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川文物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節的習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风土习俗 屈原 历史典故 山川文物

    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一名端陽節,又名詩人節,在山東的習俗上,端午節有許多不同的史實和意義,但表示最崇敬的追念,就是愛國詩人,屈原因懷才不遇投江而死的事實。我全國民間端午節吃粽子,但大部份人祇知道吃,而不知吃粽子的原因。僅就所知,將吃粽子由來簡述於後:屈名,名平,字靈均,是戰國時代楚國最傑出的一個政治家和詩人,官拜楚國三閭大夫之職,當時正是秦楚爭覇之時,這時候楚國的政治家,分爲親秦和反秦兩派,屈原是反秦派的領導者。本來楚懷王是很器重屈原的才華,很想讓他...

  • 文章泰北奇珍之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黃邦宿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泰北 旅行游记 风土习俗 山川文物

    次子國瑞服務海基會因職務日夜繁忙,多年無休,民國九十八年尾,趁休假兼作孝親之旅,泰北七日遊,久聞滇緬邊境,國軍英勇忠貞事蹟,美斯樂聖地,嚮往之,欣然就道。一、泰北清萊梅紅洞,長頸大耳人種奇翌年元月十三日凌晨,專車至桃園機場,八時直飛泰北清萊,航程三小時,導遊姜功祥來迎,專車直奔西北境之梅紅洞,山徑行二小時,抵達,曲道下行至峽谷地,大耳婦沿途設攤,賣手工竹器織飾,婦耳洞戴圓環銀質木質不一,行百餘公尺谷底,南北向,仍皆竹攤棚,長頸婦或稚齡、或花甲,均坐木床。...

  • 文章包頭附近之東勝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純心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包头 东胜府 游记 山川文物 往事夙文

    數年前客居南昌,由南昌向大陸北方旅行,一站一站搭火車向北方走,在北京停留兩天,便搭車到山西太原,我與妻結伴住了一宿,便又北上大同巿,見識過雲岡石窟,感到奇窟雖多,人潮擁擠,跟隨人潮推擠,連解說員的講解也聽不明白,感到遺憾。次日便搭火車進入內蒙,首途是呼和浩特,這個大都巿雖大,坐公車也方便,語言是「普通話」皆通,清真大寺,在中山西路,我們到達在午後,懶得去參觀,改走中山東路,對當地之博物館也未去,便走到新城西街、新城南街,從地圖上查出,這些街道是繁華區,沿...

  • 文章洛陽龍門山奇境及礦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王希融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洛阳龙门山 地方历史 山川文物

    沿革龍門山,亦稱伊闕山,位於洛陽城南約三十餘里之遙,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據洛陽公路之要衝,洛松、洛臨、洛南公路之孔道。東西兩山,高聳雲際,雙峰對峙,伊水中流,山壁石佛,精彩奇特,成千上萬,曲指難數,山色靑翠,氣勢磅礴,誠人間之天堂,天下之奇境,亦兵家必爭之要地也。一、香山寺香山寺,位於東山山腰中間,建築有寺院數間,亭閣數座,亭中建立高約一丈五尺餘之石碑一座,週圍楹柱,對聯及懸掛扁額,均乃淸朝乾隆皇帝親筆書寫,觀之,龍飛鳳舞,蒼勁活現,亭左有白居易坆墓一座...

  • 文章絲路之旅散記(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丝路旅行 山川文物 景点介绍 旅途见闻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八日,這是國內約定俗成的父親節,我自忖心神尚健,以八一高齡參加了絲路之旅十二日遊,八月八日高高興興自台北出發,八月十九日平平安安返家,回憶此行收獲豐盛無比,茲以日為單位,將一行所見所聞略述於後。八月八日—臺北、香港、廣州、西安,晚九時半住進西安市東門外五星級金花香格里拉大酒店,這一天全在飛機上、機場裡渡過。八月九日—兵馬俑、華清池、大唐芙蓉園、水幕電影。兵馬俑:位於西安市東臨潼地區,距所稱之秦始皇陵約一點五公里,是秦陵陪葬的一部份,兵馬坑...

