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州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食在广州」谈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丁東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食在广州 广州茶楼 茶楼介绍 广州食俗

    旧时有几句最流行的俗语说:「食在广州,住在杭州,衣在苏州,死在柳州。」意即说广州是粤菜的大本营,食谱林林总总,最为驰名。杭州山明水秀,西湖闻名全国,在那儿居住最享淸福。苏州的丝绸驰名世界,所以苏州的衣服穿起来最舒服。现在时代不同了,「食在广州」已变成了「食在香港」。在香港要想吃什么都有,而广州现时只盛行的所谓「番薯宴」,香港小吃家的炸薯片,便是从广州传来,亦即说食的荣誉归于香港了。笔者曾经旅居广州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对巿内情形却相当熟悉;加以有关资料显示

  • 文章春節在羊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杜凌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广州 春节 年俗

    南国的春节包括度岁和新春。每年腊月十六日尾祃以后,人们便忙于筹备春节。广州习俗,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便是祃祭,店巿都以三牲祀土地神,每年元月初二开祃,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祃,这两个祃期都较平常丰盛。尾祃过后就是谢灶,期日是腊月廿三至廿七。俗说官三民四蛋家五乞儿六麻疯七。故此一般都是选择廿三廿四两天。祭灶,由来甚古,孔子病,子路曾劝他祀灶,相传灶神是管领一家的善恶,每年年底上天,奏明上帝分别降福或降灾,所以送灶这天便不能不郑重其事。因为这就是「媚灶」。谢灶和一般

  • 文章广州的古董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古董铺 广州 古董造假

    午睡的时候,躺在牀上翻阅一本书,偶尔在字里行间读到韩驹的两句诗:「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取江南骨董归。」勾起我缕缕情怀,无限乡思!骨董亦古董(辞书上谓为「古铜」之音转),又名古玩,即指可供玩观赏用的珍奇古物是也。昔日家鄕广州做这行生意的很多,广州市区的太平南路、西堤路、上九路、下九路、文德路、惠爱路、汉民路、东华路、光复路、洪德路等一带,大大小小合算起来,不下数十家之多。有些店舖甚至是两层楼营业的,内中摆设眞是古色古香、无奇不有、琳瑯满目、珠玑纷陈,令人

  • 文章广州的花尾大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壽琰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广州 客船 “花尾大渡”

    支流的芦苇荡上,海贼横行;经常出没骑刼船渡。战前三角洲上著名海盗罗鸡洪,勒流鎭一带的歪嘴裕,全是心狠手辣,聚众拉枪在河道上掳人勒赎,杀人越货胆大妄为,打单船只勒收买路费,连行走广州香港二三千吨的英商客船,也难幸免,眞个闹得满城风雨。其后,虽然几经官兵围剿,匪首先后伏法,但其手下喽囉,仍四出为患鄕里。因此,「花尾大渡」为抗拒海贼,保障客货安全,不得不配备充足武力。渡船上的「猪仔砲」越多,便显示这艘船的防衞力量越强,给搭客一种安全感,以此宣传用作招徕客货。「花尾

  • 文章菜根風味說羊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少牧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广州 菜根 蔬菜 风土物产

    秋风送爽,菜甲方甜,作郊外游,尝菜根味,此乐何极。广州人士谈食蔬菜,輙数北郊。北郊分为大北与小北;酒肆丛集,以小北为最。负盛名者当推宝汉茶寮。淸季有自土中得南汉宫人马廿四娘石碣,因就其地筑宝汉寮,为讌游所,黄鸡白酒,发思古幽情,亦风雅士所乐道者,其后有郭北,北园,红棉,新宝汉等诸寮。除沙河粉、鸡豚而外,食谱中推油菜为第一。羊城啖蔬以白菜心及芥兰为最普遍。郊外菜蔬,就地取材,随撷随炒,与巿内食肆者相差若霄壤。且选择尤精,每根只取近花处三四寸,其老茎老叶,尽

  • 文章近代羊城兩伶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少牧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近代 广州 伶人 马师曾 薛觉先

    更为社会人士所诟病,而在大陆沦陷后,由香港囘广州,参与伪组织,为秧歌王朝卖力,卒至以后未逃出折磨致死,尤为社会人士所不谅。不过,政治是多方面的,汪精衞以开国元勋,却变节脱离抗战阵营,去搞伪组织,翁文灏亦名学者,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任阁揆,亦居然投共。明末钱谦益,洪承畴等,国家重臣,一代文苑权威,竟然名列贰臣传,这更何能苛责巿井小徒的优伶,知人论世,不禁废然兴叹。㈠马师曾—一九〇〇~一九五四马伶,广东省顺德县人。原名伯鲁,字景参。后易名师曾,盖谓师事曾参也。八岁

  • 文章补记广州大学的流风余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92-01-30
    关键字: 广州大学 往事回忆 陈炳权

    笔者介绍广州大学,已三次为文,对其创立的起源与发展,两位创办人陈校长公达、王校长志远的生平事蹟,都已敍述过了。今年(民国八十年)十月十九日,广州大学全球校友在香港举行第三届恳亲大会,主办单位是广大香港校友会,他们特会同广大书院,在会场(借用九龙总商会礼堂)举办校史资料及校友书画展览。在参观校史资料时,又颇多发现,因以为此文,藉作补充,以加深读者了解与回忆。董事会成员名重岭南首先要补充的,是董事会的成员。广州大学创立时,除陈炳权(公达)、王志远两先生外,尙

  • 文章广州迎春花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广州 花市 除夕 风土习俗

    广东各地,多有在除夕游花市(又称行花街)、买年花的习俗。除夕花市在清代中叶,已经形成,至晩清就很普遍了。在广东境内,以广州市、佛山、顺德县的陈村、东莞县的石龙,四城鎭起源最早,广州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州市的花市,起初多在古城的七个城门外摆卖,尤以五仙门较为集中,逐渐发展到藩署前双门底一带,后又在西关打铜街、浆栏街开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改称迎春花市,就更热闹了。初设于教育路,西湖路十字路口,后又在太平南路多设一市。到七十年代末,东有东川路花市,南

  • 文章革命策源话广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州 方志资料 革命摇篮

    注:岭南丘陵)最早的南方港中国大陆临近海洋之地,而与外国最早有船舶来往的港埠,无疑的要算广州了。据史书记载,当秦朝统一岭南时期,就发现展海湾有造船工场的残迹。到汉武帝时代,在西北开辟了丝绸之路通向西域各国,在东南方首在广州湾建立口岸,利用船舶与南洋各国通商,故广州自古即成为我国南方的港口,更为淸代五口通商的首埠,也是 国父 孙中山先生实业计画中南方大港的内港,外港则为黄埔。古今名称的由来广州最早称为番禺(非现广东省番禺县),继称楚,又称赵城(南越王

  • 文章鄉先賢掌故錄(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赵翼 瓯北先生 广州监司 乡贤

    ㈨赵翼(字耘松)阳湖赵耘松观察,名翼,幼聪颕。年十二,学为文,一日成七艺,莫不异之。以直隶商籍入学,乾隆庚午,中顺天擧人,辛巳成进士以第三人及第。由编修出守广西,民谆讼简,人民悦服。适缅甸用兵,奉命赴滇,赞画军事。调广州监司,未几擢贵州贵西兵备道。而以广州谳事镌级,遂乞养归田。十年,母既终,不复出。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作乱,李公侍尧奉命赴闽,过常州时,邀先生为参赞,事既平,李公欲入奏起用,先生固辞之。遂由建宁分道,游武彛九曲,过常山玉山,遍历浙东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