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寻找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蹈海護礦的李培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李浩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李培仁 保矿运动 寻找档案

    我是山西陽高人,今年五十三歲,現在北京中安質環認證中心工作。我的曾祖父李培仁先生是一百年前的留日學生,在山西人民爭礦運動中,蹈日本海殉礦,他的死促成運動達到高潮。我是貴刊的忠實讀者,近年來,貴刊三十多年來的文章我均拜讀過,感覺貴刊山西地方鄕土氣息極濃郁。我尤其非常讚賞貴刊。硏究歷史的人都知道,盈盈一水,是根本隔不斷炎黃子孫的血脈深情。今年是山西人民爭礦運動爆發一百周年。山西人民爭礦運動歷時三年,是一場有廣泛社會階層參加的反帝愛國運動,參加人數之多,鬥爭規...

  • 文章流星的軌跡——朱樑(一九〇六、一、十五~一九三八、五、廿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8期  作者:金彪(朱滬基) 出版时间:2015-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日英烈 寻找档案

    《祈父归》七旬生死两茫茫[1],来为英杰去更壮。残月映泪南岳竹[2],寒露寻梦短松冈[3]。朝阳驱霾燕回梁[4],春晓尚盼鹤归江。祭告乃翁中原平[5],忠魂应飨桂酒香[6]。(注:金彪(朱沪基)2006年11月11日于广西南宁)[1] 先父生日和忌日均不能明确确定,真可谓「两茫茫」矣。[2] 南岳系湖南地界,湖南产「湘妃竹」。先父在南岳致信母亲,留下遗言,为吾命名。[3] 苏轼《江城子》词:「……明月夜,短松冈。」[4] 敌寇已经驱逐

  • 文章荧屏传讯台胞牵心 捐款助学感动乡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发放捐赠 寻找受捐人 甘肃同乡会捐款

    本报民勤讯六月十一日,经过民勤县有关部门半年多的寻访,终于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找到了原民勤籍农民陆得澍,幷将一千元人民币交到他女儿陆向菊手中。原来,中央电视台《望长城》摄制组曾冒着风沙到陆得澍家中采访,当时陆向菊刚念完初中,因家境贫寒没能继续念书,呆在家中帮大人放羊。《望长城》播出后,一些原籍甘肅的台湾同胞对故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注,对陆向菊不能上学深表同情。去年九月,甘肃旅台人士李蔚荣、宋文明等六位先生自愿捐款设立联合奖学金,资助我省偏远地区贫困小学购買必...

  • 文章爲富不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凌玉峰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尊师重道 财主 寻找教师 穷秀才 笑话

    現在社會上,到處談論尊師重敎的好處。不禁使我想起小時候,聽過一則有趣的故事,現概述如下:從前,有個愛財如命的財主,不識多字,怕受人欺。於是決心請位敎師,讓子女讀書,也好巴個一官半職,好支門立戶。又一想,請敎師要花錢,還要供吃、供喝,眞有點捨不得。心想,我一定要找個不講究吃喝、不要錢的老師。因此,就到處托親拜友,找啊,找啊,一年一年過去了,就是找不到。眼看兒女快成人了,眞是心急如焚。消息傳開後,一天,忽然有個窮秀才登門拜訪。他主動問財主:「聽說府上想聘敎師...

  • 文章盛毓驤找同鄉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1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盛毓骧 寻找同乡会 武进同乡会 盛宣怀

    盛毓驤武進籍系盛宣懷孫,僑居日本香港,年五十六歲,抗戰勝利後以華僑投效空軍,近年始退役,托方好杜維藩找武進同鄕會、杜君介紹台北市黨部荆副主任委員,荆副主任委員說:武進同鄕會是同鄕會中最完備有成績的社團,你可到水源路一〇七號三樓看劉理長、趙總幹事,盛君於四月二日到同鄕會說明找尋經過,幷申請參加同鄕會。

  • 文章找尋黃文虎·大家一起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黄文虎 文献资料 人物寻找 同乡联谊

    寻找「黄文虎」一事,本刊已在上期第三十四页刊出明显的寻人启事,可是,迄无任何音讯,显示本刊读者鄕亲,无人知晓黄文虎的下落。然而,黄文虎的儿子黄金城并不死心,再度致函本刊,要求继续查寻他父亲在台及福建的地址。在此次来信中,黄金城特别叙述他的部份家族情形,希望有助于查寻工作的进行。他说,他是海州人,母亲是海州东北方向的城北庄人,名叫周长英,大舅叫周长友,舅爹是周金山。而他要寻找的父亲—黄文虎,则是福建人,干过医生,其福建老家的地址,他母亲已不记得,也有

  • 文章喜看六八表哥抱麟兒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台胞返乡 寻找配偶 喜结连理 老来得子 汪辜会谈

    表哥王茂才,雲台隔村人,長我六歲,今年六十八了。一九四八年在海軍學校學習,秋天隨校去台灣高雄,到今年已四十五年了,然他一直無偶,長期過着獨居生活。八八年他喜返故鄕,閤家享天倫之餘,表哥口中流露出要在家鄕覓偶。他回台後,這兒弟兄們八下留神發現灌雲沂北潘梅不嫌年高,不嫌居遠。八九年表哥又歸,他們相互一見,情投意合。雙方情願結爲夫妻。表哥馬上回台作準備,擇吉擧行婚禮。九〇年,我去北戴河療養回來,聽說表哥已與潘梅結婚了,是連雲港市政府發的結婚證。當時表哥六十五,...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