  • 文章旅遊集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旅游集锦 北京故宫 安徽黄山 山川文物

    近兩年來,離崗在家,曾隻身外地旅遊觀光,以愉悅身心。去過北京故宮和安徽黃山,受益菲淺,現擇簡其兩處狀觀景色,奉給海內外讀者朋友,願與共賞。一、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據歷料記載曾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登極,它是我國六朝故都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列爲《世界遺產名錄》。故宮是明代第三位皇帝—永樂皇帝朱棣於一四〇七年開始修建,歷時十四年。它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南北九六一米,東西七五三米),...

  • 文章開平風土與文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陳無涯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开平 风土人情 山川文物 先贤名士

    開平爲廣東之屬邑,是我父母之邦,亦是我的湯沐邑,位於廣州之西南隅,東西廣袤七十五里,南北廣袤七十九里,隸屬於肇慶府,與廣州相距約二百九十餘里,與肇慶相距約二百六十餘里,闔四境之內,網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三千二百多方里,在秦以前,爲蠻夷之地,一切文物固無可考,唐宋以後,雖亦有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鄕曲,以繁以育於其間,但均缺乏歷史掌故之記載,其治亂興衰之情形,仍無所悉,馴至淸代順治六年,因地方多故,所屬之縣不克控制,朝廷始徇邑紳張朗鼎張鉅璘等之請,乃將新...

  • 文章南詔發祥地—巍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文獻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巍山 南诏 发祥地 山川文物 民族风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西部,屬大理白族自治州。全縣面積共二二〇〇平方公里,居住著彝、回、漢、白、苗、傈僳等二十三個民族共二十九萬人。巍山,原名蒙化縣,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一〇九年)置爲邪龍縣。唐代,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南詔統一五詔後,在祖國西南邊疆建立顯赫一時的多民族政權—南詔國,和唐朝相終始。巍山在唐代置爲巍州、陽瓜州。明、清兩朝設置蒙化府、直隸廳,由彝族左氏土官爲世襲知府,歷經明、清兩朝,時間長達五百餘年。民國初先爲府,後改一等縣。...

  • 文章安邱漢墓畫像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安丘县 汉墓画像石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民國四十八年在安丘城西南十八里汶河南岸的董家庄發掘出用二百二十四塊大石板砌成的東漢墓。有一〇三塊石板上刻着六十餘幅畫面,內容豐富,細緻綿密,均衡對稱。所畫絕大部分是神話傳說和奇禽異獸,社會生活及歷史故事較少。墓室門額上刻仙人騎鹿像,各室頂石有日月、伏羲、女媧、雙鹿朱雀,樂舞等,壁上刻仙人、朱雀。大部分野獸均有翅膀。雕法有淺浮雕、高浮雕、陰刻三種。全奇禽異獸及裝飾紋都用淺浮雕,已接近圓雕,較武梁祠刻更有立體感。高浮雕主要旋於門額墓室三柱。內容多神話人物,有...

  • 文章談花城八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6-03-31
    关键字: 广州市花都区 风光景色 山川文物 方志谱乘

    廡翁原籍花縣,幼時在縣中讀私墊,稍長雖赴省城(廣州)讀高小、中學、大學,但每逢年節假期,均在縣鄕渡過,對縣中一切,六十年來猶歷歷在目也。花縣在廣東八十四個縣中,雖是一個三等小縣,但是却有兩件事,使它全國知名;其一是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是我花縣芙蓉障村人,其二是辛亥革命黃花岡之役、殉難七十二烈士之中,我花縣籍的烈士有一十八位,佔了四分之一,這是我花縣人引以爲傲的。花縣建縣係在清康熙二十四年,是由番禺及南海兩縣,分割部份疆土而成的;計番禺割烏泥、擢桂、紫泥、...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