古流者也。目今大學課程中,皆有列入,而爲學子研究之對象習作之標準,然坊間出版參考之書,除蘇雪林、吳梅諸人所作外,尙感不足,是則繼起有作,尙矣。今黃君急起直...

  • 文章續編廣州良田詩鈔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何礎南  出版时间:2003-07-31
    关键字: 《良田诗钞》 续编 序言

    良田村位於廣州市東北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宜於農耕,物產豐饒,人民家傳耕讀,歲歲勤勞。明清以降,文風蔚起,墨客雅士輩出,創作詩詞甚多,以時隔久遠而散失,獨良田詩鈔一本,由儒醫劉海籌先生珍存,難能可貴,茲經邑人發起重印,並將近年鄉賢雅士吟填詩詞續編納入,擴大付梓發行,以供賞閱。在資金人手欠缺下,執事諸君不畏艱難,盡心盡力,完成出版工作,嘉惠鄉人,功勞至偉,其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之精神,更令人敬佩。拜讀諸先賢所吟詩詞,鏗鏘有聲,意境深遠,均屬佳作,一予傳播,...

  • 文章儲撰隨侍稚老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2期  作者:黃季陸  出版时间:1982-05-15
    关键字: 吴稚晖 《吴稚老随侍忆述》 序言

    苦行僧;但当国家与民族或革命大业发生重要问题时,必挺身而出,见人之所不曾见,言人之所不敢言,正义既伸,仍一归于恬淡淸静,一若并未发生事故者。其高风亮节,因此深受世人之尊敬。储福兴君为先生之姻亲,分属晚辈,自幼即受先生之照拂,中岁以后,随侍先生者先后达十余年之久。自起居飮食,家务处理,乃至宾客酬酢等,皆亲自料理,故对先生一切,知之特详。近以所撰随侍稚老一书之原稿见示,并属撰序言。披阅之余,既得悉先生之幼年生活及其亲属情况,皆他书所未见者。至晚年得病与治疗经过

  • 文章汪守狷先生遺墨敍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2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82-05-15
    关键字: 汪守狷 生平简介 序言

    古之爲士者,懷珠抱璞,自閟其蘊,不輕與世接,不得志則終老林泉,而不慍,人亦不以其無煊赫之名而輕之。近數十年,中外交通,日益邇便,急售鼓吹之風,影響所及,波於藝文,躁進競名,妄自尊大。學書者稱逾越羲獻,繪事者詡超軼董巨。甚且揚棄舊學另創新徑,究其實際,本末未明,功力未純,此孔子所謂非求益而欲速成者也。守狷先生承守家學,早熟楹書,自詞章以至書畫篆刻,無不精妙。顧深自韜秘,不輕示人,以爲世乏知音,不如自閟。然獨與易水王壯爲兄及余,特結深契。長髯布衣,時翩然相顧...

  • 文章汪守狷先生撰書證蓮禪師塔銘及手臨褚河南聖教序合印本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82-08-15
    关键字: 汪守狷 著作 序言 书藉介绍

    汪君叔游旣梓其尊人守狷老人遺墨竣事,一日走相告曰,先君尙有撰書證蓮禪師塔銘,及褚登善雁塔聖敎序臨本兩種,爲 先君晚年精心之構,不可以湮而不傳。今至好張君品淸以德從 先君硏書法,念曩昔切磋指點之雅,願任剞劂之資,以廣流市。惟紹介之辭,知 先君最深者莫 先生若,敢包一言爲序,其何可辭。接謹蓮禪師出江蘇常州天寗寺,杯渡來臺,結節新店山中,祖堂仍供奉天寗一系歷代宗祖,實爲天寗在台之下院。而武進汪氏自守狷老人之若祖若曾,皆世爲天寗寺之護法證蓮遷化,其法子敏智等求老人爲...

  • 文章余著「王寵惠與近代中國」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王韶生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王宠惠与近代中国》 序言 余伟雄

    嶺南文化,肇興於有唐,而歷史人物之崛興,對於中國作出偉大之貢獻者,則以現代爲盛, 國父孫公其首選也。其餘追隨革命參與密切者,皆一時豪傑,世多知之。惟東莞亮疇王先生於求學時期,卽蒙 孫公器重,培之植之,又從而振德之。蓋以其志慮忠良,學識宏深,通曉西方政俗文代,並具有世界眼光,異日足爲國用也。孫公知人之明,王氏國士之據,果能於非常之時,建非常之功焉。余君偉雄篤志治史,在珠海大學史學硏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先後硏讀十年,從名史學家羅番林、李幼椿、吳士選諸先生遊,尤精...

  • 文章還倉室遺珍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毛子水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丁佛言 《还仓室遗珍》 序言 《说文古籀补补》

    我於民國二年至九年,肄業國立北京大學。雖無意於政治,但極希望國家的政治能上軌道。從民國五年以後,尤希望社會中有正人君子在國家政治混亂時肯出淸議讜論以維護國是的。當時在北方如山東的丁佛言,直隸的張溥泉二先生,都是我心目中這等的正人君子;所以六七十年來還能熟記他們的名字。民國十九年以後,我從歐回國任敎北京大學,又得見丁先生所著的說文古籀補補;知先生非特有功於國政,且是有功於學術的。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九日 毛子水

  • 文章趙著《山河劫》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山河劫》 序言 著作评价 史料价值

    自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至三十八年大陸淪入中共統治的四年間,有五位昌樂縣籍人士出任縣長。他們是:掖縣縣長趙光嶽(酣五),長山縣長劉侯武,先後任臨朐、益都兩縣縣長趙國祥(子貞),安邱縣長潘潔民,昌樂縣長趙伯樞。很不幸,五位縣長中,趙光嶽、潘潔民、趙伯樞都在任內爲中共殺害,劉侯武下落不明,只有趙國祥追隨政府來到臺灣,從事敎育工作,並寫出一册《山河劫》,爲山東省昌濰地區各縣抗日抗共的經過留下紀錄,作了歷史的見證。由於在縣長任內之冒險犯難,政績斐然,鄕人鮮有不知趙...

  • 文章康南海眞書「康氏家廟碑」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康有为 《康氏家庙碑》 序言

    先祖諱有為公(咸丰八年戊午西元一八五八—民國十六年丁卯西元一九二七)又名祖詒,字廣厦,號長素。戊戌維新后,歷經九死一生,取號更生;丁巳復辟後,又經一難,改更生為更甡。戊戌維新未成,在南洋庇能時,化名大庇,別暑西樵山人(西樵山為吾鄕之大山)。晚年因築居游存廬,而曰游存或游存老人;后復建天游堂於滬,並創天游學院,又曰天游化人,因籍廣東省南海縣,世稱南海或南海先生。先祖在政治上雖未成功,但人們對他滿懷愛國的熱情,以救民救國圖強為己任,努力向西方文明求進步,大力...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