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00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善的俗(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4-01-20
    关键字: 嘉善 年俗 过年 年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面这首是王安石的咏元旦诗。我们中国人之过,实远超过欧美人之过圣诞节;因为中国是以农立国,又地处北温带,而在农历关,适在秋收冬藏之后,又在春耕夏耘之前;天寒地冻,此时田中工作最少。倘是个好成,而又却逢太平盛世之,虽然不能是家家富足,个个温饱,此时最少大家还有几个钱可以使用。终辛劳,理当趁此过休息,吃乐一番,也是人情之常。如有实在没有办法的穷苦人家,也必要把穿在身上的那件老皮袄

  • 文章鄕下人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0-11-25
    关键字: 故乡 过年 习俗 新年 拜年

    是件度大事,也是一件充满欢乐的事,所以大家都喜欢过,高高兴兴的过。我的童距今已七十多了,那时候的各种情况和现在已大不相同,回想起来,令人充满温馨的回忆。过欢乐的事很多,现在凭记忆所及写一点下来。家里通常到了腊月中,就要忙着准备过的事,要磨很多米粉,做很多团子,除了现吃的以外,还可以泡在雪水里吃到清明,团子有包萝卜丝内馅,也有包豆沙馅的,叫点心团子,自用待客都可以,还有一种碎米磨成的粉,做成长条的糕,蒸熟后切成片,新里发给叫化子

  • 文章迎义犬过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狗年 习俗 过年

    岁次甲戍—生肖属狗。古今中外,狗被人公认是「义犬」。可是矛盾得很,人类相骂。开口常用狗来形容对方;如何卑鄙粗暴恶毒。试问世上,何曾有只狗忘恩负义,出卖主人?天下滔滔,过河拔桥,眞正忘恩负义出卖朋友之人,正不知多少,偶被人骂「狼心狗肺」。也有些反复无常,投机取巧,唯恐天下不乱的官僚政客,国人亦常骂是「走狗」如此看来,用狗字,作为批评、攻击人身。可说有亏厚道且极不公平。岂非侮辱狗的尊严?狗族群有知应结党群走上街头,挂白布条抗议,讨回公道。古藉「搜神记

  • 文章昌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昌邑 年俗

    故鄕鲁东昌邑,有句俗语:「吃了腊八饭,就把货办。」一过腊八,首先是演练各种杂耍的,传出咚咚当当的锣鼓声。眞所谓「腊鼓频催」为「」忙了!最重要的是赶集,办货,选货。农人们把自己地里出产的物品,运到集上卖些钱,好办货。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在廿四、五以前,买办齐全。腊月廿三晚上送灶爷上天,也叫「辞(祭)灶」。传说灶君是派遣调查人间每户,善恶言行的。所以,祭灶时全家在灶君前摆上贡品;麦芽糖、瓜菓甜住他的嘴,并烧纸上香祈请他老人家多说好话。同时还要替灶君

  • 文章论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張鴻杰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蛇年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减少;物换星移如水逝,寒来暑往转坤乾。话说中华民国一〇一,快如白驹过隙,瞬间迣去,现又进入新的一〇二(公元二〇一三),岁次癸巳,生肖属蛇。蛇是爬虫类,特别奇怪的物种,无足无腿,能爬能走;俗谚又叫怪物,肋腹伸缩,摆尾趋行,时速与一般动物无异。牠的种别约三千左右,国人常看到的不下十余种之多,例举:蟒、虵、虺、螣、蚺、蝮、蝰等等,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各地称呼不同,亦有长虫、小龙等代号。牠们皆以肉食为主,而且是弱肉强食,整呑活咽

  • 文章经验谈——老沐浴四大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晚年 沐浴 禁忌

    冬季,我四肢及胴体爆发大量点点斑斑的红疹;奇痒难熬,入夜尤甚,难以安眠。去过几所医院、涂药、吃药、打针,都无济于事,苦不堪言。历时五个月,直到初夏才愈。追查发疹起因,源于「乐极生悲」。那深秋到庐山,为畅游山麓东南部众多胜迹,住进温泉疗养院作据点,历时一周。蒙院方优待老人,宿费特惠。套间浴缸,驰名温泉,不洗白不洗,每天早晚都入浴。泉水温度72°C;和以凉水,这凉水也不凉,原来是温泉水经自然冷却改充的;烫得皮肤通红。我洗澡喜用洗衣皀、丝瓜筋搓擦

  • 文章忆儿时过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9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年俗 年糕 祭灶 谢年 拜年

    小时候在家鄕,快到过的时候,每天算日子,算算还有几天就到正月初一,并且妈妈也早早就吿诫我,要多讲吉利话,不可以乱讲话。过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一到十二月,家家户户先要准备做糕,这糕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宁波糕,但是家鄕的糕比现在台北的大。做糕要请糕师傅,糕师傅一班有五六个人。做糕总在十二月初十边。我们先把米淘好浸水,米是七分粳米,三分糯米。第二天早上,糕师傅就抬着大磨来磨米浆,两位师傅手和肚子顶着磨转,非常辛苦。等米浆压乾,下午再把粉搓开

  • 文章忆故鄕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年景 故乡 拜年 酒席

    南国恨人离开了家鄕廿余载,仍难忘福州的淳朴风俗习惯,値兹旧历关在即,拉拉杂杂写一点有关于家鄕景情况,以飨「闽声」读者。每遇着正月初一那天,福州各商店循例一起关起门来,街上所卖的,都是小孩子们的玩具,和小孩子所爱吃的饼糖。路上男女老幼,个个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到各长辈亲戚家去「拜」,那长辈受拜之后不给压岁钱,也要赐两枚桔子,以博小孩子的欢心。至于并通客人,也要彼此来往贺,到了家里,先请茶烟、瓜子接待,互道吉利之语,为「发财、齐发新如意……」等

  • 文章谈龙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8期  作者:張毅 出版时间:1976-08-06
    关键字: 龙年 幼年 往事 追忆

    古人以十二种动物代表地支,来和天干相配合,每经过六十,即称为甲子一周。因此每过一,即有这十二种动物的一种,作为这一的代表,中国人凡是生在某一的,以他的生辰就肖某一种动物,以取其吉利,这也就是所谓的十二生肖了,然而在此十二生肖中,有十一种动物,是人们日常易见之动物,唯有龙的状态,究竟如何,没有谁敢确定,现在中国社会上流传的龙形,额上生有尖角一对,称之为龙角,下颚有须一丛,称为龙须,其眼如铜铃,是表现龙的威风,而身如蛇形,体生鱼鳞,腹下前后有两对鸡腿

  • 文章醇厚民风过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过年 习俗 祀灶 除夕 拜年

    过肥,此三字,以我国地大物博,无论东西南北人士,一闻此语,莫不笑逐颜开。其所以受大众欢迎,此中有绝大因素: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以孝悌治天下,士农工商,皆以勤俭为本。一至新,恰遇农业闲暇之时,给民间一种欢乐,以慰其一辛苦勤劳。祀灶以后,各家男女,无不紧张,有相当忙忙碌。街市中买卖,亦日见繁荣,甚至万头攒动,拥挤不堪,所忙之事,无非为穿吃二字,再详细考之,忙吃之事,多于忙穿。若谓过都是忙吃,未免过于亵凟。此中涵有上慈下孝,敦亲睦邻,愼终追远,报李投桃

共2009条记录 1/20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